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目前辞书的释义

2016-05-14马真

辞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辞书虚词词典

摘要:辞书的灵魂是释义。词的释义对人们正确了解并运用词语关系极大。文章以大量事例说明,作为中型语文辞书精品的《现代汉语词典》从1960年出版的试印本到2012年的第6版,编者的功夫主要就花在词的释义上,而且卓有成效,在释义科学性方面不断提高。同时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 义项缺漏;误将句法格式的意义归到句法格式中某个虚词的身上;考虑不周密,表述不恰当,不准确;不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章最后指出,词的释义是很难的,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得细细推敲斟酌,不断深化,正可谓“辞书修订无止境”。

关键词:辞书词的释义释义科学性

大家都知道,辞书是帮助我们,特别是帮助正在成长的孩子释疑解惑的“不说话的老师”。而辞书的灵魂是释义。词的释义对人们正确了解并运用这个词关系极大。一个词如果释义不全面、不贴切,甚至不当,会影响读者对该词的理解,甚至会误导读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曾经有一位非洲留学生根据教材上对“优异”的注释(优异: 特别好。)说出了“*身体优异”这样的偏误话语,而汉语教材对“优异”的注释就来自当时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因此,辞书释义问题是辞书学界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方面。

我们看到,作为中型语文辞书精品的《现汉》从1960年出版的试印本到2012年的第6版,编者的功夫主要就花在词的释义上,而且应该说卓有成效,在释义科学性方面确实不断提高。这里不妨举四个例子。

“矛头”一直注释为:

矛头矛的尖端,多用于比喻。

这个注释没有错,但具体比喻什么,不一定所有读者都能领悟到。《现汉》从第5版开始修改为:

矛头矛的尖端,比喻批评,攻击的方向。

这就将比喻具体化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矛头”这个书面语词。

“可见”,《现汉》最早的注释是:

可见可以看见,可以想见。

该注释只做了字面解释。在现代汉语里“可见”作为“可以看见,可以想见”这意义的用法(如“此种情况随处可见”)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是做连词用。《现汉》从第5版开始修改为:

可见承接上文,表示可以做出判断或结论。

新的注释就将它的词性给注释出来了。“足见”也进行了类似的修改。

“蒸发”,先前注释: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

第5版开始增加新的义项:

蒸发①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②比喻很快或突然地消失。

第6版又进一步修改为:

蒸发①液体表面缓慢地转化成气体。②比喻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消失。

这一释义就更确切了。

“优异”,先前注释:

优异特别好。

第5版修改为:

优异(成绩、表现等)特别好。

第6版进一步修改为:

优异(成绩、表现等)优秀,出色。

诸如此类精益求精的修订,举不胜举。这说明,《现汉》第6版在释义上不仅继续保持了“以研究为先导”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这部词典释义的学术含量。

但就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几部辞书来说,在词的释义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限于篇幅,每个问题只举1~2个实例。

(一) 义项缺漏

目前一些主要的辞书对副词“别”的注释是:

别不要(表示禁止或劝阻)。《新华字典》

别①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②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现汉》第6版

别①表示劝阻或禁止。②表示揣测,所揣测的事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经常与“是”合用。《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以下简称《八百词》)

别①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②跟“是”连用,表示揣测(多用于说话人不愿意发生的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

这些注释共同的问题是,都不适用于“别噎了、别呛了、别烫了”里的“别”。这些例子里的“别”显然不是“表示禁止或劝阻”的意思,也不是“表示揣测”的意思。这里的“别”所表示的意思应该是“提醒对方注意防止不希望的事情发生”。这可不是副词“别”新有的用法,是辞书将“别”的这一义项给漏了。

(二) 误将句法格式的意义归到句法格式中某个虚词的身上

我们在给虚词释义时,要特别小心别将虚词所在格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归到虚词本身身上。关于这一点,早在70多年前,何容(1942)在《中国文法论》一书中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一点。笔者(1982)发表的《说“也”》一文,论证了副词“也”并不像当时许多辞书所说的那样,可以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语法意义,其基本意义只是表示类同,最后特别指出:

“在虚词研究中切忌将含有某个虚词的某种句子格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硬归到格式中所包含的这个虚词身上去。”

然而时至今日,有的辞书仍然犯这样的注释错误。请看事实:

1. “既来之,则安之”里的“既”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里的“既”,目前有些工具书将它注释为连词,认为它相当于“既然”,表示因果推论关系。[1]

