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有效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016-04-27王冬元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动力班级策略

王冬元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浪潮中,“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出发,采用可行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能够自主学习,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动力是确保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利用学习目标,不断驱动学生内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各种潜能,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才能。一旦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将会付诸行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跟随教师思维,积极思考,探索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全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动力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一、运用有效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学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不认真学习学科知识。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学生,要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从不同角度入手,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更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认识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学习过程中,天赋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如果说智力是学生的硬件,那么,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便是学生的软件,硬、软件要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电源”的作用,运用有效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效激励策略的原则

在采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时候,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一是: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激励策略具有个性化特点,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二是:关注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班级学生,融入学生群体中,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结合学科内容,采用可行的激励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三是:挖掘学生潜能。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激励策略,以学生为整个教学的中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运用有效激励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语言激励

以语文学科为例,很多课文内容都需要学生背诵,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由于背诵枯燥乏味,已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情。比如,在《赵州桥》一文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向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演示重要的图片,并为图片配上相关的文字,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背诵环节。先以图片为基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写对应的内容,背诵段落内容。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采用适宜的背诵方法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熟练背诵的学生,要多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能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

2.课堂激励、肢体激励

以课文“葡萄是酸的”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借助编排课本剧,合理划分班级学生,使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融入教学中,学习新的课文知识。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小组成员都喜欢的寓言故事,并排演成课本剧,到讲台上进行表演,表演最好的小组将会得到奖励。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班级中平时不爱表现、胆小的学生上台表演,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做一些激励性的动作,让班级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知道作者透过寓言故事想要表达的情感,寓言故事背后的含义。

3.活动激励、文字激励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意识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开展一些有价值的课外活动。以“寻找历史足迹”为例,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该话题有内容可写,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去参观、考察,在作文中,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的感受,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写作情况,在作文结尾处写下一些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会更加努力学习。

4.同伴激励、家庭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不同学科学习情况,划分学习小组。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小组成员要互帮互助,相互激励,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科成绩,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家庭激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家长联系,多沟通、交流,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要多鼓励、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回信心,能够坦然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好每门学科,综合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角色,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激励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以此,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更多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浙江】

猜你喜欢

动力班级策略
班级“四小怪”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不称心的新班级
Passage Four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