APP下载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探索

2016-05-30母晓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母晓欢

摘要:问题意识应当成为初中学生的基本素质,但我国的初中学生却普遍存在着问题意识淡薄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倡导初中数学的问题教学,并提出了若干策略:创设平等情境,使学生“敢问”;传授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乐问”。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教学策略

问题是人类思维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问题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逻辑起点。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课程改革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构建自身的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初中学生的基本素质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我国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我国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提问的欲望和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即两者呈现出一种反比的关系。这说明了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薄弱,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被动状态,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毫无质疑精神,活脱脱一个个学习的“旁观者”。也许其中的一些学生是有问题的,但介于种种原因而“不敢提”或“不愿提”,慢慢也就养成了不提问的习惯。

2.数学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具体到数学学科亦是如此。数学常被人们称为“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是思维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在于问题意识,因而数学对问题意识的作用之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到,搞科学研究工作有四种境界:一是照葫芦画瓢地模仿;二是利用现成方法解决新问题;三是创造方法去解决问题;四是开辟新的方向的问题。第一种境界映射的是传统的数学教学,仅重视传授知识和解决具体题目,对数学的“问题”视而不见;后面三种境界都强调了“问题”,体现了问题意识与数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初中数学教学所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将来都不会成为“数学家”,因此,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熟悉的看法中发现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学不仅开始于问题,而且一步数学史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数学离开了在解答实际问题上的应用,一味追求积累知识,以为如此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可以在问题情境中自由应用,这是不可能的。

二、数学问题教学的策略

问题教学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但这只是一种“消极”的问题教学策略,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还不能形成真正的“問题意识”。因此,“积极”的问题教学应当是使学生从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进而养成乐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

1.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是阻碍学生提问的“祸首”之一,因此,教师应当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给提问的学生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看似肤浅、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肯定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要知道,万有引力的发现最初也源自于“苹果熟了为什么要往地下掉而不是飞上天?”这样一个“可笑”的问题。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内容时,笔者就给学生展示了两个命题:“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到半分钟,就有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了质疑“老师你弄错了吧?”在集体讨论推翻了这两个命题后,又有学生提出了问题:“那么到底怎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呢?”之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正是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给了学生提问的空间;也正是这种充满了“问题”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积极的学习情绪。

2.传授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要提出一个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知识的积累是提问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学生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之后,老师就应当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初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提问:首先,可以质疑一些公式定理,它们真的是正确的吗?能不能举出反例?其次,可以发散思维,这道题的解法是唯一的吗?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更简单的解法?最高的境界是在生活中找问题,如在学习了储蓄问题后,让学生找出管理自己零花钱的最佳理财方式。

3.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乐问”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有“乐问”问题意识和“求证”科学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设计一整套完整的问题教学教案,并在实施时时时刻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一堂课都成为“问题课堂”:从如何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到幻方中蕴含的有理数加减法,到翻牌游戏中的数学原理……相信经过三年的质疑与探究,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机械的公式定理,而是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启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0).

[2]许蓓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