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手实践中愉快地学数学

2016-04-27李小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椅子尝试小朋友

李小燕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操作环境,使幼儿在其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课前,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操作的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分类活动,教师安排了能够供幼儿分类操作的环境。主题活动“水果宝宝”中,教师将幼儿涂好色的水果拿到角色区玩“水果超市”的游戏,要求幼儿给水果按一定的特征摆放在“水果超市”里,进行分类操作活动。先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让幼儿意识到材料的多种特征以后,再让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分类,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大小、颜色、名称)变换分类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多,让幼儿从小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为幼儿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我根据幼儿使用的分类方法还设计了分类提示卡,便于能力差的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进行分类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我把幼儿当成合作伙伴,在平等的关系中,幼儿的心理上感受到安全、放松,加上环境上宽松、和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做”和“玩”,显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激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操作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幼儿的动作发展在幼儿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研究得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又促进大脑,让幼儿多动手,可以增进他们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不经幼儿思考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幼儿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幼儿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景,让幼儿进行思考,并通过操作、实验、运用感官进行探索、尝试,获得直接的体验并自己得出答案。

例如:教师可设置“这只小猫想出去玩,谁能告诉小猫从哪个门(教室里有两个门)出去比较近?”于是幼儿尝试运用了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有的用跨步子,有的用笔,有的用绳子,有的用吸管,有用脚掌,有的用手掌等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在后面的自由测量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学习用画图形和数量进行记录。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有一名幼儿发现了:“我用手掌量桌子的边,量了10下,他怎么才8下?”于是我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不一样多呢?”进一步地引导测量同样地方的幼儿将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原因。能力强的幼儿总结出:“大的手就量得少,小的手就量得比较多”“我的吸管比他的笔长”等。从而引导幼儿了解测量单位的怎么来的。

三、在游戏活动的操作中,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娃娃家”的游戏,请客人吃饭,分碗、分汤匙、分蛋糕、分水果等,发展了幼儿一一对应的概念。在教学“比较多少”时,我首先让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我将本班幼儿分成每组人数为4的若干小组,而每组的小椅子却只有3把。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围着小椅子转,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抢着椅子坐,但每次结果总是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我问小朋友:“怎么会有人没椅子坐呢?你发现了什么?”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回答:“我发现人多椅子少。”其他小朋友们也伸出手指头点数后,争着回答,“小椅子有3把,小朋友有4个。”“小朋友比椅子多1”“小椅子比人少1”,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悟出了:“4比3多1,3比4少1。”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样使人数和椅子数一样多呢?”有的幼儿说:“再添上一张椅子”有的说:“去掉一个小朋友”,并根据幼儿想的办法再一次做游戏进行验证、表达:“3添上1是4,4去掉1是3。”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幼儿亲自尝试,得出了一个个正确的结论;幼儿主动的学习,保持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教师要善于抓住适时、适当的指导时机

幼儿的操作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抓住适时、适当的时机,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和操作的热情,指明操作的方向,时刻鼓励,直至尝试的成功。如:在玩跷跷板数字娃娃时,陈颖小朋友在操作时,改变了原来的操作方法,要让两边相加之和相等时,怎么办?陈颖小朋友不停摆弄数字,总算不出来,正想放弃时,我上前提示:除了用心算,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帮助算吗?陈颖小朋友想了一会儿,就到操作区取来了一盒木珠,埋头算了起来。当她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我在一旁及时启发。不一会儿,陈颖小朋友告诉我,她算好了,并用木珠兴致勃勃地把计算过程演示给老师和小朋友看,其结果是完全正确的。可见,孩子在尝试与探索时,老师适时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操作尝试方法,是引导学生愉快、主动地学数学的最佳方法,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大大促进思维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到最佳的方法,并有一定的创新行为,乐意与同伴合作。几年来的数学教育探索,我深深地体会到: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让幼儿更聪明。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区玉带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椅子尝试小朋友
看不见的椅子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离家出走的椅子
找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