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性在中国文人山水画中的延续

2016-05-14王金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品性修养气韵

摘 要:中国文人山水画极为重视气韵和意境的表达,它和院体派有本质的不同。气韵和意境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同时也能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怀,这就使得我们在画中发现作者的品格,品格的形成又与人的修养有直接联系,所以归根结底,人的修养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影响了作品的气韵与意境。

关键词:文人画;气韵;意境;修养;品性

中国画不仅追求外在美,而且它更注重内在美。中国古代文人除了以诗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还用千变万化的笔墨和技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和感情。就文人是怎样在山水画方面抒情达意的,来简略论述一下。

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不仅与构图形式、用色等方面有关,在笔墨上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关系,而影响笔墨的除了技法上的运用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品性。人的品性又影响了作品的品质,所以从古至今,人品与画品从来都是紧紧贯穿在一起的。所谓品性,乃人的人格、道德、修养、品行,它包括心性、思想、情感和性情。黄庭坚的《濂溪诗序》中有记载:“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可以看出古人在评价人品时的比喻之高,古人对人的品性还是很重视的。受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道家影响深远,宋代的郭若虚和邓椿认为:“人品既矣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矣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是传神生动的,传神生动是因为气韵达到了一定程度,而使气韵达到一定高度的则是人品的高尚,所以,人品在绘画作品中的影响是根本的。

董其昌认为文人画始于唐代,鼻祖是王维,而陈师曾则认为:“文人画由来已久。自汉时蔡邕、张衡辈皆以画名,虽未睹其画之如何,故已载诸史籍”。唐朝时期,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经苏轼的揭示、宣扬才昭然于世的。文人画的美学思想和理论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到元朝之前,文人画都没有成为主流,直到元朝统治时期,对各个民族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分为一、蒙古;二、色目;三、汉人;四、南人。长江以南新占领的被称为南人,也是最受歧视的,最受压迫的,然而在这个地方也是文化最高的。元制将人还分为了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匠、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地位仅仅高于乞丐,地位非常低贱。元朝还废弃了画院,很多当时在画院任职的画家失去了寄身和用武之地,当时宋末遗留的文人士大夫有的不愿为当权者效力,绝意仕途,他们甘愿栖于山林之中,参禅论道,借笔墨来娱乐心灵;另一部分文人,对宋朝的灭亡深感哀痛,怀有强烈的反元意识,借诗文和书画的形式来抒发胸臆;少数文人虽然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用,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很难与当时的当权者同心同德。赵孟頫就是其中的例子,他虽然官爵、名利双收,在当时也很有名望,但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愧疚,身虽权贵之中却向往江潮云水。他将书法用笔运用到山水画作品当中,表现了清雅朴素的人生观,并从而形成典雅蕴藉的时代风貌。像当时的这三类文人的思想就不约而同地发生碰撞,他们的处境、遭遇基本相似,审美情操、艺术见解也有相通之处,在艺术创作中共同追求适合他们心境情感的形式,使当时的文人画发展迅速,从此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成为主流,对后世的文人画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绘画史上的三大高峰,其中就有元代的文人画。这三大高峰有宋代的院体画,元代的文人画,清代的大写意画。这三个高峰顾名思义代表了中国画史发展的三大阶段,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可以说中国画真正拥有生命力是从文人画开始的,从文人画开始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这就意味着文人画开始独立自我的人格,他们常常用长长短短的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自己的情怀。文人画和之前的院体画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文人画讲究的是人的心性,是唯心的,是绘画家本人性情的抒发,它直抒文人的胸臆;院体画派讲究的是技法,是专供皇室、达官贵人们赏玩的。在院体画派中画品彰显得没有那么突出,在文人画出现之后,对于画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更多的要求。文人画的出现也是心灵文化,是文人的心灵要求,诗书画得到进一步结合。

文人画与非文人画在审美观和艺术表现上存在分歧,是关于重神似和重形似的问题。陈师曾认为:“且文人画不求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何以言之?吾以浅近求譬:今有人初学画时欲求形似而不能,久之则渐似矣,久之则愈似矣,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与胸中,则任意画之,无不形似,不必处处描写,自能得心应手,与之契合。”陈师曾间接地讲出了文人画的不求形似不是功力浅薄做不到形似,而是追求从不似到似再到追求不形似,这是绘画的发展规律。陈师曾说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就是神似首要,然后才形似,文人追求的是意境,是发挥人的性灵与感想,作品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在画外可以看出文人的感想,这就是文人画。陈师曾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是从审美观及对绘画功能的认识上来区别的,这是科学的。从六朝开始,进入画坛的不仅有文人还有僧人;在文人里又有很多士大夫阶层,有隐士,所以如果按照他们的身份与地位来划分是很难说清楚的。陈师曾认为文人画的要素有四:首先是人品,其次是学问,第三是思想,第四是才情,具备这四个要素乃能完善。

