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2016-04-21翁倩倪冠男

新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公共艺术文化传承

翁倩 倪冠男

摘 要: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扩大,校园建设规模也逐步加大,校园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阐述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的内涵,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由此提出了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设计方法,最后结合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实例,探求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文化视角;公共艺术;文化传承

校园是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环境为师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更为学生的修身养性提供了环境依据。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境,校园应从既定空间中营造出特定的物质环境,进而营造出沁人心脾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景观更是高校实现其物质实体和精神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反映出校园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生活。因此,构建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已成为广大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可。

1 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的内涵

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表现形式,应具备一定的美感效果,它既应代表着校园发展方向也体现出校园的历史传承。作为校园景观更应该体现出校园的文脉特点,象征着校园文化的价值理念。同时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还应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术能力,不单为师生提供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同时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2 现阶段校园景观设计的不足

2.1 校园景观人文气息不足

随着高校校园规模的扩建,校园面积逐渐加大,在建设过程中只满足了使用功能,忽略了原有老校区文化底蕴的营造,缺乏能够代表高校象征意义的景观,进而表现为缺乏历史的积淀。而现代化的建筑和景观不能够完全体现校园文化,造成校园人文气息不足。

2.2 特色景观表现力不足

目前高校新建校园往往注重建筑规模和造型,忽略了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于景观要素缺乏整体设计,对植物缺乏合理配置,尤其表现为对景观植物和景观小品盲目放置,缺乏美感;也有校园景观进行照搬其他案例,造成视觉上的雷同,缺乏自身特色。

2.3 缺乏与地域文脉的结合

不少新校园在建设之初,为求新立异大兴土木,改变原有地形地势,拆除原有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也缺乏和该地域文化的融合,没有因地制宜的发挥其特长和特点。造成与地域文化的不协调、不相融。

2.4 公共艺术设施缺乏特色

校园内安置的雕塑、小品、公共设施以及导视系统等缺乏特色,往往照搬其他地区的样式和配置方式,尤其是校园主题雕塑没有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只是一味追求造型变化;公共设施等没有完全形成整体,统一性不强,同时忽视其造型对校园文化的影响,随意选择进行放置,忽略其艺术表现力。

3 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设计方法

3.1 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

校园景观设计要与所处地理位置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相结合,景观设计尤其是植物配置要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因此高校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和艺术表现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深度结合,从一些必要的景观要素和公共设施进行表现,如主要楼体、主题雕塑、小品、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等。

3.2 反映高校办学理念特色

任何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办学时间越长,应积累和表现的文化底蕴越浓厚。因此在设计校园景观之初就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的体现,同时又要与时代相结合。通过校园景观的营造体现出不同类型的院校历史特点和人文特点,如理工类的严谨有序,艺术类的自由唯美,文学类的生动流畅,农林类的自然和谐。

3.3 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每一个景观设计项目都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设计时要充分解读使用该区域的主体的特点,对于校园来说,主体是全体师生,因此景观设计要符合全体师生的需求和喜好,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校园文化景观要符合老师们的办公、教学、会议、交流等需求;要符合学生们的学习、沟通、运动、活动等需求。根据两个不同的群体,详细分析他们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为全体师生创造出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

3.4 对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

学校的历史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同时又需要运用景观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比如校园的老建筑、年代久远的树木、历史人物雕塑等。这些景观元素在表现校园文化和历史底蕴具有高度代表性,能够在新扩建校区起到文化传承的良好效果。

3.5 现代景观的呈现

校园景观既要体现历史底蕴,又要呈现出时代感。结合当今社会环境的新思想、新理念,体现学校办学的生气和发展方向。在造景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景观工艺和材料,结合公共设施小品等景观元素来体现,真正表现出高校校园继往开来的崭新面貌。

4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景观设计

4.1 学校概况

学院是结合经管类、工程类、艺术设计类多学科的一所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坐落在沈北新区,东近棋盘山风景区,北邻蒲河风景带,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院在原校址基础上扩建,目前占地面积569.64亩,校址基本呈长方形,地势较平坦,并有部分天然河流。周边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自然韵致,建筑恢宏大气,景观日趋成熟,是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4.2 校园景观设计定位

充分依托校园自然景观及人文环境,充分发掘学院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生态效益和校园文化突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国内一流园林式校园。以展示学院“文脉、绿脉、水脉”三脉为核心,围绕“厚德、崇学、精业”的校训,通过三个层次展示整个园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营造高层次、高品味的校园环境。第一层次是校园图书信息中心前的中轴线和中心广场两侧大片绿地,比较集中地反映学院的办学性质、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校风文脉;第二层次是建筑组团之间的地带。它以周围建筑物为依托,作为校园环境的基本骨架,在整体上与第一层次的绿化构成整个校园的绿化风格和特色;第三层次是建筑间和建筑内庭院,是校园景观的最小单位,讲究个性和特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和呼应主题,如图1。

4.3 校园主要景观设计

4.3.1 中心广场绿地 中心广场是学院的主要景观区,正对学院大门。主题建筑为图书信息中心,景观以规则式布局为主,突出中心“钥匙”雕塑,将其宏伟的气势完美地体现出来,三把钥匙代表我院“金三角”发展模式,象征着学院办学的理念,极具时代特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代意义。植物配置注重整齐规则性,层次清晰,通过直线和曲线相互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我院治学严谨和学术氛围活跃的特点,如图2所示。

4.3.2 学院大门绿地景观 学院大门绿地景观是学院对外的主要窗口,彰显学院绿地景观设计规划主题,同时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以置石作为景观主题,搭配植物,自然式布置,常绿和落叶植物的搭配,景观中置石的设置将我国园林设计手法运用自如,体现出学院深厚的学术氛围,如图3所示。

4.3.3 工艺美术学院教学区 教学区绿地景观从艺术氛围出发,体现设计院系的特点,以折线表示其景观,通过地势变化和草坪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使整个规划区域具有动感和艺术气息。地面旱喷的设计增加了景观韵律,同时考虑到冬季期长的特点,旱喷与地面保持统一水平,增加园区的开阔性。另外,园路与艺术展示墙相结合,也大大增加了艺术氛围。

4.3.4 食堂绿地景观 食堂位于学院北侧,与学生宿舍相近,是学生主要的生活休闲区。绿地景观设计以自然式为主,富于生活气息。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效果丰富多彩,主题雕塑将学院文化深植于景观之中,体现学院育人底蕴,寓教于景,如图4所示。

4.3.5 校园河道绿地景观 校园河道位于中心广场东侧,南北两端各是教学楼,是连接两栋教学楼的重要景观场所,为学院师生课余提供舒适、美观的休闲空间。河道主要分为两部分,以木桥作为分隔,西侧河道较宽,规划为喷泉水湖,配以荷花增加观赏性;东侧河道较窄,尽头通过假山的设置以瀑布展现水体的动态美;北侧一处观赏园区通过多层次的乔灌木配置,营造半封闭的景观空间,为师生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场所;南侧以开敞的空间为主,通过高大的柳树形成林荫,水体和柳树相互掩映,别有一番景趣,其下设置座椅,为师生欣赏美景提供便利设施,如图5所示。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项目(lslgslhl-082);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立项课题项目(Ljgykt-1624)。

作者简介:翁 倩(1981-),女,硕士,讲师,从事环境艺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责任编辑 马迎杰)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公共艺术文化传承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论环艺设计中材料性质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