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言变异之网络缩略语

2016-05-06黄梦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缩略语网络

摘 要:网络世界风云变幻,既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也是诸多新词语的发源地。从语言变异的微观层面看,网络世界的语言变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而网络缩略语的变迁正体现了语言变异现象之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变化,因此我们在探寻这类语言变异现象来源的同时,还应注意了解其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以及如何对这些现象加以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网络;缩略语;语言变异;社会心理

作者简介:黄梦媛,女,汉族,199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2013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从“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牌系统)、“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VIP”(Very Important People贵宾)、“MV”(Music Video音乐录影带)到“3Q”(Thank you谢谢)、“m2”(me too我也是)、“OMG”(oh my god我的天啊)、“IC”(I see我知道了),到“GG”(哥哥)、“BH”(彪悍)、“BS”(鄙视)、“886”(拜拜咯),再到“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略)、“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的缩略)、“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缩略),网络缩略语的迅速变迁很好地诠释了网络世界的瞬息万变,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些网络新词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网络新词语呢?

一、网络缩略语产生的来源

拉波夫的语言变异观认为,现实的语言是变化的语言,并且所有的语言变化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也就是说,社会内在动力推动语言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语言变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动态系统的逐渐的缓慢地变化,即进行中的变化。网络缩略语的几度变化,正从侧面反映了语言系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动态系统,而它之所以会有以上的变化过程,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变化推动了语言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所使用的网络语言上。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网络缩略语是怎样产生的。

(一)“英语热”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大规模引进外来语的学习时期,此时的网络缩略语大多为英语缩略词,且较多产自海外,直接作为外来语被引进中国,在网络中更多地运用于实际工作或是专业领域中,较少流行于大众生活的日常会话,如“Doc”(doctor医生、博士)、“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或序列号、账号)、“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等等,一般出现在涉外场合和一些知识阶层的交流中,几乎只属于“精英”阶层的语言;二是大量改造、甚至恶搞英语的再创造时期,这个时期的网络缩略词虽多源于英语等外来语,但很明显这些缩略词已融入中国元素,或是仿照英语缩略词而进行缩短省略,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接受,从而更广泛地运用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如“T恤”(T-shirt汗衫或衬衫)、“GF”(girl friend女朋友)等等。而在网络上更有各种由网友自行编改并流传开来的谐音式英语,即借与单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母、数字、汉字而取代单词的位置所构成不伦不类的英语,如“CU”(See you再见)、“F2F”(face to face面对面)等等,这类“复合式”英语因其读音相近、外观新颖而受到众多追求新奇的网友的喜爱,只是这类词语、短句毕竟没有内蕴可以支撑,更没有规律可循,因而也只能在网友们贪图一时新鲜之后渐渐被遗忘脑后。

(二)“中体西用”阶段

这一阶段网络上流行一种看上去类似英语缩略词,但实际上是汉语拼音首字母或夹杂英语单词首字母构成的词语,如“LZ”(楼主)、“CJ”(纯洁)、“CD”(迟钝)、“VCD”(Very CD非常迟钝)等等,这类词乍看上去,似是别有深意,但稍加解释之后,不禁令人啼笑皆非,而有的词虽是“旧瓶装新酒”,但也给人别有新意之感。另外,还有詈辞和对他人不满的话常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 “BS”(鄙视)、“SJB”(神经病)、“BC”(白痴)之类,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使用詈辞时向来“尽可能地消磨其粗秽性而使之雅驯化”[1],或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而使用这些中国式字母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汉字词对被批评人的冲击效果。

(三)回归汉语阶段

愈演愈烈的英语狂潮引起中国人自身的反思,在“英语热”渐渐有所冷却的同时,模仿港台腔调和汉语方言的网络缩略语开始悄然流行开来,如“酱紫”(这样子)、“造”(知道)、“宣”(喜欢)、“表”(不要)、“秒”(没有)、“恁”(那么)等,显示出说话人对受话人的亲昵程度以及说话人自身的性格特点。

除此之外,近年来网络上还产生了一种形似成语的网络用语,如“不约而同”(“很久没有人约,而变成了同性恋”的缩写)、“何弃疗”(“为何要放弃治疗”的简称)、“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而拒绝了对方的求爱”的缩略)、“不动然泼”(“不为所动,然后泼了一盆冷水”的缩略)、“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等等,这些“网络成语”由网友自行改动原有成语的含义,或者根据网络上的新闻事件缩略编成,或表嘲讽、或表自嘲、或表附和,总之以最简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含义。

二、网络缩略语发展变化的原因

外力推动。网络是最大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是灵敏度最高的信息传递渠道,所以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映,并迅速传播开来,因此无论是英语流行还是汉语复兴,网络上总会很快诞生与之相应的各类新鲜网络词语,并在网友们的言谈交际中形成一股潮流蔓延开来。如最近兴起的“网络成语”,即是在回归传统的大潮中通过对新闻事件加以提炼而形成的,其中新词语“不动然泼”就是根据某高校男生高调示爱却被女生泼水的新闻生发而来。

内在原因。活跃在网络上的群体是以活泼外向、追求时尚、创新性强的青年人为主,而网络缩略语又具有不同于日常用语的新颖性和陌生化,因此很容易受到多数网友的追捧。网友之间以这些缩略词进行互动,或隐晦嘲讽,或无奈自嘲,或是显示自身俏皮可爱的性格特点,或是展现自己紧随潮流的时尚敏感度,亦或是以别样方式来传递信息。总之,相较于日常用语的平铺直叙,网络缩略语更富生动性、多义性和可变性,在展现自我个性的多彩网络世界更能适应大众的需要。

三、对待网络缩略语的正确态度

复杂多变的网络语言常常令人不知所云,而更为简省的网络缩略语则更降低了语言的明晰性。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是网络语言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网络语言向更为经济的缩略语发展,如上述英语缩略语,由社会约定俗成得以定型,从而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但是,更多的网络缩略语只能“存活”于网络世界,并且更新快、使用周期短,这是由于人们求新求异、崇尚与众不同的社会心理引起的,因为后起的很多网络缩略语常给人“不明觉厉”之感,需要说话人进一步作出解释,这也就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但是,网络缩略语的含义被人们理解之后,其经济性便凸显出来,同时语言的不明晰性也为之形成陌生化效果,进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得以传播。有些权威性的报刊、网站,也开始使用诸如“高大上”之类的网络缩略语。网络缩略语的使用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只是,我们在使用网络缩略语时,还应考虑到语言表达的清楚明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表述不清、甚至有歧义的网络缩略语,以维持语言的严密性和明晰性。

注释:

[1]曹德和.詈辞雅化例说[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1(1).

参考文献:

[1]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J].厦门大学学报,1988(1)

[3]丁崇明.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6).

[4]孙金华,何星.试论拉波夫语言变化观的发展[J].外语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缩略语网络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