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趣 激思 激情

2016-04-27朱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荷花课文教材

朱敏

一般课堂上教师需要花大量的功夫研究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情境教学能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寓教于乐,让情与趣溢满课堂,使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本文从“激趣点、激思点、动情点”三个方面谈谈追寻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途径。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就是用音乐、图画、声像、动作和语言描绘等给学生展现课文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体。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需要花大量的功夫研究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根据作者的思路、情感的脉络以及语言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设计一系列激趣点、激思点、激情点,去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习上的自悟、自得,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巧用激趣点,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情境教育正是把学习兴趣作为促使儿童发展的第一要素,因而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新课伊始,是兴趣始发点。几句诱发情感的导语,一首悠扬的乐曲、一幅简洁的小画、一段优美的录像……只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与教材渲染同样氛围的,就可以巧妙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为整堂课学习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情感氛围基调。教学环节过渡时,是兴趣分散点。学生易从学习过程中游离出来。创设的情境就要顾及本文前后联系,促使学生既能对前一教学环节的有回顾机会,又能完成注意力的转换和新思路的接通,让学生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求知态势。教学结尾处,是兴趣消失点。如果老师一如既往,平平淡淡总结全文,这样会淡化整堂课的气氛。因而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激趣情境,把它有序贯穿教学始终。它就会像一盏明亮的灯,去照亮学生的思维火花,把课堂特有的气氛浓浓地罩在它的光晕下,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兴趣,发展学习兴趣。做到全方位最大限度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荷花》一文,开课用听汽车鸣叫,闻荷花清香,看荷花录像的“假想旅游”情境,一下就能把学生紧紧吸引住。学生因看到美丽的荷花欢欣,产生浓浓的求知兴趣。在二、三自然段向四自然段过渡时,利用荷花放大图,把学生注意力带到图前,让他们久久凝视这池荷花,也像“我”一样细细观察荷花,再配以舒缓、悠扬的音乐,用启发性的提问开启学生想象之门,让学生保持浓厚的求知兴趣,自然过渡到第四自然段。课文结尾处的教学可创设有一个旅游团要来这个荷花池参观,想请小朋友当导游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复述课文,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二、善用激思点,引导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自悟、自得

激发学生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创造欲望 ,形成强烈的出自内心深处的动机,产生学习自我需要。从而实现学习上的自主、自悟、自得,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激思点。

激思点蕴含在教材内部与学生思维阻塞交错之处。教师在教学时要找准激思点,巧用激疑情境,激起学生疑得、疑透、疑广,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读读、想想、议议、做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主体性充分凸现出来。

如教学《梅花魂》一文,在教学外祖父惜墨梅图内容时,及时出示一幅放大墨梅图,激发学生设疑:“这么一张普通梅花图,外祖父为什么视为珍宝,把它看得比古董还重要?”为什么说“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了吗?”学生们自行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渗透了全文中心,可让学生细读课文后几个自然段。前后联系,想一想、议一议。再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境里。让他们通过朗读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学生便水到渠成悟出了外祖父之所以惜墨梅图,是因为把它看作祖国的象征。老人一颗挚爱祖国之心 ,跃然纸上。学生通过自悟,感受到主人公鲜活的灵魂。

三、激发动情点,升华学生感情

“情”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至课堂教学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

教师的情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火花。因而教师要先融入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实现角色转换。通过自身外露情感感染影响学生,以情激情。如教师范读课文或讲解课文,抑扬顿挫,也会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境界之中。当我在范读《小珊迪》时,配上《小白菜》的音乐,读到小珊迪死前托付弟弟的话,我被小珊迪善良、悲惨命运深深地感动了。我语句读得很轻,声音哽咽,眼里不禁落下泪水。此时我感受到教室出奇的静,有抽噎声。我往台下一望,只见好多的学生脸颊两边挂着泪珠,有的学生眼中含着泪花。由此可见,要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发,关键是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情境,产生真情实感,才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总之,把握好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兴趣为前提,巧用激趣点,创设激趣情境;以培养创造力为关键,思维训练为手段,善用激思点,创设激思、激疑情境;以情感潜能为媒体,激化动情点,创设激情情境的三个激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才能达到情景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宿迁市湖滨新区井头中心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荷花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