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式的教育

2016-04-27李秀斌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顽童纪律心态

李秀斌

对于子女的爱,相信为人父母的你从不会吝啬。各个家庭、各种环境的教育差异,难免会惯坏一些小朋友。在家里,父母辈对小孩的顽皮都是“口是心非的骄纵”——谁能忍心责备:在学校,于是一种特色的被教育群体就产生了,他们就是“顽童”。

这种教育背景,促使教师们针对新教育方针不断改进,反思如何在学前教育环节这一春天式的教育中成功让每一位顽童“改变”,那么应该如何促使他们改变,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用心关注“顽童”

“小朋友们,上课咯,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如何区分高和矮。”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唯独可可小朋友绕着教室跑来跑去,还对周围的孩子说:“来追我啊,来追我啊。”老师上前阻止他的奔跑,他就像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回到座位上,可是,每次课前都有这样的一幕。

耐心多次聊天,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于是让可可做了小纪律委员,每天上课前管理小朋友的秩序,刚开始还有几个小朋友喜欢跟他闹闹,慢慢地适应之后,他每次上课前就会在老师说话前做得很规矩。老师的表扬,家长欣慰的笑容,是他希望得到的关注。

在小小的课堂之上,教师可以让孩子处于比较醒目并带点“含蓄自律”的位置,利用沟通及小小的鼓励提醒他们。通过接触,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及生活小经验策划出趣味性,突出幼儿主体性的教育方案,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二、用正确的心态对待顽皮的孩子

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人们常常赋予他们一些“代号”如:淘气包、捣蛋鬼等,这些词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孩子们常常会做出许多老师头疼、生气的事,因而被讨厌,被否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伤害。所以教师必须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顽皮的孩子。

对于可可的观察,发现其很有带动并影响周围小朋友的能力,所以就鼓励可可来管理班级的小纪律。可可不仅可以表现自己,而且能对课堂的小纪律产生影响。

“当孩子进入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使得他们有惊人的旺盛的精力、探索能力、吸收能力,他们的自我表现、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在教师的眼里,他们是反常规,是叛逆,甚至是不可理解。”一篇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基本概述了顽童的情况。因此顽皮孩子是更需要教师们多一份心,去关心、照顾以及鼓励,才能更加透彻了解孩子的性格,正确引导和培养,以正确的心态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三、认真与家长沟通,双管齐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的教育即使再出众,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根本,因此与家长沟通必不可少,不仅能更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性,还能知道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老师才能更好地制定针对顽皮孩子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著名作家冰心也说过:“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春天式”的教育,融汇前辈们的经验,履行我们的职责,耐心、细心和关心每一个小朋友,让他们快快乐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莆田市秀屿区东峤学区赤岐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顽童纪律心态
A Loving Brother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孔子劝顽童
还是“看掐架”心态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