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及影响

2016-04-18波,张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圣彼得堡影响因素

刘 波,张 磊

(1.湖北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及影响

刘波1,张磊2

(1.湖北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2015年俄罗斯·中国艺术节在圣彼得堡成功举行,这座素以建筑精美而闻名的俄罗斯城市再次聚焦了国人们的目光。经过实地考察该城之后,深入分析圣彼得堡的建筑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宗教建筑、桥梁建筑,进而总结得出:地标性建筑艺术的影响力、老建筑艺术的新生力、建筑艺术的文化传承力、建筑艺术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力。

关键词:圣彼得堡;建筑艺术;影响因素

0引言

圣彼得堡位于波罗地海芬兰湾的涅瓦河入口处,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因沙皇彼得大帝为振兴俄国而兴起修建,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险遭毁灭,前后历经了310多年的岁月洗礼。今年夏天我们有幸走入这座美丽的城市,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

1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

走进圣彼得堡就像走进一座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从艺术风格来看: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折中主义建筑、前苏联时期建筑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从建筑艺术表现形式来看:文学、绘画、园林、雕塑等艺术都被运用到建筑艺术之中。由于俄国人信仰东正教,使圣彼得堡的东正教堂修建华丽,艺术品般的教堂建筑令人流连忘返⑴。又因城市紧临涅瓦河,使得跨河的桥梁众多,这些桥梁建筑虽造型各异,但与主干宽阔的涅瓦河、支流曲折的城市运河,结合得恰到好处。

1.1多样化的建筑艺术风格

圣彼得堡的建筑因受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影响,在建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中以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前苏联时期建筑风格为主要代表。

18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开始学习运用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在其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外观中以偏重理性、注重形式完美、重视结构的清晰和严整。这其中代表性建筑就是1704年在圣彼得堡修建的海军部大厦,大厦正立面两端作了古典主义式的五段划分,中央有12个支柱,两侧有6个支柱。大厦内部通向二楼的楼梯分向两侧,装饰着赫勒克勒斯和雅典娜两位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巨型塑像。此外古典主义建筑还有:米哈伊洛夫斯基宫、亚力山大剧院、列宾美术学院等。

18世纪中叶,巴洛克建筑风格在圣彼得堡也逐渐流行起来。巴洛克建筑崇尚外形自由、动态、华丽、强烈的色彩对比。这时在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建起了冬宫——俄罗斯沙皇的官邸,它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其长方形的宫殿四角建有夸张的突出部,宫殿外墙的每个支柱都配有高大奔放的雕塑,建筑外观以绿色的墙壁与白色的柱子形成极强的色彩对比,整栋建筑充满激情,见图1。此外巴洛克建筑还有:彼得夏宫、叶卡捷琳娜宫等。

19世纪中后期,圣彼得堡建筑艺术具有一种折中主义风格,即建筑没有什么局限和框架,各种风格的建筑装饰成分都得到运用,这其中代表有:亚素墩河银行大厦,波罗夫采夫官邸等。

20世纪主要是前苏联时期的建筑艺术,它主要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斯大林时期的建筑,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其建筑大量采用庄重、宏伟、方正的建筑构造,建筑不高但配有绘画与雕塑,也能与18、19世纪的古建筑搭配融洽。另一个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建筑,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其建筑集中在新城区,这些建筑外观简易,内部为筒子楼结构。

1.2丰富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同样也是。园林、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都被运用到建筑艺术之中⑵,而且这样的建筑艺术在圣彼得堡城市中有很多,其中彼得夏宫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18-19世纪修建的彼得夏宫花园充分运用了各类艺术表现形式。首先在花园的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彼得夏宫紧邻波罗地海湾的地理条件及实际高底落差,将其分为上下两个花园,这就将陆地景观与海景紧密结合起来。在下花园中设计了2个梯形瀑布和16座喷泉,这些瀑布喷泉与周边水渠连接,直通波罗地海。其次在花园的雕塑设计中,共使用了200多座精美雕塑作为花园装饰。著名的“拉开狮子嘴的大力神参逊”喷泉雕塑,表现出人类依靠自身的勇敢、坚强制服海怪的动人场景。此外绘画艺术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在位于花园中心的大宫殿建筑中,各类壁画作品、油画作品比比皆是。最大的金銮厅中有幅《身穿上校制服骑在马上走进近卫军团最前面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油画作品,这幅油画反应出俄国女沙皇的飒爽英姿。文学艺术也被运用到花园设计中,在大宫殿内部有许多以文学题材为表现对象的室内饰品,如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的塑像,以及他的文学作品,至今都还摆放在宫殿的书桌上,供人们欣赏。

