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语境关注语用激发情感
——由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英语词汇课引发的思考

2016-05-08杨柳慧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8期
关键词:句型语境词汇

杨柳慧

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诸暨市“明日名师·Jane”小学英语工作室的新教材新教学研讨活动,聆听了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课并分享了课后评议,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必须依托语境展开词汇教学,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心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与发展的快乐。

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修订版PEP六(上)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Part A Let’s learn。这是一节词汇教学课,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与分析如下:

一、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就成了关键。

【教师A教学片断1】

教师A通过在黑板上画图呈现盒子和球的位置关系,复习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near,next to,并以旧带新引出“in front of”。

【教师B教学片断1】

教师B以歌曲“Where is Mr.Monkey?”导入:

Where is Mr.Monkey?Where is Mr.Monkey?Is he next to the box?Is he in front of the box?Is he behind the box?Where is Mr.Monkey?Is he under the box?Is he on the box?Is he in the box?Yes,I am.Where is Mr.Monkey?

滑稽可爱的Mr.Monkey和简单易学的曲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起了他们对方位介词的记忆。

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编排再次复习方位介词(如图1),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为新课的语言知识建构做好铺垫。

(图 1)

【对比分析】

教师A的导入环节虽然也是帮助学生以旧带新,但是导入方式较枯燥,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并不高。而教师B的导入环节不仅轻松活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根据座位编排复习和新授词汇,可谓是就近取材,创设了生活化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和理解语言。

二、依托语境展开词汇教学,在语境中呈现和运用词汇,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A教学片断2】

1.教师通过出示相关图片教学词汇:hospital,post office,cinema,bookstore,science museum。

2.运用琅琅上口的Chant操练词汇:

Go to the post office.Send a card.

Go to the cinema.See a film.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Have a look.

Go to the bookstore.Buy a book.

Go to the hospital.See a doctor.

3.然后进入教材文本,呈现 Part A Let’s learn 板块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并运用句型“Where is the...?It’s...”交流场所的方位。教师先从单词和词组入手,再过渡到句型的教学,从简到难,易于学生接受。

【教师B教学片断2】

1.教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运用教材提供的语境展开词汇教学。

T:Let’smeetournew friend.He’s a robot.His name is Robin.Whereishe?Can you guess?教师抛给学生一个开放性问题,因此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S1:He’s in the park.

S2: He’s in the post office.

S3:He’s in the museum shop.

...

最后教师出示science museum的图片,揭示答案:He’s in the science museum.可谓是独具匠心。一个简单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复习了已学的地点类名词,而且自然引入新授词汇science museum,并让学生运用自然拼读法试读,再通过听录音纠正。

紧接着教师呈现Part A Let’s learn板块的插图(如图2),引导学生围绕图片谈论,自然导入“问路”话题,并在情境中教学sciencemuseum,cinema,hospital等名词,以及方位介词。

(图 2)

由于bookstore和 post office两个单词难度不大,于是教师就故意在图片上遮住这两个地点(如图2),请学生思考:在迷路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如购买地图、手机查询、给父母打电话、求助于警察等。接着教师介绍Robin的导航功能,请学生两人一组,分别表演Robin和迷路人创编对话。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词汇,并培养学生在迷路时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

2.听音并模仿(Listen and imitate)

教师不断地播放单词录音,让学生一遍遍地模仿原汁原味的读音。

3.听并补全Chant(Listen and finish the chant)

教师B和教师A一样,都设计了一个Chant,但与教师A不同的是,教师B把Chant中的地点名称和方位名词挖空,请学生认真听并补全Chant,更高效地运用Chant来巩固词汇。

4.Guessinggame(What place is it?)

通过闪现与新学词汇相关的图片,如信、信箱、字典、爆米花、针筒等(如图3),猜测相应的地点。这个环节既能有效再现所学词汇,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图 3)

【对比分析】

教师A设计的词汇教学脱离语境,单词管单词教,句子管句子学。这是传统的词汇教学的弊端,教师往往孤立地呈现词汇,忽视其使用的语境,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词汇,而不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教师B设计的词汇教学依托教材提供的语境,使学生整体感知、体验并内化语言,从单词到重点句型整体推进,词不离句,句不离境。《小学英语教参》指出,词汇意义受社会文化环境、言语情境的影响,要确定词义和用法,必须有具体的语境。

同时教师B还根据词汇的难易程度,分层教学突出重点。如对于bookstore和post office这两个较简单词汇的处理,教师适时地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请学生大胆地根据自然拼读法试读,并听音纠正,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遍遍领读、学生机械跟读的现象。

三、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教师A教学片断3】

教师请学生运用句型“There is...”谈论我们所处的城市,接着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更美、更好的城市(如图4),把地点名词填写在设计图中,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词汇。

(图 4)

【教师B教学片断3】

1.教师B请学生根据城市地图,运用句型“There is a/an...Where is the...?”创编对话。

2.设计心中理想的家乡(如图5)。和教师A一样,也是把地点名词填写在设计图中;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并谈论自己设计的内容。如:

This is my hometown.There is a...near my home.It’s next to/near/...the...The...is/next to/...the...Welcome to my hometown.

(图 5)

【分析】

两位教师的构思有相似之处,但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两位教师上课的地点是一个小乡镇,镇上的孩子对于城市不是很熟悉,教师A请学生谈论他们所处的城市,未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教师B请学生设计心中理想的家乡,他们一下子来了劲,尤其是当教师提及KFC,cinema,park时,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因为镇上没有这些设施,他们热切期盼能有这些受他们欢迎的场所。因此,教师B语用环节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语言学习的真实感和趣味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通过聆听本次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笔者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1.依托语境展开词汇教学,使语言学习更有效。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中主张,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程晓堂,2009)。因此,教师应利用语境和语篇去教词汇,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所学词汇的语用功能。

2.提供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词汇语用活动。

语言运用是词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缺乏语用环节,学生即使暂时记住了单词,由于没有运用,得不到内化巩固,也无法真正掌握单词。如B教师请学生设计心中理想的家乡,不仅“使学生复习和强化了所学知识,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积极参与,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黄茜,2014),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做事情的能力。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把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会在主题体验中,更容易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胡庆芳)。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猜你喜欢

句型语境词汇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典型句型大聚会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跟踪导练(三)2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