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方膺画竹研究

2016-05-14陈智颖

关键词:创新精神

陈智颖

摘 要:李方膺在画竹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郑板桥劲挺清秀的竹相比,其竹更显憨厚爽朗,具有肆意放纵的气势。他丰富了画竹方面的题材,画前人不敢画的风竹题材,理论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有所创新,提出“胸无成竹”的画竹艺术理论观点。他的画竹艺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画竹艺术的表现形式,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更具有扬州八怪疏离正统、直抒个性的特点,他在不脱离传统的同时标新立异,这种敢于求奇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关键词:李方膺;风竹;胸无成竹;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23-03

李方膺(1695-1755),字晴江,号秋池、剩手翁、衣白山人、抑园、等,南通人。“扬州八怪”之一。曾任知县,因傲慢于上司遭诬陷,罢官后,借住金陵措园,卖画为生。在“扬州八怪”中,有“郑板桥擅长画竹,李鱓擅长画松,李方膺擅长画梅“这样的说法,他们都以各自的长处驰骋于画坛之中。李方膺不仅画梅一绝,在画竹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一、李方膺画竹之特点

竹是方膺除了梅之外,经常表现的题材。他遗留下来的作品中,他画竹的作品很多。从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年间关于竹的作品大约就有33幅。通过对其现有作品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他画竹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表现独特

李方膺喜画风竹,表现风扫竹子的势态。且他画得风竹有很高造诣。前人画竹很少画风竹,静止的竹是比较容易表现的,但若画风中之竹,就需要描绘出“风”来,“风”是抽象的东西,具体表现的时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李方膺却“爱狂风”,“于难处夺天工”,用竹枝的倾斜和秃笔来表现在劲风中来回摆动的竹叶,画出了无形的“风”。

从他的两幅作品的题词中便可看出他喜表现风竹题材,其一是《风竹图轴》中题词:“波涛宦海几飘蓬,自笑一身浑是胆,种竹关门学画工;挥毫依旧爱狂风。”画家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找出了竹子在风雨中的形态变化规律,依据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生动地再现了风中竹子的态势和神韵。南京博物院藏他的一幅画《潇湘风竹图》题:“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这一幅极具动感的风竹图卷,画面构成样式如同狂舞者的某个动作的瞬间凝固,画面给人呈现出不平稳的态势,画家正是运用视觉上的不平稳增强了画面中竹叶随风飘动的态势。他以秃笔直扫竹叶,竹叶粗肥,在风雨中很容易改变生长方向,竹叶飘动的方向更能体现风之神韵。他画别人不敢画的风竹,从中可以看出他性格倔强的一面,他爱画竹与他爱画梅一样,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依靠。读李方膺风竹题材的作品,能使观者感受到一股咫风扑面而来,这是画家细心体会生活,善于表现风中之竹的结果。从他画的这种风竹题材可以看出李方膺有着立新意的创新精神。

(二)构图求新求奇

构图在画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构图往往决定了整张画的态势。顾恺之有“置阵布势”之说,谢赫有“经营位置”之说,石涛把构图推上“境界”的高度。李方膺在画竹之中,特别注重章法的创新与巧妙的“经营”,他构图善用顶天立地式,打破了逸品的形式禁忌,构图形式与传统格格不入,求新求奇。如他的《潇湘风竹图》中,采用顶天立地式的构图,上不空天,下不留地,以竹竿通天,石贯地纵向构成。在视觉张力上给人震撼的气势,竹叶倾向一个方向,这种夸张的画法打破了一般画竹的常规,叶尖成方形,错落有致的安排在画面当中,整个画面让人能感受到有风吹来。竹旁多以兰石相伴,在狂风中稳伫的石与被风吹向一方的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疾风的鼓荡下,几叶小草已偃伏在地,坚强的石头也似乎极力抗拒,岿然不动,片片枝叶都呈现出百折不挠的力量,一动一静,这种构图形式增加了画面的张力,也可看出李方膺为人不甘受缚,因此所画之竹亦仿佛要挣脱画面的边界束缚,可见其在构图上有着求新求奇的精神。

