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9例观察

2016-04-06唐梓涵汶明琦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唐梓涵,汶明琦(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000)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9例观察

唐梓涵1,汶明琦(指导)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口服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9%、对照组7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疏肝利胆汤;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本病可由结石长期刺激,细菌感染,急性、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等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疼痛,餐后、夜间发作或加重,可牵涉至右上肢及肩背部,伴厌油、嗳气、腹胀等。笔者采用口服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9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7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 38.6岁, 病程 6个月~15年;对照组 51例,男25例、女 23例,年龄18~64岁、平均 40.2岁,病程 5个月~20年。两组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①右上腹钝痛、胀痛、坠痛或不适感,或牵涉至右上肢及肩背部,进食油腻后发作或加重。②伴餐后腹胀、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③病程呈慢性迁延过程,有轻重交替、反复发作的特点。④胆区压痛、叩击痛,但无反跳痛。⑤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正常或缩小,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消失,胆囊显影淡薄或见胆囊结石。凡具备⑤项,加①~④项中的两项者即可诊断。

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小于3个月。②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及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③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及多种药物过敏食物。⑤伴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⑥失访、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及不愿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疏肝利胆汤化裁治疗。药用柴胡15g,香附12g,延胡索10g,姜黄12g,郁金15g,白芍12g,黄芩8g,川芎10g ,甘草6g。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津,去川芎,加枸杞子12g,菊花10g,沙参12g;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生姜10g; 兼结石者加鸡内金15g,金钱草15g,海金沙15g。水煎400mL,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对照组:用消炎利胆片(白云山中药厂生产)6片,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两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嘱两组规律、低脂、低热量饮食,禁辛辣油腻及膏梁厚味之品,禁烟酒,并停用其他治疗慢性胆囊炎有关的药物。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正常,观察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B超检查基本正常,观察半年内时有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B超检查无明显变化,停止治疗后又复发。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49例,治愈29例,好转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9%。对照组48例,治愈12例,好转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9%。

5 讨 论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 “胁痛”、“胆胀”等范畴。《景岳全书·胁痛》述:“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当、虫毒内侵等引起,肝胆经气失于疏泄,湿热雍滞而致。病机之关键在于 “不通”。治当抓住“疏”、“通”两大主法。疏肝利胆汤中柴胡、香附、郁金、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加上姜黄、川芎,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黄芩清热利湿;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此方疏肝柔肝并举,有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之功。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炎与胆囊排空障碍[2]、细菌 L型感染[3]、心理、精神、社会因素[4]密切相关。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可促进胆汁的排泄、降低胆汁酸、胆色素及胆固醇的浓度,可松弛平滑肌达到解痉作用;延胡索能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活动,降低十二脂肠张力。姜黄降低胆汁中固体量,增加胆盐、胆红素和胆固醇的排泄。

综上所述,疏肝利胆汤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

[2] 王磊.西沙必利治疗慢性胆囊炎3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5):300.

[3] 方兴,许晓峰.慢性胆囊炎与细菌L型[J].医师进修杂志,2001,4(3):48-49.

[4] 刘黎霞,卢宁.慢性胆囊炎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2001,17(2):72.

[中图分类号]R256.49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25-01

[收稿日期]2015-11-15

猜你喜欢

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44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螺旋CT鉴别诊断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24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