其实“既来之,则安之”里的“既”,还是“已经”的意思,还不是连词。因果推论关系是由“既……则……”这一句式表示的。认为“既”表示推论因果关系,这实际就是误将句式的语法意义归到包含在这句式中的虚词“既”头上去了。这个“既”进一步虚化而成为相当于“既然”的连词,那是以后的事。我们看到,《经传释词》《辞源》《辞海》及后来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王力(2000)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都没有在“既”字头立“表示推论因果关系”这样的义项。

2. 关于介词“把”

我们知道,“把”字句最主要是表示“处置”义、表示“致使”义。下面请看目前有影响的辞书对介词“把”的注释:

把1……⑨介a)表示处置,“把”的宾语是后面及物动词的受事者……b)表示致使,后面的动词通常带有表示结果的补语,“把”后的名词与后面的动词的语义关系是多样的……c)表示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把”后面的名词是当事者……。《规范》

请大家注意,就这个注释本身看,释义中a)、b)、c)三项意义好像都是介词“把”所表示的。这实际上就犯了将整个格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归到“把”字身上的毛病。我们看到,《现汉》和《商务馆小学生词典》(以下简称《小学生》)对介词“把”的注释就比较好。请看:

把2介①宾语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者,整个格式大多有处置的意思。……②后面的动词,是“忙、累、急、气”等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整个格式有致使的意思。……③宾语是后面动词的施事者,整个格式表示不如意的事情。……《现汉》(第5/6版)

把⑧跟名词组合,用在动词前,整个格式表示处置或致使的意思。《小学生》

不难看出,这两部词典的注释,就没有将“处置”“致使”等语法意义只归到介词“把”的身上,而是认为由整个格式(亦即一般所说的“把”字句)表示的。这样注释是符合语言实际的。

3. 数词“一”能表示“每”的意思吗?

《规范》第1版词条“一”下有一个义项,注释为代词,表示“每;各”的意思。所举的例子是:

(1) 每班分六个组,一组八个人|一年一次|一人两块钱

到2010年第2版,做了些修改,将“一”注为数词了,但义项基本不变,仍注释为“指每一”。例子依旧沿用第1版的。

数词“一”真的可以表示“每”或“每一”的意思吗?我们承认这里所举的句子确实含有“每”的意思。问题是这“每”的意思是不是由“一”表示的。事实上那“每”的意思是由两个数量结构所形成的对应格式所表示的。[2]下面的例(2)—例(4)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 每班分六个组,三个人一组。

(3) 这类聚会两年一次。

(4) 便宜了,便宜了,十块钱三斤。

“三个人一组”就是每三个人一组的意思,“两年一次”就是每两年一次的意思,“十块钱三斤”就是每十块钱三斤的意思。我们能说“三”“两”“十”有表示“每”的意思吗?《规范》对“一”的释义,明显地将句法格式的意义归到了“一”的身上去。

(三) 考虑不周密,表述不恰当,不准确

注释的文字必须反复斟酌、推敲。目前某些词条的注释,明显地存在着文字推敲不够的毛病。

1. 助词“的”

《新华字典》对助词“的”的注释:

用在定语后。1.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修饰关系: 美丽~风光|宏伟~建筑。2.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所属关系,旧时也写作“底”: 我~书|社会~性质。

这一注释会让人理解为: “‘的主要修饰名词”,“‘的表示所属关系”。实际情况当然不是那样。这是文字表述问题。我们看到,《现汉》对助词“的”的注释就比较好。请看:

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 铁~纪律|幸福~生活。b)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关系: 我~母亲。

2. 动词“淘汰”

《现汉》先前注释为:

淘汰去坏的留好的,去掉不适合的,留下适合的。

《规范》注释为:

淘汰除去(差的、不适用的)。

以上的释义都太宽泛。不是任何“去坏的留好的,去掉不适合的,留下适合的”,或者“除去(差的、不适用的)”,都可以说成“淘汰”。《现汉》第6版修改为:

淘汰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

第6版这一修改看来好像是比原注释更明确,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为原注释实际就包含了“在选择中去除”的意思。我们说原注释太宽泛,是说不是任何“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都可以叫“淘汰”。只有在竞争性的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才能叫“淘汰”。所以我们认为,《现汉》对“淘汰”的释义还得斟酌修改。是否可以修改为:

