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国外文献综述及反思

2016-05-30张万防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反思

张万防

【摘要】: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国外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国外文献综述;反思

1.前言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学者们通过揭露翻译在政治角度的本质体现,探究为翻译创造权力重构的线索和可能性。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还是在翻译研究领域, 无论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2.国外文献综述

印度裔美国学者伽亚特里·斯皮瓦克的论文“Can the Subaltern Speak?"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斯皮瓦克后殖民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的中心话题。斯皮瓦克提出了“庶民是被建构的话语产物”的观点,斯皮瓦克关于女性庶民问题的观点,反映庶民研究的性别缺失和西方女性主义对东方女性的霸权,斯皮瓦克的庶民研究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和精英主义,关注弱势群体,倡导民主平等,极大丰富了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揭示了文学与权力的同谋关系。他在其著作Orientalism中指“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象历史本身一样,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

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著有Nation and Narration(1990),The Location culture(1994)等后殖民主义研究著作。其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虽然霍米巴巴以其晦涩受到不少批评,但他的确称得上颇有建树,大大深化和拓展了后殖民理论,这里,需要简要说明体现了巴巴思想构架的几个理论术语,它们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巴巴的学术标志。 一是“混杂性”(Hybridity);二是“模拟性”(Mimicry);三是“第三空间”(third space)。

生于1958年的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是印度班加罗尔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她的思想非常激进,她关注的焦点是殖民者通过翻译按自己意愿重写了东方的形象,并使这种形象长久保留成为了虚假的事实。她批评翻译研究过多地偏向西方,由此导致了三点主要的失败:1.翻译研究至今仍没有考虑到不同语言间存在的权力不均衡的问题。2.西方翻译下隐藏的许多概念都是有缺陷的。3.翻译作为人性的事业会受到置疑,因为翻译在殖民语境下建立了一种殖民主导的概念形象。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理论的新视角。将该理论作为一个正式问题提出的是英国学者道格拉斯·罗宾逊。他在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一书中指出,“全球化使得一直被压抑在文化边缘地带的旧殖民地国家的文化身份变得日益模糊起来,那里的知识分子迫切需要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身份的认同。”(Robison, 1997:25)

韦努蒂在《 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中提出,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着对异域文化的本土再现 ,也同时参与了本土身份的塑造过程。原因是“翻译能够有助于本土文学话语的建构,它就不可避免地用来支持雄心勃勃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本土语言与文化的发展。 而这些项目总是导致了与特定社会集团、阶级和民族相一致的文化身份的塑造。”

加拿大女权主义者谢莉·西蒙在考察魁北克作家所进行的边界写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碰撞地带”(contact zone)的构想,这一充满多元、交流、协商、断裂等特征的有机空间使彼此背离的文化在此聚合,以彰显多元文化为旨归。

巴西学者德坎波斯兄弟了拒绝文化霸权所强加的翻译“摹本”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文化身份”,提出一种新的“食人主义”(cannibalism)翻译隐喻,主张只有“吃掉”欧洲,才能在文化上找到自我,实现文化认同。

巴斯奈特在著作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lation Studies) 中,收集了一些关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和翻译研究之間内在关系的优秀作品。揭示了在跨文化边界的层面语言和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文化和族群认同中,翻译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该著作包含的主题有:知识传译过程中中心和边缘之间的联系;从殖民后殖民社会翻译实践的变化;印度语翻譯和权力关系;文学翻译中的巴西食人主义理论

Jaina C. Sanga(2001)在其著作Salman Rushdie's Postcolonial Metaphors: Migration, Translation, Hybridity, Blasphemy, and Globalization中认为,殖民隐喻包含为黑暗及荒蛮之地带来光明、到未知的土地旅行以及教育无知的当地人等镜像,该书研究了萨尔曼·拉什迪如何在他的后殖民小说中重新阐释殖民隐喻。通过在其小说中重建这些隐喻,拉什迪对业已建立起来的理解世界的殖民方式提出了质疑,削弱了帝国主义权力结构。

Bery, Ashok(2008)的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Postcolonial Poetry,主要从比较的角度,对英语国家的后殖民诗歌进行了新的研究。该书运用文化翻译的框架来探索来自爱尔兰、印度、澳大利亚和加勒比地区六个重要的现代作家的作品。

Bertacco,Simona(2013)在其著作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中,从翻译的视角阐释了后殖民文学。该书认为,为了应对文本化的复杂性以及后殖民文本的文学性,后殖民主义研究应该成为翻译的话语。也就是说,翻译是后殖民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将翻译知识作为了解后殖民文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了以上国外关于后殖民和翻译的文献外,还有诸如Robert Stam(2012)的Race in Translation: Culture Wars around the Postcolonial Atlantic、Kathryn Batchelor(2013)的Intimate Enemies: Translation in Francophone Contexts等著作也从不同的视角和纬度对后殖民主义译论进行了阐释,这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

3.反思

在西方,后殖民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借鉴和应用,亦存在着弊端。西方的学者在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以及翻译与政治问题。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利差异,不同文化间才能够为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他们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但他们所讨论和引证的文本大都是英语文学作品,而较少涉及非英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这是整个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历史局限。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反思
图式理论下旅游宣传语翻译探讨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