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上阅读,重视过程,厚积薄发

2016-05-30林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作文

林芳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还要在打好学生作文基本功的前提下,通过读书、观察、动笔、动情等各种途径,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不能片面看待作文能力,应该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让自己爱上作文,写出好文章来。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兴趣 情感 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与其语文综合素养有关,主要表现在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接受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作文训练,逐步提高作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人将以此为话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管见。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念

1.先把作文当成练笔,而不是文学创作

按照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写作任务,主要是写句子、写对话,中高年级才是写习作。其实,不管是句子、对话,还是普通的习作,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一拿起笔就想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来。

语文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习作才是学习、生活的常态,只有不断练笔,才能有成熟的思维和文学架构,才能进行真正的创作。练笔应该融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0方面面,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一切都可以练笔。

2.从真实的故事出发,从真实的情感出发,作文才能有灵魂

冰心先生曾经说过:“凡是为了非倾吐不可而写的作品,都是充满了真情实感的。”因此,只有当你心中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只有当你真正有感触了、被感动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饱满真实的感情,才能真正打动读者。所谓“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作的文章,必定是肤浅的、经不起咀嚼的。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作文也一样,说到底,作文就是做人。教师要始终抱着强烈的,为学生未来锻造良好人格的信念,将作文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结合在一起。

3.下笔之前,必须胸有成竹,而这种信心首先来源于阅读

真情实感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阅读体验,一个是亲身体验。作为小学生,鉴于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就必须大量地阅读,阅读别人的经验,阅读外面的世界,触类旁通,汲取写作的技巧和素材。

说到阅读,语文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学生的阅读出谋划策,为他们指定一些必读书目,引导他们正确阅读。有了足够的阅读量,有了足够的写作愿望,作文质量何愁提不上来?

这就是朴素的作文观念。把握好大方向,提高阅读量,从日常出发,从真实情感出发,这是学生爱上作文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好作文的提前。

二、重视过程,稳扎稳打,才能厚积薄发

1.作文前,要先培养语感,因为只有有了语感,才能有“文感”

作文是什么?不就是把自己大脑思考过的,嘴巴想说出来的话,通过笔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吗?那么,很显然,通俗点说,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学会说话。

语感从何而来?这就得依靠日常有计划的、科学的语言表达训练。有些语文老师经常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学生把平时说话时常犯的语法错误带到作文中来。这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作文能力的例子。

语感训练方式很多,比如课前三分钟故事、班会课演讲、自我介绍、点评时事热点,等等。语文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学生互评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让学生熟练掌握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才有“诉诸笔端”的欲望和信心。

2.作文中,要认识到模仿不是抄袭,会模仿才有创新的可能

人类的一切聪明才智,最初都来源于模仿,模仿大自然,也模仿其他的物种。因此,只有先学会模仿,才能有创新、创造的可能。语文教学过程中,历来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如仿写句子、段落,等等。语文作文也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模仿,在深刻领会原文原意之后,进行仿写。仿写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点,老师再加以纠正和引导,写作能力便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当然,仿写又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得有自己的东西,得学会举一反三,才能大的收获。在这点上,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会摘抄,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并不断温习。

3.作文后,應培养学生养成作文自改和互改的好习惯

按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习作结束后,由教师收上来批改,然后再分发给学生。可是,很少有老师认真思考过,真正看过你的批改意见的学生有多少,真正能从你的批改意见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又有多少。暂且不说这个,你的批改意见学生是否认同,学生是否有他自己的想法,你又知道多少?

因此,日常练笔或习作,最好采用学生自改以及互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批改自己的或者同学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反省、自我调整的过程。另外,通过自改或互改,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学风。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限,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开拓思维空间,打开作文视野。

三、教师应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爱上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1.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作文才是“源头活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老师说:“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人类对造物主的回报之一,就是向创造了他们的造物主展示他们各种各样的优美姿态。但有一天造物主对人类说:你们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阅读。”

小学生最基础的阅读,来源于课内。老师应在语文文本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点篇目、重点片断,进行深度解析,让学生反复诵读,并交流心得体会。把课本文本知识吃透,再通过适量的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才能不断为作文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出发,写自己熟悉的一切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平凡的人物身上,挖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从普通的小事入手,解读事件背后的原因。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有深度的,有灵魂的作品。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观察生活。比如,用眼睛看美丽的大自然,用耳朵听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用心感受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等等。

3.学生要敢于动笔,勤于动笔

作文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忽视日常的练笔。练笔的方式有很多,如日记、周记、摘抄…… 日常练笔,可以不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老师应尽量少给学生造成压力,让学生自由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能写多少写多少。

练笔的目的,不是闭门造车、敝帚自珍,而是交流和学习。所以,老师应设定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习作交流。比如,在教室开设“作文角”,张贴学生习作,供大家自由交流。

4.情感抒发是作文的灵魂,老师应引导学生在作文中适当抒发个人情感

作文的灵魂,作文的精髓,在于情感的抒发。小学生作文通病之一,就是单纯写事或者写人,显得太客观,没有个人情感的体现,作文便显得没有血肉,不够丰满。

因为学生历来反感老师进行太过直接的情感说教,因此,情感交流必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必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比如,在讲到一首反映乡愁的诗句时,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人生经验,打开自己的心扉,与学生真诚交流。学生在领会情感抒发的重要性后,才能真正讲出自己心中的故事,情感的抒发也变得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涉及多方面能力的。因此,老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有先爱上作文,只有真正理解作文的要义,才能写出言之有物、情感真诚的好文章来。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作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