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中泰日韩推拿的特点*

2016-04-05李梦莹李学超李建雄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指压泰国手法

李梦莹 李学超 李建雄 许 旺 王 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193)



·学术探讨·

浅述中泰日韩推拿的特点*

李梦莹李学超△李建雄许旺▲王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193)

摘要目的:中泰日韩推拿各自的特点。方法:以“推拿”或“按摩”为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经查重分析、文献资料总结,对中泰日韩各国推拿的起源、理论基础、手法特点、作用效果、治疗范围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手法上,中国以手法间配合应用,日本多以指压法施术于局部治疗,泰国以被动运动关节的手法为特点。在应用上,中国推拿和日本推拿一般多用于临床医疗,泰国推拿多用于保健,韩国推拿在美容方面被广泛应用。

主题词推拿/中医药疗法中医推拿学@泰国推拿学@韩国推拿学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1]。推拿疗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能舒筋活络,通行气血,被各国人民重视和推崇,除了中国以外,亚洲的泰国、日本、韩国也有有关推拿疗法不同程度的发展,推拿在各国别具特色。

1推拿渊源1.1我国的推拿渊源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发展的自我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据文献记载,中国推拿发源于河南洛阳地区[2]。推拿在明朝之前称为按摩,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说明秦汉以前,推拿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3-4]。《黄帝内经》中对于推拿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症、治疗原理都有阐述。隋唐时期,是中国推拿的盛世。宫廷太医署正式设立按摩专科,并把按摩专业分级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5]。经过历代的发展,如今,推拿已经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为基础的完整的治疗体系,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系统疾病,各大中院校也开设推拿专业,促进中国推拿的发展。

1.2泰国的推拿渊源推拿在泰国称为按摩,泰国的推拿深受印度的草药医学和印度瑜伽的影响,是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而引入泰国,并在泰国发展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推拿体系[6-7]。泰国推拿,发源于古印度的西部,创始人是被泰国人民奉为“医学之父”的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他的传统医药及推拿知识技法由传教的僧人带入泰国,并由泰王召集,广泛吸收他们的传统医药及推拿的宝贵经验,并铭刻在大理石上,镶嵌于瓦特波的卧佛寺的游廊壁上,并成为训练传统泰国推拿的基地[4]。近年来经过泰国政府监管发展和积极推广下,泰国推拿已广为人知,成为受中外重视的天然治疗方法。

1.3日本的推拿渊源日本推拿是隋唐时期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推拿史是由按摩开始的,明治维新(1867年)之后分成了各种流派其中包括按摩、指压、整体疗法等[8]。按摩是在奈良时代由中国传来的古老的手技疗法,在公元718年,日本颁布的“养老令”中出现了针师、按摩师等官职[9]。到了江户时代,文政年间,大阪的一位大师太田晋斎着书《按腹图解》并阐明了“通过疏导气滞来使元气运行通畅,和脏腑等”同时对按摩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后来,产生了大批的盲人按摩师。指压是最原始的手技疗法之一,浪越德治郎把古法按摩和导引,舒经活络等方法融合起来,开创了日本指压疗法。昭和39年6月,法律上正式承认了其合法性,其中浪越德治郎被称为日本指压之父[10-11]。野口晴哉(1911-1976)综合古今东西的治疗术,把全身治疗操作进行体系化,从而创造了整体疗法,由于野口的贡献颇大,所以现在也叫“野口整体”。

1.4韩国的推拿渊源中韩两国地理位置邻近,中医很早就传入了韩国。隋唐时期,中国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传入朝鲜,与当时的传统医学合并并发展成为朝鲜医学的主流[12]。推拿疗法也在隋唐时期传入了韩国。1613年,《东医宝鉴》中介绍了按跷、导引、按摩等名称,但是由于韩国传统保守思想的原因,推拿疗法没能在韩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3]。现在韩国的推拿疗法融入了中国推拿、美式整脊及日本整体的手法特点,以开发多样有效的手技法并对其改善,发展为韩国推拿。

2理论基础中国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先导,以整体观念为本,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腧穴学为治病基础。人体有十四条经脉,分阴阳各六条经脉和任督二脉,按照子午流注和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治疗疾病[1]。森线是至关重要的泰国推拿理论。泰国传统治疗师认为有错综复杂的网络,森线(泰能源经络)存在整个身体,通过刺激72000森线(泰能源经络)、穴位按摩点,放松病人的身心,促进疾病自然愈合[7]。日本推拿和韩国推拿是派生于中国推拿,更多应用了中医针灸穴位,更接近于中国的经络学说。

3手法3.1手法种类中国推拿常用手法主要有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通常是几种手法配合运用;泰国推拿手法分六类:点(压)法、揉(拿) 法、推法、劈叩法、踩(跪) 法、运动关节法[4];日本推拿手法主要包括按压类和摩擦类手法,一般以指腹着力;韩国推拿以拿为主,提、拉为辅,对人体施以沉缓的力度。

