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药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2016-05-30关韶宇姜茹李穆琼

科教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关韶宇 姜茹 李穆琼

摘 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不仅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学生团队合作的协作力,而且重新定义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学生先学后教的预习化,使知识掌握更加透彻、知识层次更加清晰、知识体系更加立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与思考。“翻转课堂”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提高了药物化学教学的灵动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药物化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53

Som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of Drug Chemistry

GUAN Shaoyu, JIANG Ru, LI Muqiong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32)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as a new teaching mod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broaden knowledge, improve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ourseware making ability,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a new definition of "student" and "teacher" role. Students learn before teach the preview, make more thorough knowledge, knowledge level, knowledge system more clear and more three-dimensional; teachers from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a "mentor" mod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guide and inspire students. "Flipped classroom"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achieve a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drug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s

而今,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责任更多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因此,这种颠倒教与学的反转模式被人们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法”。①

笔者作为一名大三学生,首次参加了药物化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较之以往的专业课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更大程度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课件制作等能力,以下是笔者在此次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组承担的是《药物化学》第七章“抗肿瘤药”第五节“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及其药物” 的一段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教学任务,我们查阅了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等大量文献资料。这样不仅复习了前几章学习的内容,又了解到很多课程以外的知识。

我们搜集了一系列相关视频,从中筛选出与本节教学相关的、生动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例如:信息转导的基本过程、细胞信息转导的基本途径等等。观看视频后,将视频里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剖析、讲解,这样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在所讲内容上。适当的分组讨论视频内容,再总结知识点,这样对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教学效果也很显著。

在搜集教学素材,扩充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面也随之扩宽,并对相关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例如:伊马替尼(imatinib)是人类第一个分子靶向肿瘤生成机制的抗癌药,能抑制Bcr-Abl、PDGFR、C-kit等酪氨酸激酶活性。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首个获准上市的EGFR-TK抑制剂,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细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肾细胞癌(RCC)、恶性黑色素瘤等。而这些抗肿瘤药物的发现和应用的“背后的小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

2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或者“栓羊式”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准备授课内容。学生则只需要用心听、认真记,完全充当“听者”的角色;而“翻转课堂”中,学生需要组织教学,讲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授课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都是专业术语和名词,例如反义核苷酸、蛋白激酶C(PKC)等等,要将这些内容流畅的、生动的,富有感染的表达,授课者需要反复试讲,互相听课,还不止一次请教师指导。通过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试讲,最终在授课环节上能够熟练表达,注重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组织语言既要承上启下,通汇贯通,又要融合知识性、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翻转课堂”的授课,授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面对授课对象,内心沉稳,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能够抓住听课者的注意力。同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教师为了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讲授,在课前要做很多准备,学生以往对教师授课的辛苦付出熟视无睹,甚至不以为然,而当我们担任这个“角色”的时候,才深切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意义。而这些,都是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带给我们的巨大收获。

3 提高课件制作能力

PPT在如今的教学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它以其形式多样,变化灵活,界面丰富,资源共享等优点备受大家的喜爱。然而,对于学生来讲,平时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课,课下拷贝PPT进行辅助学习。而“翻转课堂”中,学生要自己制作课件,熟悉其制作过程,细化美化PPT,并熟练操作,使之与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授课内容服务。

最初接触PPT制作时,授课小组的同学对此并不擅长。但是,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积极着手PPT的制作,从模板的选择到图片、文字的大小、位置、色彩、动态,再到表格、数据分析等等,我们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利用互联网查找制作方法,不断改进。例如:生物烷化剂的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在生物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化合物 ,与生物大分子中的富电子基团发生共价结合,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定义语言严谨但缺乏生动性,不容易记忆和掌握,授课小组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现象,试图找出相关图片以便更好地进行阐述。但是互联网现有图片甚少,并且表述不够准确。我们经过学习制作图片,将这一定义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听课者一目了然,如图1所示:

4 先学后教的预习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同样倡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譬如一些学校实行的校讯通,把学生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从这点上看,我国的传统教学倡导模式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相似之处,异曲同工,形式相似,目的一样,②最终也是让学生先预习;不同点是“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预习的材料更加丰富,伴有教师的指导和建议,把预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预习。

学期初,在“师生见面会”上,教师将教学计划中 “翻转课堂”的相关章节加以详细讲述,并举例说明“翻转”,明确授课组的教学任务。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负责的相关章节进行准备。要讲好“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及其药物”一节,我们要联系上下章节,遵照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进行备课。这比传统教学中“预习”的要求要高很多,这不仅要求我们要熟悉掌握该部分知识,更要把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字、图表、视频、习题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先学后教的预习化”使我们更好掌握知识,融会贯通。

5 学生团队合作的协作化

“翻转课堂”教学中引入团队合作与竞争模式,每个人的成长都与团队成长密切相关。从课堂教学的流程来看,“主讲团队”先学后教,积极准备教学素材,包括视频、图片等搜集,团队协作进行PPT的制作,试讲等课前准备活动。在此期间, “主讲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围绕教学,群策群力,力图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现得更加完美,讲解更加透彻。

在课堂上,本班一共16人,4人一组,由同学们自由组合形成。每一个团队以面对面讨论模式安排座位, 彻底推翻自己学的状态。这种模式推崇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③具有领导力的同学就会成为团队中的灵魂人物。课前同学们在“主讲团”的安排下就相关知识点进行线上学习并在团队中讨论。课堂上对仍有疑问的部分,团队成员轮流发表意见,每个团队的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最后进入 PK 模式 。同学们认真听别人在讲什么,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这样的辩论大大激发学生的斗志 ,挖掘他们的潜能。试图在辩论中取得主导地位,就要搜集更多的证据以支持自己观点。学生的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大,知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如此新颖的授课的模式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6 教师角色的导师化

教师角色的导师化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又一特点。在本节课的准备、讲授、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从传统模式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到“翻转课堂”的引导“主讲团队”先学后教、诱导“辩论团队”在PK中寻求问题的真正答案,再到教学内容的总结,学生学习程度的测评等等,教师的导师化得到了完美的转化,既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课堂知识、拓展能力的质量。

药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和全体学生充满勇于创新、迎难而上的气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讯作者:李穆琼

注释

①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l48-161.

② 武佳,谭桂莲,宋亚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三年制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651-652.

③ 李军,周晓勃.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医学免疫实验课教学设计[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5):839-841.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