(三)笔墨笔法特征

笔墨形式上变淡逸为狂纵

李方膺在笔墨笔法上从师古人到师造化,再由师造化到中得心源。在师法古人中吸取古人的笔墨意味,在师法造化中发现笔墨的情趣,在其之外自立门户。这个过程使李方膺的画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人面貌。如在他的《风竹图》中,在竹子的用笔上,竹子受风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势态,笔笔枝叶,要描绘出不屈服的力量。用笔不出锋,一抹一提,为秃头叶。一大一小,用笔中锋,一轻一重顺势写出。每组中有一二重笔。风竹大片的组合画法,画时没有“成式”,取其意,顺其势,一挥而就。风势虽猛,却又没破坏竹的参天凌云气势。用墨上善用浓墨、枯墨铺写的枝叶,浓淡变换丰富,天然成趣,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李方膺在画竹用笔用墨上的洒脱随意,无规矩的“随性涂抹”,在当时墨守成规画竹者中脱颖而出。然而,李方膺画竹的这一丝“随性”是建立在对竹直抒胸臆的表达之上,把个人情感融汇在竹子之中的。他那豪放笔下的竹是生动传情的竹,是能表达他那种高风亮节精神的竹。如果画家对竹的认识不够,是难以达到这种佳境的。

二、与郑板桥画竹比较

扬州八怪之中,最擅长画竹的当数郑板桥,且其画竹成就最高。郑板桥画竹有着自己突出的风格面貌。对待前人的成法,他“自探灵苗”,“学一半,撇一半”,不泥古人,在后世中独树一帜,自标风格。他画竹与李方膺画竹截然不同。我们先看一幅郑板桥很有名的《墨竹图》。

此画中有翠竹三竿,以淡墨画竹杆,竹杆细如铁丝,体貌疏朗,笔力瘦劲,挺拔有力,极具个人风格。竹子根部用浓墨画出,且添新草两枝。画以浓淡相间的竹叶为中心,竹叶的画法很有规律,层层叠叠,疏密有序。相对竹杆,竹叶比较肥润,似柳叶。再以独创的“六分半书”提款,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

李方膺的竹与郑板桥的竹相比,并不逊色。竹叶多以粗犷态,用笔略粗,行笔速度快,像是不经意间的抹就,不求形似,仿佛不经意间抹就,灵活多变。竹竿粗硬挺拔,竹叶乱中有序,层叠而就。比较二人画竹的不同之处:李方膺竹叶长而瘦,竹竿粗而大;郑板桥竹叶短而肥,竹竿纤而细;总体而言,李方膺的竹憨厚爽朗,有肆意放纵的气势。郑板桥的竹劲挺清秀,有劲朗挺拔的气势。