3.2手法要求中国推拿通常是几种手法配合运用,一般使用手臂的力量,要求手法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持久;泰国推拿以活动关节为主,不涉及穴位,一般是跪式服务,借用的是施术者全身的力量,运用手臂、膝部、双腿等推拿,还利用独特的推、拉、蹬、摇、踩等被动运动手法,通过压足、压腰、踩脊等方式作用于肌肉筋膜和关节等部位,是各种推拿中最激烈的[14]。日本推拿一般是指压类手法,以指腹着力,以利用肢体或手指作为支撑架,利用自身的体重力,向下垂直,向着肢体的中心部位施力,施力时不用腕力。韩国推拿手法比较柔和,推拿膏(油)和热敷在韩国推拿中被广泛应用,推拿时通常伴随温柔的语言进行,让受术者全身放松[15]。

3.3作用效果中国推拿治疗在临床上最多应用的还是颈、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关节、肌肉、神经等病变,以经络穴位推拿为主,手法渗透力强,能起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1]。泰国推拿治疗通常用于全身肌肉和关节,手法细腻,力量能够深入到肌肉深处,达到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泰国推拿动作幅度一般比较大,是各国推拿中刺激量最大的,能使受术者全身筋骨舒畅[4]。日本推拿不讲究穴位,而是指压点,按压的是一个较大的面,应用于身体局部的治疗。日本推拿可使皮肤下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弹性,促进肌肉伸展,改善人体机能,加速淋巴流动,提高人体免疫力。韩国推拿通常按照松骨、推油、热敷的顺序进行,韩国松骨推拿通过扳、抻、推、挤等松解关节的动作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推油、热敷可以起到调补脏腑,通畅气血的功效,韩国推拿在美容界被广泛运用[15]。

4治疗范围和程序中国、日本和韩国推拿一般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和保健,而泰国推拿一般只用于保健,此外,韩国推拿也常用于美容。中国推拿通常是以疾病部位为推拿重点,也有全身推拿,一般是从上到下进行;而泰国推拿从脚趾开始一直作业到头顶才算结束一套动作,从足部向心脏方向进行推拿[4]。韩国推拿通常的步骤是顺着肩胛骨、脊椎、胯骨的骨缝用扳的手法进行推拿,放松四肢后再进行热敷和推油[15]。中国推拿根据患者病症的虚实、体质强弱、术者手法娴熟程度等,1次治疗时间在10~30min左右;而1次传统的泰国推拿至少要进行90min;日本推拿操作的时间一般为60~90min;韩国推拿一般进行60min以上[15]。中国推拿一般在推拿床上进行;泰国、日本、韩国推拿一般于软垫上进行,施术空间较大,日本推拿还常采用榻榻米。

5小结推拿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和特定穴位而产生作用,中国推拿是以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通过经络与脏腑的关系治疗疾病,森线是泰国推拿的理论基础,并受到印度的草药医学和中国推拿的影响,日本和韩国与中国毗邻,深受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中国的经络学说也是其推拿的指导理论。中泰日韩推拿无论在手法特点、作用效果,还是治疗范围等方面都各有所长。在手法上,中国推拿各种手法配合应用,日本指压手法的局部作用,泰国推拿独特的被动运动手法等;在作用效果上,日本指压手法在治疗局部疾病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韩国松骨、热敷和推油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调补脏腑,通畅气血的功效;在治疗范围上,中国推拿和日本推拿一般用于临床医疗,泰国推拿用于保健,韩国推拿除常用于医疗外,在美容方面也被广泛应用。推拿师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推拿方法。推拿属于中医的补充替代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涉及很广,包括神经科、妇科、儿科、风湿科、骨伤科、内科等。推拿诞生地虽然在中国,但是由于各国国情和风俗习惯等不同,使推拿各具特色。

参考文献

[1]金宏柱,李照国.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张雨生,娄季芳. 推拿起源于洛阳[J].骨伤科通讯,1989,21(1):38-41.

[3]蔡金林. 推拿疗法应用发展浅析[J].陕西中医,2008,13(9):1214-1215.

[4]李铭,杨淳,李智辉.泰式按摩与中式按摩的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60-61.

[5]王先滨.中国古代推拿按摩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

[6]金家华.中医推拿在国外[J].家庭中医药,1995,13(5):11-13.

[7]飒兰.中国推拿与泰式按摩的源流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8]李强.《正骨笵(中国接骨图说)》的学术渊源及其对日本柔道整复界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0,17(6):20-23.

[9]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19(3):138-143,148.

[10]太田晋斋.按腹图解[M].东京: 医道日本社, 1977.

[11]教科书执笔小委员会.按摩—指压理论(改订新版) [M].东京:医道N日本社,1981.

[12]梁永宣.韩国的传统医学教育[J].中医教育,1997,23(5):42-44.

[13]车武.许浚《东医宝鉴》的理论价值及其影响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14]小弦.异域风情的泰式按摩[J].时尚北京,2010,19(5):246-247.

[15]常啸.全球流行的按摩大法[J].环境,2011,11(3):62-66.

(收稿2015-09-12;修回2015-10-29)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 300193)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868)

△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医院(天津 300457)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助项目(天津 300193)

猜你喜欢

指压泰国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七步洗手法
指压穴位治闪腰
泰国的中秋节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去泰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