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新视角呼唤校长新思考

2016-04-15王世忠张先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讲座办学校长

王世忠 张先平

2014年年底,我们有幸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中西部“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深受感动。

培训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十几位专家教授和校长的讲座,从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到陈默教授的“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从王华校长的“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到魏澜校长的“学做智慧校长”;从吴金瑜校长的“学校文化追求与校长的作用”到陆虹校长的“让每一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朱益民教授的“学生发展与学生评价”到金卫东校长的“校本化双分式研究”,这里有对学校管理的探索,有对教育思想的解读,有对课程开发的思考,有对校本课程实施的介绍,有教学一线的实践体验。当我们还在大力倡导领导就是管理、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奉献这些精神层面的理念的时候,请听上海市特级校长程华对“领导”二字的解释:领导一是领,就是给部下以方向感,知道往哪走;二是导,就是指导、教导,给部下以方法,知道怎么走。

专家、校长们的报告讲座,分析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对于我们解决教育教学及课改中的诸多困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感悟一:“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代表着学校发展新趋向。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教师要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要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远比具有知识更重要”“教育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教育最大的奥秘就是给教师与学生自由”“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学校生活”……这些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校长,必须端正教育思想,紧紧抓住“人本”思想这一教育核心,站在如何培养人,用什么样的人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无论是聆听专家、校长的讲座,还是深入参观他们的学校,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办学目标和“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生本发展理念。这些都渗透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再也不是一些空泛的口号。

感悟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校长办好学校的新能源。

专家、校长的精彩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所讲的管理艺术、文化建设、教育案例等在我们的管理实践中也常有运用,但是我们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也就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很难发现其价值所在。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向先进学,不断开阔眼界,使学习真正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校长要不断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尤其要注意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和优秀校长的治校方略,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成为管理的行家里手。

校长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当今社会呼唤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校长不仅自己要学习,更要关注教师的学习,让教师通过学习成为研究者,成为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这样才能做到备课时有深意,上课时有创意,课堂上有诗意,反思时有新意。才能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为课堂行为。校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整合学校资源,走上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感悟三: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新灵魂。

参观完几所名校后,有感于他们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人性化的学校设计,墙壁、黑板、花坛、草地、雕塑、走廊、厕所、楼道到处都以学生活动、以育人为主题,达到了“处处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目标,让学生在校园里时刻都能体验到成长的乐趣。阳光体育运动、兴趣小组活动、各种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让人眼花缭乱,真是校校有特色,处处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办学特色倍受社会的关注。而如何才能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校园文化,如何才能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值得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深思。■

(作者单位:甘肃永昌县第五中学

永昌县朱王堡中心校)

猜你喜欢

讲座办学校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打个盹,记事牢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