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分析

2016-04-12周方舒

市场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趋势分析政治参与青年

◇周方舒

10.13999/j.cnki.scyj.2016.01.006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分析

◇周方舒

10.13999/j.cnki.scyj.2016.01.006

摘要:知识信息传播得越广泛,权力也就越容易扩散。网络已转化为全新的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渠道与载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意义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具有公民资格的公众;减少扩大民主的代价;促使新型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发展青年与政府之间双向协商、沟通机制;推进建立公民与政府共同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

关键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趋势分析

知识信息传播得越广泛,权力也就越容易扩散。政治参与是民众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不管政府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公民参与已在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越来越多项目运作需要通过横向扁平化的方式来完成,否则,工作就无法完成;政府越来越膨胀的职能需要通过越来越广泛的咨询来作出,否则,决策就不能维持。网络,彻底瓦解了以信息集中控制为基础的集权型行政决策模式,网络已转化为全新的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渠道与载体。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况

政治参与具有阶层性,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着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青年的性格和特征决定他们必定是政治生活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最有活力、最富激情和行动力的主体,是观测社会和政治的有效气压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意义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具有公民资格的公众;减少扩大民主的代价;促使新型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发展青年与政府之间双向协商、沟通机制;推进建立公民与政府共同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导向分为牟利型参与、威权型参与和公益型参与,主要围绕参与政治生活、表达利益诉求、规范政府行为、影响公共决策等内容进行。目前,青年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参与政府在线调查、网上签名、讨论政府政策法规、网络选举、监督公权力、揭发举报政府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与政府官员在线对话、线上发动线下召集抗议、抵制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深度影响改变政府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如果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仅仅是自发的、无意识的、不加限制的、没有充分考虑相关规则的,对于政治和行政体系会带来功能性失调的危险。因此,如何评价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如何维持青年参与代表性与政府管理活动效率之间的平衡?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选择不同需要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呢?这些都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类型分析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不同的驱动因素、目标和具体途径有机结合,就会产生多样的参与类型。结合青年网络参与的实际具体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利益驱动型。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新的诉求。利益驱动的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符合公民的意愿和要求。主动型的政治参与往往由于该群体中希望利用资源在政策制定、资源倾斜中获利;被动型的政治参与往往由于群体中的利益受到损害,是希望利益得以保护的维权行为。

2.理想信念驱动型。这是青年群体以推动社会与政治公益为目的的主动介入行为模式。这一群体的青年善于接受新事物,有崇高理想、有社会情怀,希望参与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进步。对于青年们而言,网络政治参与成本低廉、收益较高,民意表达的渠道容易在此拓宽,参政能力得以提高,视野可以更加开放。

3.特殊议题点发型。极短时间内数量规模巨大的群体高强度集中介入同一公共事务的行为模式,一般涉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体相关的利益。有时会有激烈的对峙行为,有时会在理性、协商下去取得多赢或双赢的结果。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效并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且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民主就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4.情绪宣泄型。受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灰色因素影响而造成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加以及时排解,就可能淤积沉淀,最终会冲破个人的理性防线,进行情绪宣泄。社会体系所能提供的政治参与渠道越多越畅通,相应的参与就越多。只要克服较少的障碍便可行动,人们就愿意去,遇到的障碍越大,人们就越不愿意介入。此类情况往往容易滑入非理性状态,产生对社会的强大破坏性。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趋势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共有网民6.49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31.5%;30~39岁网民所占比例次之,达23.8%;20~39岁年龄段网民累计占比高达55.3%,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思想的青年是网民的主体部分。青年政治参与历经“来到广场”阶段和“离开广场”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青年在网络上交换意见、表达政治态度、补充政治认知、结成意见同盟,进入“自建广场”阶段,在自建广场上开展多样的政治参与活动。青年网络政治参整体呈现如下趋势:

1.无效表达到有效参与。网络政治参与的初期,由于法律政策监管不到位、网络环境亟待建设,盲目性、极端性、冲动性常常充斥网络。青年易受煽动和刺激,常常引发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网络暴力屡见不鲜。在政府的有效介入下,青年的政治参与日趋转向实用理性,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有效控制非理性的情欲横行。整体而言,青年的政治参与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但网络参与的方式填补了现实体制的不足,提供了历练机会,参与的实际效果在发展中不断增强。

2.盲目无序到理性有序。国家在政治制度化方面落后,就容易让合法诉求不能在合法渠道得到表达,政治动乱就容易滋生。判断有序或无序主要在于政治诉求内容是否理性,政治参与方式是否突破法律底线。网络能快速将线上和线下打通,虚拟和现实互动成本低,越来越多的青年政治参与从线上向线下延伸,线上发起线下行动。无序的政治参与会干扰政治的正常运作,侵蚀政治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网络空间治理的力度加大,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注入良性基因,青年政治参与日趋理性有序,青年群体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意识水平高低是决定政治参与质量的核心要素。

3.舆论牵引到设置议题。传统的青年政治参与一般以“牵引”的形式参与,随着网络格局的急剧变化,催生了一大批社会化传播的青年精锐力量,也培育了更多的参与者和追随者,他们在求新求变的积极心态充分使用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设置议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互动互促中打通政府管理职能的梗阻。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依靠这种传播方式和力量,从隐性变身显性,从小众变为大众,从非主流转入次主流,不容忽视。他们经常从民众利益切入,用民众口吻讲述,引民众互动参与,这样的政治舆论场容易聚集强劲的人气,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出巨大的气场效应。

四、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着力点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带来最重要的回报是对民主价值发挥作用,通过发展公民与政府间新的沟通渠道并保证对政府的监督,来增进政府以及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促进青年对政府决策的接受性,改善政府常被舆论围攻的困境。

1.选准利益切合点,推进多元化互信沟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为协调扩大民主与政治稳定的矛盾提供了试验田的平台,不会直接造成社会资源的破坏,与传统的对抗革命不同,为社会可控下公民进而有序的民主提供了新方式。对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因势利导,选准利益切合点,从青年利益切入,用青年口吻讲述,引青年互动参与,合理对接渠道,实现对接融合的各类重要话语平台。

2.善待青年新诉求,倡导理性表达。网络中的喧嚣往往缘于不同阶层在思想观念、立场态度、利益诉求、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政府只有更开放、更包容、更平和的心态才能取信于青年。面对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面对青年的意愿要认真倾听,面对各类诉求要积极回应,培育更加健康稳定的青年社会心态。以青年自发组织为例,在政府积极改革社会组织,推动购买社会服务的背景下,数据显示,大量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成长迅速。他们表达诉求、提供服务,广泛参与到政府公共服务中,而他们的行动轨迹和意见表达都对政府的社会管理问题产生潜在或显性的政治影响。

3.培养青年网络精英,突破沉默的螺旋。互联网人人都可以发声,但最具影响力的仍然只是极少数的群体,发挥青年网络精英的作用必要也重要。青年网络政治精英是在网络中产生的领袖人物,他们能在网络上进行广泛的思想扩散和社会动员,有强大的号召力。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若发现自己观点被人们认可就会积极参与,反之就会保持沉默。意见对峙中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强势,几轮反复后,就形成一边倒的声音。正能量的青年网络精英们能化解消融非理性的政治参与,遏制绝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情绪的肆意宣泄。

参考文献:

[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郑兴刚.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治理的三大原则. [J].山西师大学报,2015(03).

[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4.

[4]任昌辉.舆论场的交锋. [J].出版广角,2015(03).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双螺旋机制的青年网络道德发展现状与建构路径研究”(2015SJB206)

猜你喜欢

趋势分析政治参与青年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