在竞争性选择中去除(不好的、弱的或不适合的)。

3. 名词“滋味”

《现汉》一直注释为“味道”。《规范》却注释为:

滋味美味;味道。

这一释义显然源于《现汉》,但又怕跟《现汉》完全相同,于是加了“美味”二字。殊不知“滋味”并不含“美味”之意。其实这一注释跟它所举的例子(“滋味鲜美”)也自相矛盾了。足见编写者没细细考虑。

(四) 不注意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副词“反而”的注释上。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书《现汉》和《八百词》对“反而”的注释一直是这样的:

反而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八百词》

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现汉》

“反而”是个书面语词,这样的注释,对读者会起误导作用,以为只要是表示转折、表示出乎预料就可以用“反而”。下面是外国学生的偏误句:

(5) *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她反而在宿舍看书。

(6) *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一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7) *他以为我不喜欢跳舞,我反而很喜欢跳舞。

例(5)宜将“反而”改为“却”,例(6)宜将“反而”改为“却”或“并”,例(7)将“反而”删去,在“我”前加“其实”。不只是外国学生用不好“反而”,连我们的书报上也出现误用“反而”的情况。请看:

(8) *黎锦熙先生把主语规定为动作行为的施事(即动作者),或性质状态的具有者,赵元任先生反而认为汉语的主语不限于此,其它如动作行为的工具、时间、处所等都可以作主语。

(9) *大家都主张种植大棚蔬菜,老村长反而反对,主张种植棉花。

例(8)、例(9)中的“反而”都宜换成“却”。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研究了副词“反而”,具体分析了包含四层意思的“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写成文章《说“反而”》(1983)发表。后来笔者(1994)又在《关于“反而”的语法意义》一文中进一步将“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概括为:

“当某一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没有导致理应出现的结果,却出现了相悖的结果,这时就用‘反而来引出那相悖的结果。”

并指出,如果把“反而”使用的语义背景融入它的释义中,“反而”的语法意义似宜注释为: “表示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情或预料在某种前提下理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

遗憾的是,辞书学界并未注意到这一研究成果。至今各种辞书对“反而”的注释还与以往一样。我们看到,2006年出版的专门“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生编写”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也还是基本照抄《现汉》的释义,注释为:

反而[副]跟预料中的结果正好相反。

到底是原有的注释有问题,还是我的研究成果有问题?还请大家评说。

上述事实可以说明,词汇学界与辞书学界,要充分重视词的具体用法的研究,特别是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的研究。

国内现有的辞书,服务对象主要是母语为汉语的本族人。因此,对词的释义,一般都只是注出了词的基本意义,而对词的具体用法基本不加说明。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母语为汉语的本族人对词的用法从小就集聚了丰富的语感,某个词该怎么用,该在哪儿用,不该在哪儿用,一般都可以凭语感而定。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汉语本体研究者基本不研究词语的具体用法;即使研究也是粗线条的。这对外国学生来说,目前的辞书就不大能满足需要了。外国学生用词上出现的偏误,究其原因主要不是他们不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而是因为不了解词语的具体用法,特别是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20世纪80年代留学生出现“*身体优异”的偏误,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不妨再举两个例子:

1. 副词“按说”

按说依照事实或情理来说。《现汉》

目前一般辞书对副词“按说”的注释都源于《现汉》。共同的问题是没有交代“按说”使用的语义背景。我们中国人不会用错,因为有语感;外国学生则常常用错。例如:

(10) *“今天会下雨吗?”

“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

例(10)“按说”,显然用得不恰当,但是他们是按词典的注释来用的: “我敢肯定按情理来说不会下雨”。其实,使用“按说”时,一定有所隐含。

如果是用于说未来发生的事情,则一定隐含着“实际会是怎么样现在没有把握”的意思。例如:

(11) “你说他会来吗?”

“今天他不上班,按说他会来的。”

[隐含着“他”会不会来,没有把握]

如果用于说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说话人并不知道实情,句子也明显地隐含有“没有把握”的意思。请看:

(12) “大哥早已到上海了吧?”