文人画有两方面的修养,一是技巧修养,二是志趣修养。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无形的,外在有形的可以靠功力解决,作者有稚气、野气、霸气不一定就不美,即便是缺点也是可以通过训练、练习、学习加以改变克服的,而作画俗气、小气,就不是技法、功夫可以改变的了,这是一个人品性的表现,志趣修养不是一日形成的,是长年累月一点点形成的,有多种因素形成,其中包括遗传、家庭成长环境、教育以及自我在学习时的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客观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上文讲到文人画更加注重神似,对表达内心与心灵的要求更多一点,而非文人画则更加重视形似。文人画在注重神似时,气韵生动也随之注重起来,气韵是人的修养的另一个表现。在山水画中,气韵的流畅与衔接都非常重要,它会使画面充满生机,绘画中对气韵、笔墨极其重视,山水画中,笔墨的运用也是极其丰富的,千变万化,就连作者本人也是不能复制的。郭若虚认为:“气韵本于游心,得自天机,出于灵府。”由此可见,郭若虚认为,气韵不是学来的,他是出自画家的心灵,与画家的性灵有关。清代恽格认为笔墨法则和绘画规矩是可以学习的、掌握的,而笔墨的奥秘和表现则是学不到的。黄宾虹在评论气韵时认为:“宋之画家,具于实中取气,唯米元章虚中取气,虚中之实,节节有呼吸,有照应。”他的意思是说景物之间的气脉周流主要靠画面的空白显示和淡墨染出云端的效果,使景色有朦胧感,画面中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使其相互照应。齐白石将气韵分为静气和纵横气,文人画派中,山水画有静气,非文人画中山水有的有纵横之气。齐白石主要从用笔方面来谈静气与纵横气的表现,笔力外露,和“笔意躁动”都会有纵横气,在欣赏南宋山水时就会有雄健张拔的感觉,而元代文人画就还会有一种宁静、平淡、静穆的气氛感。近代的傅抱石则认为气韵生动的主旨在于动,有动才会有生命,他充分利用放纵的笔墨和精细整饰的笔墨,让画面极力“动”起来,这就使得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画的山水画都彰显出中国的大好山河和宏伟的气势。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里,各个画家对气韵的理解和解释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只偏向其中的某一种说法,而是要全面地去分析。正是这些不同观点的出现,使气韵这一学说更加完整,我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再进一步总结探索,使得气韵的解释越来越全面,使我们后人在学习时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什么是气韵。

从审美角度看,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自然美顾名思义是大自然所呈现的原汁原味的风景,使人产生美感,给人带来愉悦感。艺术美和自然美是有区别的,把自然经过重新解构过滤加工,通过不同的笔墨,多种技法来达到某种效果,在反映自然美的山水画中,古人多用意境来表达,使它成为完整的艺术,意境又是文人追求的另外一种美。在山水画意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古人则提出了对意境的创作要求和审美要求。宗炳和王微论山水的美感是“畅神”和“画之情”,还没提出意境这一概念,但是已经有了意境的基本感受了。郭熙和苏轼对于意境论做出了更多贡献;郭熙提出境界这个审美范畴,他认为境界要经过画家的再创造才能成为意境,画面中可游可居的境界是人创造出来的;苏轼则以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表达画面上的境界。在中国画中人的品性的体现在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修养,它直接影响了气韵、意境和笔墨。明代文人文徵明仿米家画风的山水时说自己:“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他因为仿不好米芾的山水而归咎于自己的人品不如米芾,因为品性不及米芾,所以用笔用墨都无法,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人品。

画家在刚入画道时,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性情和品味而选择不同的绘画方式,性情的不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绘画的风格,学画初期,选择的临本也很重要,不仅学习其笔墨的运用,作者的气度与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学习其品性,多思考,多反思。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增添或减少对自然的实际景象,其实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画家的身份、修养不同,都会造成意境的差异,而不是具体的画法和绘画法则。

中国绘画受儒家和道家文化影响深远,儒家的艺即道,艺体现了人性的善是首要条件,要画出善与美相统一的图画,则必须要求作者是品德高尚的人,文品如人品,人品影响画品。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民族精神就是包含着中国人的气节胸怀,他所说的以艺完成道是中国文艺的基本思想,同样包含民族精神的自尊。”

现代的绘画也已经不再效法古人那文人雅士的清高绝俗的情趣了,但是他们仍然要求在画中见人品,在画中见气韵,所以时代虽然在变迁,但是人品在绘画作品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高尚的人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教育环境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更主要的是在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品性,就要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多反思,不断开拓视野,以宽大的胸怀接纳对待事物,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何延喆.中国绘画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

[3]冯骥才.文人画宣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王金凤,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

猜你喜欢

品性修养气韵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以士之道升修养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