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化学学习能力优化化学作业的探究

2016-05-14吴素娟陈绍文张宏伟

化学教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课堂教学

吴素娟 陈绍文 张宏伟

摘要:对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得到合理的数据,并根据其差异性去设计课后作业,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课后作业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6-008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6.028

一、研究背景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其中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具体体现就是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所谓化学学习能力是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和过程后所形成的与化学相关的三种能力——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利用化学观念和思想推理的能力、化学知识迁移应用能力[1]。化学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作业上,作业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在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根据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去设计作业至关重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所以只有清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作业设计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才能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二、化学学习能力调查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并根据其差异性去设计课后作业。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把学生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类别,分别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设计问卷时依据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从六个标准入手: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本次调查在枣庄三中三个校区同时展开,涉及高一、高二、高三近万名学生。主要通过发放问卷,填涂答题卡,机器阅卷,统计数据的模式进行。下面把部分调查问题的设计及统计结果展示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学优生中78%的同学每天学习化学至少在45分钟;79%的同学接受新知识后通过课后复习和一定数量的练习就能够掌握;79%的同学对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课下能主动和老师或同学交流,得到答案;59%的同学学完一单元后自己进行归纳整理。数据表明学优生愿意、主动去解决疑难问题,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主观能动性。而学困生恰巧相反,他们的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待加强。学困生中48%的同学在老师传授完新知识后,老师讲过之后才会应用,21%的同学对上课比例解的知识不去管它,36%的同学只有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来,寻求解决,临时抱佛脚,结果可想而知。主观还是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的,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学习方法、自信心、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差异,导致学习结果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尊重学习能力的差异,只能尽力去缩小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异。下面三类学生学习时间图(图一)就很清晰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统计数据显示,98%的学优生每天学习化学的时间超过或等于45分钟,而超过一半学困生每天学习化学时间不足半个小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没有时间上的付出,一定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令我们欣慰的是三类学生中大多数对化学这一学科还是有好感的,对化学学习还是充满热情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学困生中的35%,约占总人数的11.6%)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至少不讨厌。讨厌学习化学的人数占中等生总人数6%,占学困生人数的10%(合起来约占总人数的5.3%)。这一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很大的动力,说明学生在主观上还是希望学好化学的,只要老师引导适当,作业难度、作业量适中,所有学生还是有可能学好化学的。

三、优化作业,推动学生整体发展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知识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2]。在设计化学作业时,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要求、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同时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问题”,以适应不同需求的学生,使他们“吃得饱,吃得好”。

1. 实施分层次作业,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作业的功能一般定位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3]。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将作业分为基础巩固作业,应用作业以及提高作业。基础巩固作业要求全部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用于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学生信心。作业设计要达到使95%以上的同学通过查找课本,同学讨论完成作业。应用作业则是在基础知识层面上设置常见的、典型的题目,要求学困生根据能力部分完成,中等生、优等生全部完成。而提高性作业则是有挑战性,启发性的作业,主要用于培优、提高学生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这样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根据能力的不同分类完成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满足了应有的心理要求,都能体验到当优秀生的喜悦。同时建立学生作业成长档案,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和难度。

2. 增加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强化化学观念

(1)化学作业的生活化

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巩固知识,还要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要采取多种形式,让化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化学充满生活味。例如学生学习完盐的水解应用后,设计作业——“无矾油条”真的安全吗?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早餐店打着“无矾油条”的广告招揽顾客,生意火爆。有的同学不知道油条是怎样制作的,这些所谓的“无矾油条”真的无矾吗?学生通过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了解了生活常识,丰富了生活经历,掌握了课本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

(2)化学作业的探究化

精心设计情景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兴奋与矛盾的双重情境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构建探究观。

例如:SO2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溶液红色褪为无色,甲同学猜测是由于SO2显酸性引起的,乙同学猜测是由于SO2有漂白性引起的。你认为 的猜测正确,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

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产生认知矛盾:SO2 能够漂白有机物,能不能漂白指示剂呢?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设计实验,如果是指示剂变质了,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溶液不会再出现红色,反之说明甲的说法正确。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最后得到结论,使得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地发展。

3. 建立正确评价导向,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育是用心点燃心”,恰当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使老师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评价实际上在设置作业时就已经开始了,设计作业时,一些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充满干劲,例如:“老师坚信成功属于你” 、“要增强学习自信心,成绩才会有所进步”等等。完成作业后,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评语和图形符号等载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做到学生作业有做就有评,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快乐,感受教师的关注。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价的视角上,要站在学生的高度上,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总之,合理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解决问题的实质,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后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使作业更符合学生兴趣、更富有挑战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知、情、意、行获得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秀球. 命题与解题均是新的学习方式的延续[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8):60-64

[2] 曹洪昌,范杰. 曹洪昌化学教学艺术与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3

[3] 王富龙. 高中化学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与尝试[J]. 化学教育,2011,(9):27-28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美国大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给农村留守儿童布置课后作业的策略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