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016-05-30张应团易咏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张应团 易咏梅

摘要:林木育种学是林学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验学时数偏少;多为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缺乏开放性及与开放性相适应的实验环境;以及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缺乏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励和自由发挥空间等问题,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设计,环境建设和教学组织方式的优化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18-02

林木育种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以遗传和进化规律为指导,科学地研究林木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的一门科学;是研究从遗传控制的角度,根据森林的经济、生态的特殊功能,为实现森林定向培育、高效生产提供林木优良品种,提供遗传品质优良、稳定、相对一致的种苗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育种学基本理论知识,制订科学、高效的林木育种计划,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分析与解决林木遗传改良上的科学研究问题,在林业生产中进行科学有效的遗传管理。

林木育种学课程由理论和实践部分构成。实践包括实验和实习。林木育种学的实验和实习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虽然社会及相关行业对学生科学运用林木育种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但其实践学时却有所减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林院校教师在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已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提高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借鉴其他高校方法的同时,对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力图寻求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模式。

一、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材建设不受重视;实践学时数偏少。在传统的教学中,实践教学被忽视,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林木育种学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教材,多年来采用自编实验实习指导,未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在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方面上都较为欠缺。

由于课程学时数压缩,林木育种学只有48学时,其中16个实验学时,0.5周的教学实习。要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林木个体、群体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搜集与利用及其研究方法;掌握引种、选择、杂交、人工诱变等林木个体和群体遗传改良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育种学基本理论知识,制订科学、高效的林木育种计划,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分析与解决林木遗传改良上的科学研究问题,在林业生产中进行科学有效的遗传管理,具有很大的难度。

2.项目设置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林木育种学实验项目设置多为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如染色体数目的观察,染色体的组型分析等,重视对理论的验证,而忽视对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置少,不具开放性和自主性,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被动操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也落后于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要求,无法满足生产技术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3.实验教学目标层次单一,没有考虑学生水平差异。现有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等的差异,未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规定实验内容后,缺少进一步训练,以及深入学习的选择;而对少数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和成果。

4.教学方式上以教师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老师讲授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不理想。

5.考核方式不完善。实验成绩作为林木育种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占期评成绩的30%。现有考核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打分。教学的过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缺乏对学生自主性的激励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教学组织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实验教材建设和实践内容整合。在1998版和2002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2013年对《林木育种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指导进行了重新修订,在实验项目设置上以综合性和设计性为主。目前设置了7个实验项目:(1)林木引种计划的制订(4学时);(2)优树选择(4学时);(3)林木育种的田间试验设计(4学时);(4)林木育种中的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与应用(4学时);(5)遗传力与遗传增益的估算(4学时);(6)林木杂交技术(4学时);(7)超级苗木的选择(4学时)。除实验(6)外,其余都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林木育种学课程实习则与森林培育学实习结合起来,设立森林培育与林木育种学综合课程实习,单独进行考核,将森林培育学课程的林木种苗等的实习内容与林木育种学的实习内容超级苗选择、嫁接、林木杂交等有机地连接起来,变单一实习为综合实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系统理解。同时,在课程实习实际开展过程中,将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实习综合规划,与测树学与森林经理学课程实习联合协同进行,并设置与实习内容和条件相匹配的开放性实习任务,如林业生产与科研工作数据的联合获取方案设计、林业数据的高效利用等。

2.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实验项目中许多原来需要人工或者计算器处理的数据,现在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完成。教师通过不断更新实验方法和实验分析手段,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更先进、更准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报告按照论文格式完成,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3.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方式,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验方案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作为引导者,给予启发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加强课外学习。由于实验实践学时有限,因此课外学习就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途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实验开始前提前告知实验项目,布置学生做好预习。通过图书、专业网站、网络平台等多种资料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实验的目的性更明确。对于有更多学习动力和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5.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个实验从方案制定到具体操作、实施及结果分析等需要全组学生共同配合完成,以此形成组内良好的互助合作精神,同时形成组间的学习竞争。

6.严格考核,完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验、实习都要严格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考勤、纪律、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占不同比例的分值。实习结束后的实习报告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绩

通过近年来对林木育种学实践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近3年来,考取全国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人数达到了12人。

参考文献:

[1]陈晓阳,沈熙环.林木育种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森林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M].江泽慧,郭起荣,主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刘忠松,罗赫荣.现代植物育种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明庥.林木遗传育种学[M].第1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孔繁玲.植物数量遗传学[M].第1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刘纯鑫,刘天颐,黄少伟,等.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82-17983.

[7]乔梦吉,符韵林,梁机,等.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145-147.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