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教学如何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

2016-05-30达瓦普尺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数学课堂

达瓦普尺

摘 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数学课堂应是充满创新性的课堂;数学创新教育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有新的发现,在数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提高。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敢于奇思妙想,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新问题,培养其创新品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一、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堂气氛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讲。“微笑”,表示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我喜欢你”的表现;“点头”表示赞许与接纳,使学生倍增勇气,积极思考;“专心听他讲”是指通过集中精神倾听学生意见来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与尊重。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

(3)课堂上要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太放任,也不过于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向,要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

2.教师态度

(1)要始终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核心。无论是班级小组活动,还是个別活动,都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思考、讨论、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感、责任感。

(2)要特别重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课上问题和课外作业都应针对不同学生因人而异,做出必要的“弹性设计”,提出“弹性要求”,并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从事独立学习。

(3)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在思考、提问、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学生,应提供“无批判性气氛”,准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决定。同时,对学生的看法要暂缓评价与批判。当需要对学生意见进行评估时,应由师生共同进行,即给予学生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机会。

3.教学技巧

(1)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尤其是必须反对“满堂灌”、“传送带”式的教法,要给学生尽量多的自由时间去激发与运用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2)课堂提问要多用一些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题目和答案均不必完全局限于教材,但必须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问题要有多样化的类型,除常用的陈述型之外,多采用列举型、比较型、组合型、想像型、类推型、剔除型等。要由易及难逐层提问,并要对学生不完整的答案作进一步探讨。问题提出后要允许学生有时间思考,不要害怕沉默,必要时可提供一些激发性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诱发他们的创造力。

(3)课堂教学中,除了通过教师的讲、问,学生的思、答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的“脑力激荡(Brain strorming)会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学生产生一个构想,不但引发了自己的创造力,而巨也同时引起别人的想像,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在脑力激荡的过程中,大家彼此接纳,没有压迫感,没有挫折感,因而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好。

(4) 学生表达自己新颖、独特想法的渠道不应仅限于语言、文字,教师还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利用绘画、音乐、手工、肢体运动等多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或间所未闻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产品。表达方式的独特性与思维方式、思维成果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学生创造力的表现。

二、初中数学教学如何体现创新性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开展广泛的教学改革探索。许多研究者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性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教与学的改革。因此,基础教育教师必须掌握和善于运用创新性教学艺术。

1.在数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

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必须让学生有广泛的兴趣,教师必须明确怎样教,怎样引导和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接受新东西。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数學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靠学习者自己领悟和实践得来,而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与灌输。

2.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求异思维

创新性教学反对形式化,体现在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上。从教师方面来讲,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尽量采用新奇、独特的方式。

三、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全方位、多途径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知识传授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想激起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否则,创新就失出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诱发创新思维。

2.在改进数学教法中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获得顺利完成。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范式教学为创新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成为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创新性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一种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认识论心理学原理,从教学过程自身的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具有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荟.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23.

[2]张翠玲.浅谈初中数学创新学习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5):124-125.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初中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