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对策探析

2016-05-14杨嘉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途径德育价值

杨嘉丽

【摘 要】小学德育应该贯穿于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开发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对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小学德育的现状,从树立正确的德育校本资源开发观、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生活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资源;德育;途径;价值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小学德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以课本课程为核心,开发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对丰富小学德育资源、拓宽小学德育教学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中“校本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品德是人的灵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品格,校本资源在对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德育的开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校本资源是小学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而“设计”的,以这些校本资源作为德育的载体,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其次,校本资源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体验空间,学校开展的各种竞技活动、文化科目比赛等等都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赶超,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最后,校本资源实现了德育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将学校德育与课程教学、校园活动进行融合,改变了传统的结果评价定论的不足,将德育教育的评价重点放在过程评价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感悟、体验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不足、关注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或者引导,从而促进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策略

小学德育应该贯穿于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与各个学科的课程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促进小学德育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应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校本资源开发观

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学校”为依托,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校本德育资源开发观,才能够将小学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以“分数高低”论成败的教育模式,将“育人”放在小学义务教育的首位。

首先,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小学德育是对孩子们“情、知、行、意”的全方位培养,不仅要改变小学生对道德、品德的认知方式,更重要的要培养孩子们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比如,在美术、体育、音乐等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其次,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好的光荣传统必须要传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传递这些美德。小学生对道德认知方式更多的是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的,通过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人的行为习惯来促进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道德内化能力的发展。因此,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时代的变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校园教育、小学生的成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学科教学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最后,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受到知识面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观察事物、解释世界的角度、方式、思维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选择的内容、教育的方式必须要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教与学”的结合。事实上,小学德育由“外化于行”向“内化于心”转变目标的实现,关键就是要确保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

(二)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

首先,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关键是要与学科教育结合在一起,将课堂教学与校内活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科目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区分对与错,对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校本资源的开发、选择既要与学科教育内容相一致,而且还要注重德育教育的个性化、共性化,这样开发出的德育资源才更加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在小学阶段现有的学科中,语文无疑是实施德育的最好载体,比如《梅兰芳练功》、《爱迪生孵小鸡》等等可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畏艰难、什么是坚忍不拔,《勤读》、《推敲》等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勤奋学习、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等等,通过学习一些革命先辈奋斗的故事,让学生感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另外,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与音乐、体育等课程进行结合,比如,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励志类体育竞技故事,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讲解一些革命歌曲的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将德育与课程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小学生德育要与体育、智育、美育等相结合,否则,如果脱离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那么小学生德育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其次,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校园活动结合在一起。小学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与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同步进行,让孩子们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可以开展“古诗大赛”,让学生在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过程中,了解古诗中所歌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通过举办“风景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变化。小学生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不能拘泥于形式,必须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将德育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结合在一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生活化”

首先,德育校本资源生活化开发要回归现实、回归生活。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功利主义几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对小学生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培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破除小学生德育的“瓶颈”,小学生德育就必须要回归现实、回归生活,这就要求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必须要实现“生活化”,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资源开发体系、德育教育模式,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去,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双赢”。德育校本资源“生活化”是学校的职责,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对的,从而将德育辐射到小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去,从家长那里接受反馈,建立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体系。

其次,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生活化要实现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融合。小学生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生活化”,还要求学校、教师将德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突破学校“围墙”的限制,充分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宽校本资源开发的空间,丰富德育的内容,比如,可以让学生实地调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亲身感受、体验道路、公共设施、商业以及娱乐设施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描述在他们心中家乡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教师再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小学生知道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需要他们的努力,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

小学生德育是一项持续、复杂、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参与,结合小学生德育的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教育体系,才能够为学校德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载体、丰富德育的资源,促进小学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张诗亚.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2]王晓燕.北京市小学生责任感状况调查[J].中国德育,2014(13).

猜你喜欢

途径德育价值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