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2016-05-30刘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
关键词:社会性独立性培养方法

刘怡

摘要:随着幼儿身体的不断发育,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代社会,学习成绩优良但是毫无自理能力的“书呆子”大有人在,舆论对于这类人的评价和接受度普遍较低,可见社会性的培养在现代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自身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成人必须要满足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獨立完成某些任务的需要,不断地给予鼓励与帮助,使得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立的好习惯。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环境的因素,使得社会、家庭、幼儿园三者能够紧密地结合,共同为幼儿独立、自理能力的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独立性;培养方法;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28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疼爱子女而不断地满足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这种宠溺的现象在家庭中极为普遍。许多幼儿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对父母的依赖性都很强,自理能力较差。最近几年,社会上不乏一些高智商高学历的天才少年,小小年纪就步入大学,可是由于独立性较差而无法融入新环境,成年后更加不能被社会岗位所接受,可见,独立性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怎样帮助幼儿形成独立性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要学习的一课。

一、什么是幼儿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独立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品质。

二、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又称不依性的首要场所

“421”是当今社会家庭构成的主流模式,这类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家人眼里的掌上明珠,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习惯了事事由父母来包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孩子的独立性就会相对比较差。因此,日常生活中,成人要适当地引导,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自由空间,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家长要尽可能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放手,给孩子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凡事先鼓励孩子自己解决。然而吃饭、穿衣这些生活技能往往会被大人忽视,认为这些能力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会学会。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应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代替他。”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告诉我们,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久而久之,孩子便也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当地放手,引导孩子自己尝试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幼儿穿鞋子时,不会系鞋带,习惯性地请家长帮忙。这时家长不能嫌麻烦,要多示范,并在游戏时穿插系蝴蝶结的游戏,帮助孩子学会系鞋带。只有家长的观念转变,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不断地成长。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得幼儿能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纲要》中提到:“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幼儿从开始学走路时,就会非常渴望挣脱大人的手,尝试独立行走。可见,幼儿会发自内心地产生自我服务的需求,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更应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幼儿在进行自我服务的同时,不仅身心和体能得到了发展,智力、创造力也会得到开发。不断地进行“我能行”的自我暗示,孩子会信心倍增,有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3.在探索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首先,探索活动重在过程,因此成人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孩子,而应充当同伴及合作者,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知事物,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手脑协调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同时,幼儿也能完成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无限的成功感、感受学习的无穷乐趣。

其次,鼓励幼儿勤动脑。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这个时候,能否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不管大事小事多动脑的好习惯,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独立的思维,幼儿经过思考得出的办法,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幼儿会获得成功感,自信心也会大增,独立迎接下一个挑战的渴望也会增强。

4.尊重幼儿的想法,凡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幼儿总是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可是这些想法往往被大人忽视,大人总是认为自己知识和阅历更加丰富,对孩子采取强压政策,认为小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们这些看似可笑的想法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为幼儿提供一些任务及场所,引导幼儿独自去完成。例如:游戏之后,鼓励幼儿独自将玩具收拾整齐、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独自去超市买东西等。

家长还应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尊重并尝试采纳孩子的意见。并在孩子遇到遇到挫折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孩子就会从失败中记取教训而成长起来。

5.注重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家长应注重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无论在日常生活、公共场所或是人际交往中,都要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品德。

三、幼儿独立性的培养离不开幼儿园的教育

幼儿园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要营造温馨、舒适且明亮的环境,给孩子们“家”的归属感及愉悦感,为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提供充分的外部条件。

1.让幼儿有更多的参与劳动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教师要帮助幼儿在行为上逐渐独立。教师就可以要求幼儿不仅能独立做自己的事情还要帮忙做些简单的劳动工作,如每次吃完饭后要自己擦干净桌子,有些孩子会忘记做或者不想做,这时候教师就一定要督促他完成后才能离开。劳动能锻炼人的意志变得坚强,多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2.尊重幼儿,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平等的空间,让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探索、思考、选择和表达的自由。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要摆脱“高控”,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思维,帮助幼儿拥有独立的个性品质。

3.组织幼儿参加社会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是幼儿园发展幼儿社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孩子们可以去参观邮局、去菜市场、去超市购物,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助人为乐,从而减少对于成人的依赖。提高独立性形成良好的品德。

4.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活动中,老师发现幼儿独立地完成某件事时,应该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幼儿。例如:幼儿自己收拾好玩具时,老师就要对其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他学习。这样一来,被表扬的幼儿会做得更好,而其他的幼儿也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做好。

5.家园配合,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除了要适应这个新的大环境外,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家里。很多家长对幼儿园寄予厚望,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好习惯能自然而然地养成。然而,孩子的独立性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如果家长不重视,仍然事事包办代替,不能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那么就会使得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越来越差。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双方的责任,幼儿能独立自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只有一方的努力是达不到效果的。父母要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且要积极参与,争取保证孩子在家里和在园生活环节一致,及时鼓励,共同引导孩子进步。

猜你喜欢

社会性独立性培养方法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