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

2016-05-07李庆红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PDCA循环应用分析

李庆红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应用于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131例产妇按照分娩时间为2015年4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66例初产妇(对照组)与2015年7月-9月持续质量改进后分娩的65例初产妇(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三度裂伤率以及新生儿产伤率。结果:两组会阴三度裂伤率、新生儿产伤率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33.84%)明显低于对照组(54.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服务理念、助产技术等干预可大大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而且会阴三度裂伤率、新生儿产伤发生率等也不会增加,这样更有利于确保产妇的人身健康安全。

【关键词】会阴侧切率;PDCA循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47-02

自然分娩是每个女性的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一种女性本能,任何的人为干预都是有风险的,会阴侧切会对产妇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创伤,会阴侧切相对会阴自然裂伤来说,出血多、疼痛剧、愈合较慢且感染率高,对产妇的盆底肌群损伤较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会阴侧切率应在20%左右,最好能控制在5%,但近年来,我国会阴侧切率居高不下,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分娩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会阴裂伤、新生儿产伤等情况[1]。目前,国外很多实践研究表明[2],会阴切开术更容易损伤会阴,使产妇产后出现更多切口难以愈合、产后疼痛等诸多问题。为了尽可能降低会阴侧切率,非常有必要加强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31例产妇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以及PDCA循环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入选对象均选自2015年4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66例初产妇(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成立了质量改进小组(QC小组)降低会阴侧切率,经过不断的持续质量改进后,与2015年7月-9月持续质量改进后分娩的65例初产妇(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进行比较,实验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26.2±2.1)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7周,平均(38.1±1.4)周。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7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26.1±2.3)岁;孕周最长41周,最短38周,平均(38.2±1.2)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各方面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2015年7月1日召开QC小组成立及协调会分析2015年4-6月在我院分娩的66例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原因如下:1、母体因素:如会阴条件差、胎儿过大。2、胎儿因素:头位难产。3、妊娠期因素:高危妊娠。4、产程进展如胎儿宫内窘迫、产妇进入第二产程、监测胎心率小于110次/分或大于170次/分、羊水II度污染、胎先露下降S-1、为减小外侧阻力尽快结束分娩。5、环境因素:为搞活经济,增加科室收入。6、传统观念:可预防会阴严重裂伤及产后盆底肌肉松弛。7、技术条件:助产技术不熟练,怕出医疗事故。

根据以上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如下:1、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利用各种综合方法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严格控制侧切,采用不侧切、无保护等综合方法严格控制阴道侧切促进了自然分娩,促进孕产妇产后恢复。2、加强助产人员的培训,提高助产质量,每月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改变传统助产理念,如何评估会阴条件,并现场组织接生操作演练和观看视频资料,从而达到提高助产技术的目的,助产士观察产程过程中,待产妇产道充分扩张后采用不侧切、无会阴保护的技术手段,用爱心加耐心去呵护产妇,使胎头缓缓滑出产道。3、加强对新助产人员的传、帮、带教育,帮助她们尽快掌握接生技能,并设定每月接生数量,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这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关键。4、设立初产妇会阴侧切登记制度,要求每人登记侧切原因,并于分娩小组记录会阴侧切原因,在行会阴侧切前须经两人共同评估后决定,以此来约束滥用会阴侧切者,每月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将会阴侧切率判入助产质量评价指标范畴,实施责任制。

执行情况:1、科室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流程操作规范。2、科室进行会阴无侧切无保护的接生方法培训。3、对新助产人员有计划地带教。4:在行会阴侧切前两名助产士共同评估后决定是否会阴侧切。5:科室产房新增两名助产士,解决产房人员不足的问题。6:科室人员在外学习,引进了会阴无侧切无保护的操作技术提高技术水平。7:门诊开展孕妇控制体重宣教,有计划讲座宣教。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三度裂伤率以及新生儿产伤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10.0,采用X2检验两组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两组计量数据,P<0.05说明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两组会阴三度裂伤率、新生儿产伤率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产妇会阴侧切率(33.84%)明显低于对照组(54.5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

3.讨 论

PDCA 循环也被称为戴明环,其中P、D、C、A分别代表计划(尽可能降低会阴侧切率,进行会阴无保护接产)、执行(根据计划内容实际执行)、检查(月底制作报表,对计划执行结果进行总结,找出会阴侧切问题,总结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行动改进(总结每个月检查结果,肯定成功的经验,适当进行推广),这种理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戴明博士(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会阴无保护接产主要是不需要保护会阴,胎头娩出的过程中可以均匀分布阴道压力,不会产生外界阻力避免导致会阴裂伤。等到胎头披露一直到会阴联合紧张的时候合理控制胎头分娩速度,完全娩出胎头后快速将口鼻黏液挤出来,再等下次宫缩,这种技术可大大减轻分娩过程中的创伤。会阴切开术主要是扩大阴道出口的一种手术方式,为了提高分娩质量,一定要加强助产士的技术培训,科室每个月都应该组织助产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助产质量。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20.7%,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3];虽然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会阴侧切率应在20%左右还有距离,但通过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不仅降低了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同时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经过PDCA循环后制定了下一步改进措施:1、在门诊开展妊娠妇女的相关孕期营养知识,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定期举办讲座,尽量减少肥胖孕妇发生,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会阴侧切率;2、分娩前和产程中加强与产妇沟通与配合,与产妇进行有效地交流取得产妇配合,要求对产妇要耐心,向她们介绍分娩过程,使其对分娩有信心于第二产程与医护人员配合从而降低会阴侧切率;3、科室质控小组加强质量监督,强化科室质控理念;4、开展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相信经过不断地质量持续改进,会阴侧切率会逐渐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20%左右,甚至更低。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姜梅. 实用产科护理及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95.

[2]杜菊娣. 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 4) : 374.

[3]刘永鑫. PDCA 循环在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96-97.

猜你喜欢

PDCA循环应用分析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