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

2016-05-14薛之兵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薛之兵

摘 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课堂的有效性,注重学生上课的效率,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纽带,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数学很关键。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最高,使学生都喜欢数学课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教师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呢?下面从四个方面做简单介绍。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决定自己要学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求学生学什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充分注重学生地位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意识地学习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老师在讲授有理数的时候,涉及很多概念包括“有理数、无理数、相反数、正数、负数”等,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这几种数有没有区别,有没有联系,然后在学生自己预习完毕之后把自己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在老师正式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启示,这样学生的思维开发了,自主学习也就更容易一些了。

二、采取分小组学习的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遇到疑难点时,老师就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记忆的形式把这个问题记住,这样的课堂氛围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例如:在讲解“整式的加减”时,学生在小学就学习过四则运算,所以对于整式的加减学习起来并没有那么大的难度,只需要老师稍微点拨,看看加减的规则就可以,所以这部分内容,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让每个小组发言,看看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种解法。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探讨学会的解题方法一定比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解题方法更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且现在时代发展很快,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种近几年流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技术很感兴趣,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能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老师在讲解“认识图形”的时候,传统教学是老师拿着一个图形在黑板上平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那么,这个时候多媒体技术正好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完整地表现图形是如何平移和旋转的,旋转之后与之前的对比图也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来,所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既完整地表现了知识点,又吸引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四、课堂上可以举办一些抢答赛来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环境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老师在课堂上针对要讲解的问题可以采取抢答赛的形式,对答得最快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争强好胜的年纪,老师采取这种形式既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的氛围也变得特别活跃,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手段,值得老师借鉴。

例如:老师在讲解“提取公因式”的时候,在学生学完之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式子“5xy+2xyz+3x2y”,求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看看哪位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写出“5xy+2xyz+3x2y=xy(5+z+3x)”,从而准确地得出xy是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这种抢答赛的方法既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能活跃教学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初中数学的课堂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效率更好也成为初中数学老师研究的课题。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的初中数学老师能够做到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多想一想究竟这节课准备教什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最有效果,怎样检测学生的效率,那么,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王元强.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J].吉林教育,2010(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