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行一善”构建新型班风

2016-05-14苏凤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家庭教育

苏凤梅

【摘 要】“日行一善”即每天做一件好事,表示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呵护备至,孩子比较任性。良好的品德培养尤为重要。新型班风是相对于过往的班级建设都由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行为规范化的班级管理方式而言。构建是学生自觉形成;新型班风是指以文明勤奋上进团结合作友善为核心理念的班级风气、精神风貌。

【关键词】“日行一善”;向善;日常行为;家庭教育

一、让善心扎根

《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它涵盖了人的一切美好表现。它是一种人性美,一种道义美,一种良知美。

善良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向善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光明,善良是开在心上的柔美花朵。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

善良的人,一般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良的人,懂得孝亲、分享;善良的人,懂得诚信守纪;善良的人懂得忍辱负重,理解宽容,珍惜和爱的付出。他们遇事总是积极地面对、去思考。

思想决定行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先从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开始。品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学生爱听故事。笔者借助学校自编的教材《沙二善本》,在每周的品德课上经常给学生讲专题故事,主要是中外古今的名人、名著当中的典型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例如:教育学生谦恭有礼专题时,讲《千里送鹅毛》、《福特应聘》、《微笑的魅力》的故事。讲完故事笔者会请学生说说故事中主人翁的什么品德值得我们赞扬,他的什么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仿效呢?学生都能从故事中明白与人相处礼貌很重要。谦恭有礼、与人为善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做事会更顺利;粗暴无礼令人讨厌,不受人尊敬,做事到处碰壁。笔者再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例谈谈对谦恭有礼的看法。学生说得最多的是“让座”:公共汽车上经常看见年轻人给老年人和小孩让座,广州人95%的让座率是全国最高的,最值得称道。全班同学当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曾经让座。(没有让座的个别同学是家里有小汽车,没有坐公共汽车。)同学们都觉得让座是很自然的发自内心的行动。笔者因势利导:这就是“善心”,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善良的想法。转化成行为就是“善行”。“日行一善”就是每天都从心底里具有善念,做善行,做好事。学生马上就明白了:首先有善念才有善行;心中存善心,时时刻刻都做善事,形成自觉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了。

“思想决定行动。”我们教育学生“日行一善”,得先让善心扎根心中,学生明白心中向善,才能行善。用故事引导学生明白道理,结合生活和身边的事例,学生的认同感才强烈,才会接受这种教育,心存善念。加上老师、同学、身边的人都认同这种善念,这种做法,也就等于强化了善念,使善心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善心的渗透教育使我们班的学生思想很纯良,能自觉遵守纪律,文明有礼,得到学校领导和任课老师的喜爱和肯定。

二、让善心成长

善心存在心中,思想品德端正纯良,更多体现在日常行为上。“善良之举,需要人人拥有。”笔者把“日行一善”的行为准则《班级日常行为文明公约》的制定交给全班同学在班会课上共同制定。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最终表决通过《文明班级公约》,其中,文明有礼、守纪自律、乐于助人、“日行一善”成为主旋律。每周评选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做“每周之星”,作为学习的榜样,既表扬他的“善行”,又让全体同学有学习的目标,以实际行动体现“日行一善”。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孝亲之星”“礼貌之星”“勤奋之星”“助人之星”“劳动之星”“关爱之星”“环保之星”“分享之星”“友善之星”“微笑之星”等等。通过这些激励的推动,同学们的善心成长起来,“日行一善”随处可见:早晨,校门前看见值日老师,立正敬个礼,微笑打招呼“老师好”;看见同学亲切地说“早上好”;路上看见落叶、纸屑,弯弯腰把它放进垃圾桶;上下楼梯靠边走,遇见老师打招呼“老师好”;遇见同学相互礼让;课间活动,轻声慢步;玩游戏,踢毽子谦恭礼让,不伤和气;同学有困难主动帮忙,“不客气”;无意碰着,赶忙说声“对不起”回礼一声“没关系啦”友善又暖心。放学下大雨,“你没带雨伞啊?我们一起撑伞出去吧”“哥们,我送你一程”。

“日行一善”使学生日常行为文明有礼,友善和睦,使班级的精神风貌有了朝气。同学们学会与人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忍让,将心比心,这说明善心已经在同学们的心中成长起来了。

三、让善心绽放

“日行一善”的教育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日行一善”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日行一善”的根本是端正思想观念,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坚持参与“日行一善”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做善事的过程心灵得到荡涤,思想得到升华,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爱”走向“大爱”。一人的善行会逐步影响他人行善,持续地传播正能量循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文明。

学校和家庭合力,坚持“日行一善”能够教育学生辨别善与恶,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行一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高度统一,“日行一善”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方式。

每个学期,学校除了召开家长会,还会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如:《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穷养、富养,不如教养》《母亲如何培养优秀孩子》《言传不如身教》等专题讲座,对家长们来说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家长们听完讲座都说获益良多,知道原来家庭教育是那么重要,不像自己小时候兄弟姐妹多,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教,特别是生活在农村,学好学坏靠自己。现在,开完家长会,听了老师和专家的家庭教育方法,知道教育孩子“日行一善”,从家庭教育,从父母的言传身教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孩子学好了比什么都好,孩子懂得孝顺、有礼貌、勤奋好学、有上进心就是好孩子了。家长们对老师“日行一善”的教育都很支持和配合。如:2015年,番禺市桥有一所小学的一位学生身患重病,需要做手术,家里生活困难,无法交付几十万的手术费。学校发动学生进行“日行一善”爱心捐款。我们班的同学都踊跃募捐,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利是钱全捐了,有的同学甚至发动爷爷、奶奶等亲戚朋友捐款。家长的“行善”举动深深地影响了孩子,孩子心中就明确“日行一善”多么高尚、多么值得去坚持。

“日行一善”开展以来,我们班的新型班风逐步形成:文明有礼、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勤奋向上、积极进取。“日行一善”每天自觉做好课室的保洁、清洁工作;帮助低年级的班级出好墙报;“行善日”打扫校门前一条街、清洁沙二公园;班级代表慰问沙二村的“五保户”;关心番禺福利院的小同学,跟他们做朋友,玩游戏;捐献盆栽美化教室;不产生废纸,垃圾分类放;上下楼梯轻声慢步懂礼让;爱阅读,好书乐分享;家务劳动天天做;公共场所懂文明讲卫生;别人有困难主动给予帮助。同学们都热爱这个文明友爱的班集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日行一善”的教育构建了我们的班级的崭新风貌,塑造了良好的班风,形成了自觉行善,乐于行善的班级氛围。“日行一善”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架起一座宏伟的桥梁。

“日行一善”让善良之花处处开放,让文明之树枝繁叶茂,让生活更加温暖,世界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家庭教育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智能家居中的居民日常行为识别综述
基于动机理论的广西在校高职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研究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