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充满快乐、幸福的小学课堂

2016-05-14刘燕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幸福快乐

刘燕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小学生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构建充满快乐的和谐课堂,对于提高小学教学成果,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给小学生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小学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入手,提出快乐幸福的课堂的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的有效对策,旨在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堂 快乐 幸福 对策

小学是打基础、养习惯的重要阶段,是整个人生学习的重要开端。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乐观向上心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学生、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快乐幸福课堂的构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构建,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一、构建充满快乐与幸福的小学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课程已从传统的数学、语文逐渐增加了英语、科学等科目。这些课程内容有的比较有趣,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主动性,但有些科目十分枯燥,需要小学生多下功夫,勤学多思,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思考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加之小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课堂十分难以把控,极易影响教师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但是,良好的课堂气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勾起小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跟着老师思路走,主动思考的前提。因此,要积极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这才是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思考能力,扩大其课堂学习的广度和加深课堂学习深度的重要保证。同时,在这样充满快乐和幸福的轻松氛围下,也是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有效保证。

二、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的具体要求

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是小学课堂的最佳状态,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努力方向,也是给小学生留下美好童年回忆的重要环节。但构建充满快乐和幸福的小学课堂谈何容易,想达到这一效果需要努力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以有序的课堂秩序为基础。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小学课堂的首要要求,是确保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混乱,不遵守课堂纪律和课堂秩序,就难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难以“跟着老师思路走”,更难以实现与教师的互动。这样就不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播,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长此以往,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效果也不会达到。因此,构建充满快乐与幸福的小学课堂秩序是关键,是基础。

二是讲究平等与尊重。教师要讲究与学生的平等地位,真正将学生视为朋友,尊重学生的尊严,即便是对不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对他们更多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应该压迫学生。要积极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同样,学生也必须尊重教师,遵守课堂纪律,妥善向教师提出意见建议,配合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快乐和谐的氛围。自古教育家孔子就在《论语》一书中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学习本该是一件令人快乐和高兴的事情。但古语也提到“学海无涯苦作舟”,说明学习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对于小学生而言,玩始终是他们人生的主旋律,任何孩子都很难塌下心来从事“苦差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想方设法让爱玩的孩子能够爱上学习。这就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给学生带来参与、习得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自我,获得指示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从而使学习这个“苦差事“变得有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承担好主导者的作用,把自己的积极向上、快乐幸福传递给学生,以情动人,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良好状态。

三、构建快乐幸福课堂的有效对策

一是积极转变传统观念,以服务的心态带给学生快乐和幸福。传统认为师生是从属关系,但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服务员。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学习不好不是学生笨,而是自己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这就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多给学生鼓励和赞扬,努力带给学生精神上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并通过获得教师的认可、肯定而收获快乐感和幸福感。

二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学会扮演学生的角色,通过在课堂上故意犯错误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感。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故意犯错误,这些错误是在教师制定教案时设想出来的,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教师的错误,指出错误的学生还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教师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印象;另一方面,也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不会在课堂上产生对教师的畏惧感,能够比较放松地学习知识,快乐的收获知识。

三是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热爱学习,显而易见,填鸭式的机械灌输很难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可,照本宣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划分多个学习小组,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成员综合表现等评分,优胜者获得学习之星小红旗。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们为了本组的荣誉,就会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跟着老师思路回答问题、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看法。有效的互动方式离不开教师巧妙地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体会或感受此情此景。也需要教师不断设疑激趣,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目标有效衔接,使学生突破理解障碍,能够举一反三,达到学习的高潮,从而获得自我突破的快乐。

四是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能让晦涩难懂的理论更加直观、形象,能让学生难以想象的内容通过动画演示、视频展示等方式生动再现,更能刺激学生大脑,使其处于兴奋状态,轻松快乐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白板展示设备,做足课前准备工作,提前为学生搜集有益的资料,精心编撰后形成生动有趣的课件,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获得知识,弥补语言和板书的不足,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就能让学生兴趣得到激发,在兴趣的指引下幸福快乐地开展各科学习,不至于产生厌学情绪。

四、结束语

总之,构建快乐幸福的小学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一定要多措并举,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导之以情,让学生肯学;激之以趣,让学生爱学;晓之以理,让学生主动学;授之以法,让学生乐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快乐幸福的课堂环境,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展开,才能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慧霞.探讨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教学实践,2014,(08):73.

[2]刘翠.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和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88.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幸福快乐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