“按说他已经在上海了。”

[隐含着“大哥是否已经到上海没把握”之意]

如果说话人已经知道实情,则隐含着“实际跟所说的情况相反”的意思,例如:

(13) 按说你不该告诉他。

[实际上是“你”已经告诉了他]

使用“按说”时一定有所隐含,这就是“按说”使用的语义背景。外国学生所以常常用错,就因为不了解“按说”使用的语义背景。前面所举的病句(“今天会下雨吗?”“*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的毛病就出在这里。这个句子说的是未来的事情,既然前半句说了“我敢肯定”,那就不可能隐含“没有把握”的意思了,所以“按说”用得不恰当。

2. 状态词“好端端(的)”

有一位外国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一个使用“好端端”的偏误句:

(14) *他坚持锻炼,身体一直好端端的。

我们不会在这句话里用“好端端的”,而会用“很好”“不错”之类的词语。那么这位外国学生怎么会在这个句子里用“好端端的”呢?这跟目前辞书对“好端端”的注释有关。一般都注释为:

好端端形容状况正常、良好。《现汉》

按这样的注释我们不能说外国学生那句子里的“好端端的”用得不对。问题就在于辞书只注释了基本意义,没指出使用的语义背景。事实上并不是要想表示“状况正常、良好”就能用“好端端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它来说明“状况正常、良好”呢?请大家先看下面的例句:

(15) 好端端的一桩买卖,全给他弄砸了。

(16) 他们怎么吵起来了?刚才不还是在一块儿喝酒,大家好端端的?

(17) 你可别让他把这桩好端端的婚事给搅黄了。

可以看出,“好端端的”这个词的使用有一定限制——在已经出现或者预计可能会出现某种非理想状况的情况下,才用“好端端的”这个词来说明原先的良好状况。这就是“好端端的”使用的语义背景。因此,在使用“好端端的”这个词的后面或前面一定要有说明所出现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非理想状况的句子或话语。

其实,不说明词所使用的语义背景,不仅外国人,就是我们中国人也会在使用某些书面语词的时候出错。请看一个中学生作文中的病例:

(18) *玲玲蹲在清澈的溪水边,俯瞰着水中的游鱼,而且是那样地专心,以至老师走到她身后她都没觉察。

“溪水边”与“水中的游鱼”,二者之间的距离一般说不会超过两米;这样的高度,虽然是从高处往下看,但不能用“俯瞰”。那学生怎么会在这里使用“俯瞰”呢?我们知道,“俯瞰”是个书面语词,平时很少用到,一般都缺少使用“俯瞰”的语感。而一般辞书,包括《现汉》,一直以来对“俯瞰”就注释为“俯视”,而“俯视”就注释为“从高处往下看”。语文课本就照抄词典的释义,将“俯瞰”径直注释为“从高处往下看”。按辞书、课本对“俯瞰”的注释,我们不能说例(18)里的“俯瞰”用得不恰当。其实,“俯瞰”与“俯视”在具体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从很高的地方往下看,而且视野一定比较开阔,这才能叫“俯瞰”;而“俯视”不受高度的限制,也不要求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不管高度是多少,不管视野如何,只要是从高处往下看,都可以用“俯视”。例(18)所说的情况下不能用“俯瞰”,可以用“俯视”,说成:

(18) 玲玲蹲在清澈的溪水边,俯视着水中的游鱼,而且是那样地专心,以至老师走到她身后她都没觉察。

词的释义是很难的。分析词语的基本意义不容易。分析词语的具体用法,特别是分析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更不容易,而且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得细细推敲斟酌,不断深化。因此辞书学界流传那么一句话: “辞书修订无止境。”这“无止境”三个字当然会体现在新旧词汇的增删更替上,我想更体现在对字、词的释义上。

附注

[1]将“既来之,则安之”里的“既”注释为“表示因果推论关系”的连词的辞书如: 《古汉语虚词词典》(余心乐、宋易麟主编,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华古汉语字典》(金文明主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古汉语词典》(陈复华主编,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8年)、《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这类句法格式及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著文论述了,参看李临定,范芳莲《试论表“每”的数量结构对应式》,《中国语文》,1960(11)。

参考文献

1. 何容.中国文法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1942.

2. 李临定,范芳莲.试论表“每”的数量结构对应式.中国语文,1960(11).

3.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4.

4. 鲁健骥,吕文华主编.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5.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6. 马真.说“也”.中国语文,1982(4).

7. 马真.说“反而”.中国语文,1983(3).

8. 马真.关于“反而”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1994(1).

9.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商务馆小学生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10.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 中华书局,2000.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6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2012.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新华字典(第11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1.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 马沙)

猜你喜欢

辞书虚词词典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米沃什词典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