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6-05-14袁云德

俪人·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有效途径提高

袁云德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一种新形势。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因为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引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多角度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以此,不断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有效途径 提高 分析

就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高尚情操的关键性科目,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它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思想品德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也是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习惯,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在此过程中,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满足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分析他们各方面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紧随教师思维,认真学习课程内容。以“社会呼唤诚信”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可以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新课文有大致的了解,留下直观印象。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利用教学重点、难点,作者笔下最核心的观点,提出一些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诚信,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发挥着哪些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提出相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朗读全文,标出表达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不要急于作答,也不要一味地否定或者肯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地评价班级中的每位学生。教师也可以多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和同学分享,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特别课文作者必笔下阐述的问题,教师也要参与到他们的互动中,但只需要扮演好辅助者、协作者等角色,适当点拨学生,不断来近距彼此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好铺垫。

二、理论联系实际,促使道德教育更贴近日常生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他们一些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教师可以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现象,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自己在生活中也遇到相同的情况,自己会怎么做,别人会怎样去评价自己,使他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意识到品德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新课题,帮助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外,融入到社会大集体中,比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养老院献爱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从小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植树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植树,使他们从小热爱、保护自然环境,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逐渐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和社会时事联系,在“有困难,我不怕”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最害怕或者最难办的事情,共同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悟出相关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不要一味地依赖教师、他人,不要畏惧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它。

三、采用有效教学模式,多角度开展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要采用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角色扮演模式为例,教师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诠释不同的角色,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在公共汽车上”为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乘坐公共汽车中,遇到过哪些事情?并借助此话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描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如,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一位扮演老奶奶,一位扮演学生小东,其他同学也是公交汽车上的乘客,这位老奶奶正站在小东的身旁,小东扮演者会有着怎样想,内心会哪些变化,他会怎么做?而那位老奶奶对于小东的举动又会有哪些反映,会有哪些触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小学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巧妙地引出“尊老爱幼,文明让礼”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美德教育。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协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该课程。在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魏晓艳.试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5,08:62.

[2]叶柳欢.试论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因素和有效解决方案[J].学周刊,2013,10:72-73.

[3]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02:192.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有效途径提高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