1.3宗教建筑艺术

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国家,美丽的东正教教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建筑之一,也是圣彼得堡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印象的建筑艺术。东正教教堂顶部有多个洋葱形状的圆顶,这个形状象征着信徒们点燃蜡烛的火焰,而这火焰会燃烧到天堂。葱顶上面有与天主教和新教不同的十字架上多了受难耶稣的脚蹬,见图2。教堂里面也不像天主教和新教教堂那样设有靠背长凳,教堂大厅没有座椅。在墙壁和穹顶上有很多壁画和雕塑,描述着圣经的故事,上帝、耶稣、天使、先知和圣人们的画像。还有专门的圣像壁,由各种名贵石材如孔雀石、青金石、蔷薇辉石配上镀金的木雕等制成,供信徒祭拜。教堂的色彩大胆而不失华贵,天蓝、青绿、金色、灰黑、粉橘、砖红都是常见的用色,见图3。

图2 滴血教堂外景

图3 滴血教堂内景

拥有庞大黄金圆顶的圣以撒大教堂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世界四大基督教堂,高101.5米,圆顶直径25.8米,内部可以容纳1.4万人。作为俄罗斯19世纪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的代表,同时兼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印记。还有造型怪异、个性鲜明的滴血教堂,它位于2条城市运河的交汇处,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运河中。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在此遭遇谋杀的“解放者皇帝”亚历山大二世而建的。滴血教堂高达81米,中部是俄罗斯典型的四角建筑物,圆鼓状屋顶安排了4个“洋葱头”,还有一个钟楼,内部全部采用马赛克镶嵌画装饰室内空间⑶。另外彼得保罗大教堂、圣尼古拉海军大教堂、斯莫尔尼修道院等都有自身特殊的艺术特色。

1.4桥梁建筑艺术

圣彼得堡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全城共有42座小岛,这些小岛又由400多座桥梁建筑连接而成⑷。圣彼得堡固定的桥梁建筑出现在19世纪中叶,开始时是一些由平底驳船搭成的桥,后来才修建了石桥、金属桥。如果说,泥瓦河是城市的“大街”,那么市区的其它水渠可以称为“小路”、“小巷”。这些座落在城市水运线上的每一座桥都各具建筑特色,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及装饰性雕塑。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宫廷桥、四马桥、狮子桥。

宫廷桥又称冬宫桥,是一座开启式桥梁建筑。它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上,北接瓦西里岛,南接冬宫广场。该座大桥主要采用铸铁与花岗岩相结合的建筑造型,中间部位的钢铁桥面可以开启,在夜间便于大船的来往通行。开桥时,拉起的钢铁桥面会发出奔马扬起前蹄的声音,让船舶顺利的驶向芬兰湾,这种壮观的场景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尽管圣彼得堡的居民会受到开桥时间的影响,但他们还是以此为荣。每当夏季开桥时,圣彼得堡都要举行盛大的白夜节,它意味着又一代圣彼得堡人走向成年。此外能够开启的桥梁还有施密特中尉桥、三位一体桥、亚力山大涅夫斯基桥等。

四马桥位于圣彼得堡的喷泉河上,其桥头各立着两尊塑像,塑像为著名雕塑作品《驯兽者》,它展示着一个驯兽狮征服烈马的不同时刻。狮子桥位于圣彼得堡的格里博耶多夫渠上,其桥头各摆放了两个石制狮子的雕塑,“狮子”嘴里镶着铁圈,从中拉出铁索,支撑起整座桥梁。这个万兽之王的形象为统治者都所喜爱,认为它是王权和强盛的国力象征。这类古典艺术气息的桥在圣彼得堡还有许多,如:银行桥、意大利桥、蓝桥、红桥、绿桥等。

2圣彼得堡建筑的艺术影响

优秀的建筑艺术不应该只限于华丽的外表,它带给人更多的应是内心的感触⑸。建筑艺术没有精神影响就像人没有骨架一样,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是不能站立起来的。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影响是支撑这座城市居民的内在气质、精神,建筑的蕴涵是支撑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的基石。

2.1地标性建筑艺术的影响力

地标性建筑艺术是一个地域内最能反应出其文化、风俗、精神、意识形态的建筑艺术形象,它具有纲领性的作用。对于美丽的圣彼得堡来说,其地标性建筑艺术就是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雕塑内容为:彼得大帝策马向前,跃马于悬崖边,马蹄踩在一条蛇上。彼得大帝与马的动作和谐完美,两者犹如一体。这座雕塑反应出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守旧势力的重重阻碍面前,彼得大帝没有退缩。他以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建立起圣彼得堡,这座美丽的城市。同时又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了国家的面貌,让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该建筑雕塑的深层含义就是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彼得大帝精神,这也是圣彼得堡城市的精神,更是俄罗斯民族的精神。