三、李方膺画竹的理论思想

李方膺在绘画创作实践中,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绘画理论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在画竹理论上的突破。他在继承前人苏东坡提出的“胸有成竹”基础上,提出“胸无成竹”的理论观点。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观点的是宋代的苏东坡,在其文《文与可筼筜画谷偃竹记》中:“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蜗蝮蛇咐,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鹤落,少纵则逝矣。”“胸有成竹”,是指在绘画创作的时候,心中已经呈现出所画之物的形象。历代画家很重视这一理论观点,在作画时遵循此观点。在李方膺乾隆十一年时所作的一幅墨竹图上印有一枚“胸无成竹”的印章,是否他是在与“胸有成竹”唱反调?在他乾隆二十七年作的一幅《竹石图》有题跋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从此题跋可看出,李方膺是遵循“胸有成竹”观点的,实际上,“胸无成竹”的意思是,构思完成后,也就是做到了“胸有成竹”后,在作画时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在灵感的带动下能够运用自如,即兴而成。它强调作画的随机性,抓住灵感加以表现。有时画出的是预先没有考虑到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就是“胸无成竹”。整幅画的构思还是遵循着“胸有成竹”的理论观点,可见,李方膺亦在强调画竹要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做到“胸无成竹”, 以求得画面的最好效果。郑板桥对“胸无成竹”这一理论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在他乾隆二十七年作的一幅《竹石图》的题跋上:“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脚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脚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文与可画竹,脚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脚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搜,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郑板桥另一幅《竹石图》的题跋中也提到“胸无成竹”,题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笛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李方膺最早提出“胸无成竹”的观点,但并没有具体阐释,郑板桥向我们具体阐释了这一理论观点。“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其实是创作过程中一种先后的关系。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画前必须“成竹在胸”,对作品作出整体的考虑与把握。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创作对象在自然状态下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画家在作画的时候,要抓住灵感随机而画,也就是画家预先没有考虑到的,此时便是“胸无成竹”。总之,为了使画面呈现出效果,在作画时就需要不拘于定法,随机而行,可见李方膺与郑板桥是在强调作画时要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胸无成竹”。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二人共同发展了这个绘画的理论观点,丰富了我国画竹的理论。

四、李方膺画竹艺术精神

中国历代画家,都十分重视“外师造化”,即师法自然。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亦是如此,重视外师造化的重要性,反对泥古不化的学习古人。他在绘画创作中,强调绘画创作要有独创性,汲取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在实践前人留下的理论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出画家的个性特点,别具一格。画竹也同样如此,李方膺在学习传统的同时,还注重表现个人特点。在他的乾隆十三年作的《墨梅图》册上有题:“古干盘根碧玉枝,天地浩荡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补之。”其中就提出“画家门户终须立”的观点,表明画家在师法自然,学习传统的同时,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才能立足于画坛而不败。当时画坛正处于“四王”因循摹拟之的时代,做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画家亦是李方膺的追求。

从李方膺两枚印章中也能看出他门户自立的艺术精神,一个是“自食其力”,另一个是“存我”。“自食其力”是指不模仿前人的绘画风格,在绘画创作中突出自己的绘画风格特征。“存我”,“存”字意在提醒自己要时刻将自己的见解融入画中,有自我的风格。“我”,亦是自己队绘画的见解以及自己的内在情感,通过各种技法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这些内容反映出画家要自立风格的艺术观点。

李方膺为官期间时,作画主要是政事之余的偶尔消遣。当他在仕途道路上失意罢官后,才致力于书画创作。从他为官期间可看出其性格犹如竹子般耿直,如他不会因乾隆喜欢四王的绘画风格采取媚上的方式,即使这对他的仕途有帮助。可见,李方膺作多幅在狂风中肆意的风竹,意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竹子那种高风亮节,宁折不弯,不畏惧风雨的耿直品质,折射出李方膺对绘画的态度。

五、李方膺画竹作品的艺术创新

李方膺的艺术不但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更具有扬州八怪疏离正统、直抒个性的特点,而且他画前人不敢画的风竹题材,把在风中之竹表现的淋漓尽致,寄情于竹的那种不染世俗和刚直兼柔的高尚品格,他敢于求奇创新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通过比较分析李方膺画竹与郑板桥画竹得出其画竹的艺术特点,他丰富了画竹方面的题材,在理论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提出“胸无成竹”的观点。可见他的画竹之法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他不仅顺应了时代的需求,而且在不脱离传统的同时标新立异,直抒自己的个性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竹子不染世俗刚直兼柔的的高洁品格,为中国绘画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崔丽萍.李方膺研究[C].南京艺术学院,2003.57-60.

〔2〕崔丽萍.江左狂生李方鹰传[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04.

〔3〕崔丽萍.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对李方膺“胸无成竹”绘画理论的初探[J].艺术教育,2003:39.

〔4〕周积寅.李方膺的绘画成就[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9-50.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