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桃四汤治疗肝郁血瘀型痛经48例

2016-04-06王亮亮肖新春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0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痛经

王亮亮,肖新春(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000)



逍遥桃四汤治疗肝郁血瘀型痛经48例

王亮亮1,肖新春(指导)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目的:观察逍遥桃四汤治疗肝郁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于每次行经前7天给予逍遥桃四汤随证加减治疗,7天为一疗程,经期不停药。结果:痊愈20例,显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8%。结论:逍遥桃四汤治疗肝郁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关键词]痛经;肝郁血瘀型;逍遥桃四汤;治疗观察

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又称“经行腹痛”,是临床常见病[1]。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2]。肖新春副教授自拟逍遥桃四汤治疗肝郁血瘀型痛经4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年龄16~38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4年,已婚25例、未婚23例。

诊断依据:根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2版标准纳入病例[1]。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兼症: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中医辨证属肝郁血瘀型痛经。

痛经程度积分标准[3]: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记5分;腹痛难忍记 1 分;需卧床休息记1分;腹痛明显记0.5 分;影响工作或学习记1分;坐卧不宁记1分;用一般止痛药难以缓解记0.5分;休克记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如热敷腹部)暂缓解记0.5分;血色紫暗有块记0.5分;面色苍白记0.5分;伴腰部酸痛或恶心呕吐记0.5分;冷汗淋漓记1分;肛门坠胀记0.5分;四肢不温记1分;疼痛在1日以内记0.5 分(每增加1日加记0.5分)。重度(Ⅲ级)痛经积分大于等于14分。中度(Ⅱ级)痛经积分8~14分。轻度(Ⅰ级)痛经积分小于8 分。

2 治疗方法

自拟逍遥桃四汤治疗。药用当归15g,酒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炒白术15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川牛膝10g,丹参15g,枳壳10g,生甘草6g。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6g,法半夏10g,生姜3片;小腹下坠者加升麻10g,柴胡15g;小腹冷痛者加台乌药10g;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者加蒲黄10g,五灵脂10g;四肢冰冷者加细辛3g,桂枝6g;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加栀子10g,黄芩10g;神疲乏力、腰酸者加党参15g,生黄芪20g,续断10g;经前伴两乳胀痛触诊两乳有结节者可加青皮10g,橘核10g,瓜蒌15g。

3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颂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定疗效标准。痊愈:服药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也能坚持正常工作或学习。有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者。

4 治疗结果

痊愈20例(41.7%),显效12例(25.0%),好转13例(27.1%),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8%。

5 典型病例

张某,女,23岁,2015年3月7日初诊。未婚(否认性生活史)。主诉经行腹痛10余年,加重1年。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7~32天,经期3~4天,量中,色暗红,经行腹痛,可忍,无进行性加重。LMP为2015年2月20日。1年前因失恋后出现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少言寡语,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期小腹胀满疼痛,拒按,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不欲食,大便干结,夜休差;舌紫黯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属肝郁血瘀证。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为法治疗,自拟逍遥桃四汤治疗。当归15g,酒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川牛膝10g,丹参15g,枳壳10g,生甘草6g,党参15g,炒白术15g,合欢花10g,酸枣仁20g。于每次行经前7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以7天为一疗程,经期不停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及生冷。二诊:LMP为2015年4月6日,经行4天,患者自诉经期腹痛明显减轻,月经量较发病前有所增多,睡眠改善,大便调,日1次,但自觉神疲乏力,上方去酸枣仁、合欢皮,加黄芪20g。三诊:LMP为2015年5月5日,经行5天,患者精神明显好转,自诉经期已经无明显疼痛,月经量恢复正常,睡眠、夜休可。上方继服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病情无复发。

6 体 会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都较之前增加,痛经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中医认为,痛经病机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乃因经水为血所化,随气运行,若冲任郁阻、气血滞涩、运行不畅,则发为痛经。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终致肝郁血瘀。治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以逍遥散和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川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酒白芍养血柔肝止痛,酒制后又能活血;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气行则血行;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痛经止痛之要药;丹参性微寒而缓,祛瘀生新而不伤正;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以防肝气乘脾;川牛膝,活血祛瘀痛经,疏利降泄,引血下行;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调经之效。另外,应注重心理调整,积极疏导患者,排解忧郁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生活态度,对康复亦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3.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2-363.

[3] 王明闯,张菲菲,王忠民.痛经灵胶囊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3):375-37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267-271.

[中图分类号]R271.113.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33-02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痛经
中药加艾灸治疗痛经的疗效观察
超声电导透入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观察
ABO血型对女大学生中医体质及痛经症状影响的研究
温补肾阳,选对药物是关键
蒙医复方治疗痛经32例临床体会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