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用爱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研究

2016-05-09潘晓薇

成才之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引领关爱成才

潘晓薇

摘 要: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对学生充满热爱。有效的教育来自师生间的真心之爱,蕴含在为彼此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只要教师用心爱,有心爱,用爱表达对学生的期待,就能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班主任;关爱;引领;成才

中图分类号:G4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08-01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让学生在真爱幸福中自由成长,让“真爱”成为点化和润泽孩子生命的栖居地。又是一个教师节,早上刚踏入教室,就迎来了孩子声声温暖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早。”“老师好,这花送给你。”“老师,这是我做的贺卡,送给你。”我忙不迭地应声……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触到了那一个个最温柔的场景。

一、真爱——在争吵中感悟

“老师,D和H又吵起来了。”正想站起身来好好地教育一番,脑中突然反射出这样一段话:让孩子在“争吵打斗”中学习感悟真爱吧!一想也对,让他们去自己解决吧。然后又坐了下来,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丁零零”上课铃声在此时此刻适时地响起,下课时,有意识地观察了一下,他们竟又似好朋友般在一起玩了。想想也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彼此之间的争吵打斗是他们在自己的“小社会群体”中学习与人交往、学习如何做人、学习爱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遇事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认同和接纳他人的意见。所以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解产生矛盾、争吵甚至打斗,但孩子的这些争吵打斗刚一结束就会很快高兴地一起玩耍,彼此之间的友谊也正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逐步建立起来了,渐渐能感悟出应该怎样真正地去理解他人,爱他人。作为老师如果不问缘由,随意加以斥责,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也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学会理解真爱的机会。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以儿童教育儿童,以儿童感化儿童”的思想,就是要让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互相教育、互相影响、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具有真爱的人。

二、真爱——在挫折中锤炼

“老师,我把这些杂志都发下去吧?”“老师,你跑步累吗?我想帮你敲敲背。”……一连串的话题,来自那个瘦瘦小小,却又一头机灵的小鬼——F。这是本学期迎来的一名插班生,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大扫除时,他双手紧握抹布,两眼紧盯墙面,小心翼翼、竭尽全力、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擦着、擦着……通过观察,心底不由地喜欢上了这个貌不惊人的小男孩。有一天谈心,他说妈妈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现在跟着爸爸还有一个新妈妈在一起生活。一阵难过,想不到这个看似快乐的小男孩这么年幼就经历了生死离别的考验,但他的脸上看不出忧伤,让人不由惊异于他的热爱。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在遭遇巨变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许就是怨天尤人。而一个历经磨难的孩子仍然能够保持如此乐观的心境,这份特殊的愉悦也会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是呀,只有学会热爱,才能为他人开一朵花。教师在关心、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在被学生的心灵所呼唤,也在被学生的爱所感动。

三、真爱——在鼓励中升温

作为老师,每天都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你的对话温度如何,火候如何,都直接关系孩子的内心感受。班上新近转来了一个外地学生,因为言语不通的缘故,他在班中是个明显独立的a个体,学习上缺乏自信。我暗下决心:不能放弃他,我要让这个孩子重建自信,找到自我。之后每天到校后,我都注重指导他和同学交往,课堂上,帮助他完成作业,让他慢慢走出封闭,逐渐和同学正常交往。因为创建绿色校园的需要,班级号召学生带盆花美化校园,他也带来一盆开着紫色小花的花盆,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一次语文课刚下,他疾步冲出教室,奔向花盆,先是柔柔地抚摸,轻轻地吸嗅,仿佛一不小心就会弄碎似的,而后又奔回教室,从桌膛里拿起一个灌了水的瓶子,小心地对着那盆花浇着。我心生好奇,便走过去,发现那小瓶的盖头被很小心地凿了几个小洞,那水沿着小洞轻轻缓缓地洒下来:“你在浇花啊,每天都浇是吧,难怪你的那盆旺盛得与众不同呢!其他的花可是羡慕万分呢,你也照顾一下他们吧。”他听着,使劲点头。那以后,每到下课,都会看到他细心浇花的身影。一个良师,不但要爱优秀的学生,更要爱有缺陷的学生,爱学生不够完美的地方,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感觉得到这种爱的真诚。有效的教育来自对孩子时时处处的真心之爱,只有爱在经意间,才能真正从内心唤醒孩子的自我上进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爱的拥有者、传递者和播撒者。千万不要否定孩子的每一个愿望,永远不要否定孩子的下一个希望。也许,他们的成功就在“下一次”,只要我们永远对他们用心地爱,有心地爱,用爱表达对他们的永远期待,那么,他们的成长成才就肯定在这充满真爱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常作印.享受班主任的专业幸福[J].班主任,2016(01).

[2]吴以用.班主任工作的艺术谈点滴[J].班主任之友,2015(03).

[3]李定超.学生自主管理开拓一片蓝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6).

猜你喜欢

引领关爱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