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6-05-30牛晓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牛晓伟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做以下探析。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朗读怀有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分门别类进行朗读训练。如童话,我采用让学生表演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在学习散文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如诗如画的场面;对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我采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比比谁读得最精彩,比比谁读得最有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全身心地投入,从内心真正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心灵美的熏陶。同时在教学中我采用领读、范读、赏读、赛读、表演读、诵读、自由读、配乐朗读、评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展示朗读的天赋,更加喜欢朗读,从而培养起阅读课本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关系学生终生的一件大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有正确的阅读姿势,即阅读时,身体要端正,两臂自然平放于桌面,双手捧的书与眼睛的距离为一尺左右。要彻底纠正"扒着读、躺着读、走着读、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读"等不良习惯。其次,阅读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一字、一词、一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随便滑过。不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要进入“角色”,使书面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连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三,阅读时要看得快,头脑要想得快。一边读,一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规律。读可丰富词汇、积累语言,为写奠定基础;反之,写对读又有促进作用,能提高读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提高读的质量。为此,每学期,我都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摘录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断,甚至篇。同时指导学生出黑板报、写随笔,要求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这就势必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所需要的材料。

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文本,更重要以文本为基础,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学会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自主质疑,读中悟情。一切思想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意识开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在实际课堂上,学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正是他们自主质疑的基础。由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比较有价值的。

(2)自主体悟,延伸拓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要联系实际生活、要渗透到实际的生活中。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充分体悟文本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外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开拓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对活动的构思、策划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总之,阅读能力是孩子的终身能力,必须从小抓起,立足于早,立足于兴趣,立足于养成。从小学开始,扎扎实实,让阅读变得快乐,变得轻松,变成习惯,让阅读教学融入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语文。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