2.2老建筑艺术的新生力

在圣彼得堡街头,经常可以见到对老建筑进行维护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在维护建筑外墙雕塑、有的在维护建筑屋顶镀金、有的在维护建筑内饰,这种在不改变原建筑风貌,只针对建筑保养维护的适度手法,使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艺术、巴洛克艺术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的屹立在圣彼得堡城市中心,成为一件件优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宫由于地处城市郊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遇到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占领,整栋宫殿建筑因侵略战争遭到严重的破坏,战后叶卡捷琳娜宫的建筑物只剩下残缺不全的建筑结构。可是圣彼得堡的人们没有放弃,通过查阅原始资料与图片,大量的建筑工程师、画家、雕塑家、技术工人通过长达数十年的维修,让这座美丽的宫殿再次展示到世人面前,见图4。此外在圣彼得堡街头还有众多老建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得以保存下来。这种让老建筑焕发新生力的手法,使圣彼得堡的城市街景焕然一新,人们又能重温18、19世纪的辉煌。

图4 叶卡捷琳娜宫

同时人们在这座城市中也随处可见新兴的建筑艺术,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2014年建成完工的普尔科沃国际机场航站楼一期工程。这座机场航站楼是一个平屋面顶结构,使其能够应付圣彼得堡冬季漫长的降雪,见图5。同时,平屋面顶下方的各个折叠空间,能将整栋建筑承重分散到不同结构单元中。新航站楼建筑艺术形式借鉴了圣彼得堡市内各座岛屿与桥梁建筑的布局特色,其航站楼建筑内部布局由相互连接的各个分区有机组成,以此来呼应这座城市的规划形式与建筑格局。

图5 普尔科沃国际机场航站楼(外、内)景

2.3建筑艺术的文化传承力

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不仅能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深厚的艺术造诣,还能折射出俄罗斯人民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现在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彼得夏宫、冬宫等建筑都成为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或圣彼得堡城市博物馆。学校老师与家长利用假期,经常会带领孩子们通过观看这些建筑外观,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观看这些建筑雕塑,能够学习到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这些建筑壁画,能够领悟到众多的历史故事⑹。这种教育是直观的、是真实的,它能够主动激发青少年去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见图6。

图6 青少年参观建筑艺术

2.4建筑艺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力

圣彼得堡的城市建设经历了由早期对自然改造、逐渐过渡到适应自然、再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的过程。加之在列宁格勒(原苏联时期圣彼得堡的市名)保卫战中,英勇顽强的前苏联军民抵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重重包围,使得这座城市中的建筑基本上都保存了下来。[7]其市中心的建筑形式也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巴洛克主义、折中主义、斯大林主义等风格流派,使得绝大多数建筑层高都在5至6层,人文建筑的艺术氛围感极强。并且当地的历届城市建设者十分珍惜这些建筑艺术,将新兴的城市规划与新建的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市郊的周边区域,因此在圣彼得堡的城市中心,没有因高楼大厦而遮挡阳光,没有因工地施工而带来噪音与灰尘,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涅瓦河带来的微风、尽情的观看沿岸风景、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同时在圣彼得堡市郊的建筑群周围还生长着茂盛的白桦树林、绿茵草地,在蓝天白云间,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

3结论

近些年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踏入俄罗斯,走进圣彼得堡。其实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就像一瓶美酒,慢慢品味它我们可以体会到那里的人们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环境的理想追求。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机会,通过对圣彼得堡的建筑艺术以及带来的影响感受为我们自身的建筑艺术提供了良好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家高.圣彼得堡建筑艺术之美[J].世界艺术,2006,(4):16-17.

2郑建启.设计之舵——研究人类生存方式[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92-94.

3纳塔利亚·波波娃.圣彼得堡及郊区[M].梁楠、娜塔丽娅·捷柳希娜.圣彼得堡:“p-2”出版社,2007:36-37.

4田野.从城市设计角度再看圣彼得堡[J].信息科技,2011,(4):12.

5刘婧姝.圣彼得堡的“青铜骑士”[J].世界文化,2013,(6):48-50.

6朱明健.留学随感——从绘画材料技法研究看俄罗斯美术教学[J].世界美术,1999,(2):72-73.

7周艳.谈城市形象的设计符号[J].艺苑,2010,(6):69-71.

Architecture Art and Influence of St. Petersburg

LIU Bo1, ZHANG Lei2

(1.HuBei Business College, WuHan 430079 China;2.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lege,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In 2015,Russia-China arts festival was held in st.Petersburg. This city,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buildings , attracted the world's attention again . After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of St. Petersburg, the deep analysis of architectural styles, artistic expression forms, religious buildings and bridge buildings have been made, then it is summarized that: the artistic influence of landmark buildings, the new-emerging force of old architectural art, the cultural succession force of architecture art, the protection force of architecture art on urban environment.

Key words:St. Petersburg; architecture art; influenc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TU4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382(2016)01-097-05

DOI:10.11921/j.issn.2095-8382.20160120

作者简介:刘波(1981-),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02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圣彼得堡影响因素
St. Petersburg: The Northern Capital of Russia 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圣彼得堡的“博导”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