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

2016-04-15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虎妈家长妈妈

成绩不好要交费,家长:不理解

——近日,网上有爆料称,河南新乡延津县某学校对班级成绩后10名的学生收取200—500元不等的费用,用以奖励学习好的学生,有学生家长晒出了学校的缴费通知短信和收据,事后,有不少家长前往学校抗议。面对质疑,学校一位负责人给出了“学校每个年级都有统一的按成绩收费标准,成绩靠前的学生不交钱,成绩靠后的学生要多交钱”的答复。

学习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智力水平,却无法对学生的道德素养、情感发展等方面做出有效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有点,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如此奖励,能给学优生多少鼓励我不知道,但是,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心理伤害,确是多少奖励都无法弥补的。

不一样的开学日

——3月,不少中小学校的学生都开始返校,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的学生却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开学日,当校长在猴年开学典礼上讲出“今年开学不上课,上课就上体验课”时,全体学生都沸腾了,开学第一天正值元宵节,包汤圆、猜灯谜、说猴子、秀愿望,学生玩儿得不亦乐乎,老师们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和孩子们一起欢度元宵佳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的一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收获满满!

60分爸爸:孩子更需要陪伴

——近日,重庆的申先生在微博上晒出了6岁女儿给自己打60分的成绩单,60分爸爸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成绩单的内容包括:挂电话、生日不在、玩儿手机、演出时没来看我、不让我养小狗等评价,充满童真的措辞也让网友忍俊不禁。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我们每天忙于工作,美其名曰“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对他们来说,再多的玩具都没有父母的陪伴重要。忙碌之余,别忘了陪陪孩子!

暖心陪伴: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扬子晚报讯:近日,墨尔本的一位妈妈走红网络,原因是这位妈妈每天早上都要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为女儿梳辫子,而且这位妈妈表示:自己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她梳辫子了,每天为女儿梳辫子时,她都会很安静,不会觉得烦。

消息一出,许多妈妈表示,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位妈妈长时间的坚持,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北大虎妈:是教育还是在透支孩子的生命

——法制晚报讯:近日,一篇名为“小P孩的作息时间表”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不少人对“小P”孩的妈妈—一位30岁的北大虎妈的做法提出质疑。作息表上显示,这个9岁的小男孩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一直要学习到晚上11点才能睡觉,作息表上除了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安排了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等9门课程。

其实,北大虎妈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家长都会以“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为由,逼迫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却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莱恩就发现,外部控制会大大削弱人做某件事情的动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都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写作业,但是摆弄起喜欢的玩具来,却可以不吃不喝玩上几个小时。

与逼迫孩子学习相比,让家长放弃“我的孩子应该如何的执念”,远离控制型的育儿方式,才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哪有班主任开班会,学院领导还陪着的?”“我不能一直板着面孔,那样学生不接受。”

——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担任该校华罗庚学院某班班主任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从首次班会开始,浦玉忠尝试着转变角色,特意把学院副院长等领导“请”出了教室。

“因为平时学生到课率太低,才想出这个办法,虽然自己亲自监考,却仍有学生选错答案。”

——广东某高校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期末考试第一题是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让很多学生傻了眼。考试结果让该课程授课老师深感遗憾。

“很多大学领导瞄准排行榜上的指标去工作,而不是根据一流大学本身的规律、本质去搞建设。这对大学来说是慢性自杀,追随排行榜永远办不成一流大学。”

——谈到如何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顾海良认为,哪怕是非常到位的排行榜,也只是对现有发展的评估,高校发展的内涵和潜质是评不出来的。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2015冬季F&M创新节上如是说

——“中国的教育深层次问题,跟互联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互联网只是在技术上可能对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我对互联网能够推动中国教育本质的变革这件事情,是表示悲观,甚至绝望的。”

(以上部分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

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猜你喜欢

虎妈家长妈妈
“虎妈”和“狼爸”
“虎妈猫爸”
家长错了
虎妈和猫女
鸟妈妈
“虎妈”最不快乐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