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孩子的情绪教育

2016-04-27张美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控情绪心理

张美珠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教育非常重要

情绪是人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情绪可分成健康情绪和不良情绪。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骆伯魏教授等学者对487名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进行测试,检出最突出的是情绪问题。许多孩子缺乏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影响。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斯特说:“不良情绪扼杀了渴望与雄心,摧毁了勇气与斗志,使人丧失了积极的主动性,不良情绪对人的能力的破坏极大。”而良好情绪的取得和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看过影片《美丽人生》的人都为剧中那个用心良苦的父亲所感动,在集中营暗无天日的环境中生存的人的情绪都是极端消极的,可是这个父亲为了孩子性格和情绪的正常发展,想方设法把残酷的监狱生活变成了孩子的游戏场,困境中不忘时时处处关注孩子的情绪,使孩子的情绪始终是积极乐观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良好情绪的取得和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那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骆伯魏教授说:“不良情绪反应,是由于小时经验的结果。所以,在幼儿期来培养不良情绪的调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培养过程称之为情绪教育。”早在十几年前,国家教委就曾召开“愉快教育”经验交流会,并将这些经验作为比较成熟的教学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可见,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情绪教育,只不过那时把它命名为“愉快教育”。

二、情绪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愉快的情绪,是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体内各器官组织系统的功能正常,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科学家波罗戈夫也曾指出:“在战场上,胜利者的伤口愈合比失败者的伤口愈合要快些,这说明愉快的情绪能增强肌体的康复能力。”中医学也认为,怒伤肝而气上,喜伤心而气缓,思伤脾而气结,悲伤肺而气消,恐伤肾而气下,说明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我们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

情绪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常务委员冯志颖教授指出:“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呈现心理亚健康状态,如烦躁、抑郁、恐惧、焦虑、胆怯等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情绪教育,这些不良情绪一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将导致自信心缺失、自卑、自闭、冷漠、孤独、自暴自弃等性格缺陷,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缺陷的心理不健全的人。”如果把孩子的生活比喻成一条清澈的河流,那么,不良情绪就是河水深处涌动的黑暗旋涡。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这旋涡就会形成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的“心理障碍”,最终造成惊人的破坏。

情绪对认知过程也有影响。情绪能促进或阻止人的认知过程,在良好情绪状态下,人的认知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学习效率高。而心情郁闷消极时,则思想维凝阻,反应迟钝,操作迟缓,学习效率低。

三、幼儿期是情绪教育的最佳期

心理学研究证实,由于幼儿情绪内容尚不丰富,情绪表现得尚不稳定,因此,可塑性也最强,所以幼儿期具备情绪教育的最适宜的心理和生理条件,所以,幼儿期最适合进行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策略

情绪教育的操作性强,易于开展,一直以来,我通过对幼儿进行合乎规律的塑造和引导,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及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科学、有效地实施情绪教育,总结如下:

1.学校教育方面

1.教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要让孩子保持良好情绪就需要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孩子的情绪就不愉悦。教师如果表现出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关怀、理解、尊重、支持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使幼儿产生一种被关爱的心理感受,从而情绪愉悦,良好的情绪油然而生。

2.教师要培养孩子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相对较长,学校的环境相对较复杂,促使孩子的情绪会较为波动,不良情绪产生的频率相对会比较高。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首先,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方式、乐观的态度对待事情,使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其次,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教师应给予孩子适当发泄情绪的机会,并引导他们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发泄、缓解和宣泄消极情绪。

3.教师要让孩子对情绪有个正确的认知。可以设计与情绪教育相关的活动,如《情绪变变变》《情绪娃娃》等,让孩子自主体验各种情绪及其正确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寓教于乐地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幼儿认识不良情绪的表现及危害,懂得要适当控制不良情绪。

2.家庭教育方面

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教育:父母的不良情绪常常会影响其子女,父母要重视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带动孩子产生良好的情绪: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习惯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幼儿立刻听从,不给他们留有思考及情绪准备的时机,这样容易引起幼儿的抵触心理,情绪处于消极状态。当孩子情绪不佳时,家长可采用几种方法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哭是解除烦恼和不良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宣泄悲痛、释放不良情绪,但哭闹时间不宜过长;逗笑是转化孩子情绪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做运动也是调节孩子情绪的一种方法,可以带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运动,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总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的有效途径。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调控不良情绪。

【作者单位: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学区后埭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调控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调控困意
心理感受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