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几点思考

2016-04-27陈立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师生作业数学

陈立华

作业批改是老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了解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求教学的改革,我们的眼光一直都放在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而作为教学工作环节之一的作业批改我们却未去做太多的思考。为了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我们应该对作业批改做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批改存在的弊端,尤其是全批全改。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既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

小学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一些复杂的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等,忙得教师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因此数学课程改革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素质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教师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只好抄袭作业,教师无奈“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简单符号表示对、错、漏等,学生从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授课的作业力求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精批与粗批相结合。对于一次作业中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出来的题目可以进行粗批,而对较难的或者方法不唯一的题目则要进行精批。

5.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总之,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有多一点的尝试,从而找到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作业批改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 金湖县城南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师生作业数学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我想要自由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