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岚云主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2016-04-05安建静孙岚云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白芥子肾虚活血

安建静 孙岚云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00)



孙岚云主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

安建静孙岚云△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00)

摘要目的:总结孙岚云主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随师侍诊,将所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孙主任认为痰邪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形成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强调加强涤痰排毒的治疗方法。

主题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补肾活血,涤痰排毒法@孙岚云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症。慢性肾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目前约为10%,即约有1.3亿人患有该病,延缓CRF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孙岚云主任从事中医肾病研究与治疗数十载,师从著名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对大宁教授所创的“肾虚血瘀论”和“补肾活血法”有比较深刻地理解,在大量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痰邪是CRF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笔者随师侍诊,聆听教诲,对老师经验管窥一二,现将其论治CRF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机的认识孙主任认为肾虚血瘀是导致CRF的根本病理基础,痰浊内蕴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中医认为痰是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可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呼吸道分泌和咯吐而出的黏稠状物质,也包括瘰疬痰核等有形病变;无形之痰指停积于脏腑、经络,引起各种顽病、怪病,触之不及,看之不见者,具有走窜经络,阻碍气机运行的特点。肾脏在调节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脏功能失调是形成痰邪的重要原因。《内经》云:“肾者水脏,主津液”;《难经》云:“肾失主水、统五液,则津液不能布散全身……若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更不能温养脾土,致使阴不从阳,精化为水而成痰湿。”又因《医贯·痰论》中说:“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明确提出“痰之化无不在脾, 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强调“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的络病理论。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既是病邪侵入的通路亦是容邪之所。肾络的调达是全身气机调畅的重要保证,病理情况下,肾脏功能失调,久则水、湿、瘀、痰等病邪内生,入络则难解。CRF由各种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日久所致,病程较长,肾脏亏虚,久病生痰,痰邪入肾络,致使病情缠绵难愈。

2CRF治法孙主任在治疗上继承尊师张大宁教授补肾活血的治疗法则,同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又提出涤痰排毒的治疗方法。《医宗必读》云:“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善为医者,必责根本。”CRF的发生以虚为本,虚以肾虚为主,而肾为先天之本,提示了CRF患者补肾的重要性,只有先天之本不亏虚,机体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孙主任常用补肾药物有生黄芪、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等。其中重用生黄芪,取其性微温,能补益三焦之气。同时CRF为久病,所生为久病之痰。古云“久病之痰,切不可以作脾湿生痰论之……此久病之痰,当补肾以祛逐之。”补肾法从根本上保证机体正常水液代谢,防止痰邪生成。同时脾为生痰之源,常用健脾祛湿药茯苓、白术以杜绝生痰之源。

古云“久病必瘀”,CRF由多种肾脏疾病迁延日久发展而来为久病,久病必见瘀血,提示活血法在CRF治疗中的重要性。孙主任临床常用活血药有丹参、川芎、赤芍、当归、地龙、桃仁等。清代唐容川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朱丹溪指出:“痰和瘀均为阴邪,同气相求,既可因痰生瘀,亦可因瘀生痰,形成痰瘀同病”。CRF为痰瘀同病之证,采用活血法既能祛除瘀血又能消除痰邪。现代研究认为丹参不仅能使血管扩张,其还能降低血黏度和聚集抗血小板,改变血流动力学[2]。杜雨茂教授认为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药久用无妨,且无助长和导致出血之弊,有利于改善肾功能[3]。

孙主任治疗痰邪采用涤痰排毒治疗方法。临床涤痰常用药物有半夏、陈皮、炒白芥子等。半夏为化痰要药,多种痰证均可选用,古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配伍陈皮等行气药能使气顺痰消;白芥子自古就是化痰常用药物,并具有温化经络之痰饮的功效,冯宝民等[4]研究结果显示,炒制后白芥子镇咳祛痰作用增强。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邪的消除有利于瘀血的消散,因痰瘀同为CRF致病因素,从而涤痰法有利于CRF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CRF患者脏腑亏虚,脾虚湿盛,积湿成浊,久郁化热,热蕴成毒,孙主任常用中药大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祛湿解毒之品以降浊排毒。大黄[5]是中西医学界公认的具有降肌酐和尿素氮作用的药物,有通腑泻浊,活血解毒,推陈出新之效[5]。

孙主任认为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药物、饮食控制、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共同治疗。

3典型病例患者,关某,男,58岁,于2014年8月9日初诊。周身乏力4年,恶心2个月。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于外院就诊,查尿常规异常(具体不详),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口服中药汤剂加尿毒清颗粒治疗1年,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自行停药。2个月前出现恶心,遂就诊我院门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肾功能:血肌酐280mmol/L,尿素氮12.5mmol/L,血尿酸正常。肝功能(-),空腹血糖:5.6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g/24h。刻诊:周身乏力,恶心,无呕吐,头晕,纳可,寐欠安,大便2d1行,尿中泡沫多,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滑。血压:135/80mmHg。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诊断:虚劳,辨证为肾虚血瘀,痰浊内蕴。治以补肾活血,涤痰排毒为法。具体方药:黄芪40g,大黄炭30g,生白术20g,川芎、土茯苓、丹参各15g,大黄、清半夏、陈皮、炒白芥子、地龙、炒枳壳、赤芍、火麻仁、郁李仁各10g,旋覆花5g,竹茹7g,7剂,水煎服,1d1剂。同时口服西药包醛氧淀粉胶囊5gTID。并嘱患者低盐低优质蛋白饮食。二诊:患者诉乏力症状减轻,恶心缓解,大便日1行,尿中泡沫多,耳鸣,寐欠安,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滑。血压:130/75mmHg。调其中药处方,去火麻仁、郁李仁,加茯苓、酸枣仁、当归各10g,浙贝母5g。14剂。三诊:患者乏力症状明显缓解,无恶心,耳鸣减轻,尿中泡沫减少,夜寐尚可,大便正常。查肾功能:血肌酐160mmol/L,尿素氮8.9mmol/L,血尿酸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24h。前方稍作加减,服药1月余,患者病情平稳,并嘱其继续门诊治疗,定期复查。

按:孙主任认为肾虚血瘀是导致CRF的根本病理基础,同时CRF与痰邪有密切关系,痰邪作为病理产物是CRF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上运用补肾活血,涤痰排毒方法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熊有明,张继波,谢正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28(5):86-89.

[2]卢爱萍.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8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33(7):886-887.

[3]张敏.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总结[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6(5):24-26.

[4]冯宝民,邱琳,谌启鹏,等.基于炮效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药效物质基础[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9):1173-1176.

[5]曲直,周密.大黄附子汤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93-694.

(收稿2015-10-30;修回2015-12-07)

通讯作者:△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天津300131)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36

猜你喜欢

白芥子肾虚活血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透视“肾虚综合征”
治咳嗽痰喘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妇科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