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补肾方联合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2016-04-05鱼麦侠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健脾证候肺癌

鱼麦侠

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西安710003)



健脾补肾方联合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鱼麦侠

陕西省中医医院肿瘤科(西安710003)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化疗组32例单纯使用GP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32例在GP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方(黄芪、党参、山茱萸、枸杞子、薏苡仁、白术、补骨脂、莪术)。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主题词 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健脾补肾方化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和转移,且大部分患者初次确诊即为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 85%,化学治疗为其重要治疗方法。化疗期间毒性集中,对机体损害非常严重,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笔者对本科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

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化疗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5.31岁;鳞癌16例,腺癌16例;Ⅲ期患者8例,Ⅳ期患者24例。化疗组:男性2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4.94岁;鳞癌17例,腺癌15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化疗组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d,第1~3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连续进行2个周期,并进行常规补液,止吐、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处理。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健脾补肾方,药方如下:黄芪、党参、薏苡仁各30g,山茱萸10g,枸杞子、补骨脂、莪术各15g,白术12g。若患者咳嗽明显,加用桔梗10g;若痰多,加用清半夏10g;若气喘明显,加用白果10g;若胸痛明显,加用川楝子6g;若咯血,加用仙鹤草30g。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约100mL/次。化疗第1周期第1天开始给药,连续服用42d。

疗效标准 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QOL )评分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良好的为51~60分,较好的为41~50分,一般为31~40分,差的为21~30分,生活质量极差的为<20分。卡氏评分:分为0~100分,评分提高10分以上者为改善,变化未超过10分者为稳定,下降10分以上者为恶化。中医症候评分:疗效指数= (中医症候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好转,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指数<30%。

治疗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略有下降,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与试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卡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较前下降(P<0.05),与试验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试验组与化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的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要优于化疗组。试验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化疗组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者26例,化疗组总有效者共18例,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讨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占了80%左右的肺癌,目前采用的治疗手段临床远期疗效不佳,预后较差,且肿瘤晚期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大部分患者会接受局部或全身化疗,但化疗药物对病灶的缩小,减少肿瘤并发症等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正常细胞、组织、器官等造成损伤,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持续完成化疗疗程。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肿瘤患者的要求除了治疗效果,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提倡带瘤生存。

中药参与综合治疗的目的不在于杀伤癌细胞,而在于扶助身体的正气以保护机体。中药合并化疗在减轻机体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的化疗[2]。导师王希胜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自身临证实践, 依据“中医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学术理念,提出了“虚、瘀、结、毒”的肿瘤病机,确定了“扶、化、固、调”的治疗原则,并倡导“体内和谐、带瘤生存”之治瘤理念。健脾补肾方是基于中医肿瘤分阶段规范化治疗的理念而来,针对化疗期间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脾胃失调、肾气亏损、气血亏虚,而肺癌化疗过程中以脾肾亏虚证型多见,治疗应重视脾肾两脏,故形成以健脾益肾,补气生血为主的肺癌化疗期经验方。

本方是以黄芪、党参、山茱萸、枸杞子为君药;方中重用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专补脾肺之气、兼益气固表、升举阳气;党参味甘,微酸,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养血,益肾助阳;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益肾;两味归脾肺经及两味归肝肾经之要药,使肺气得宣降,脾胃升降得复,肝血得以充足,助肾阳气达于四肢。薏苡仁、白术、补骨脂为臣;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之功;白术味苦、甘,性温,主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尿;补骨脂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补肾助阳兼可温脾。三药合用,均归脾经,使中焦得以运化,气血生化有源,同时兼补肺肝两脏,以助君药。莪术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即可破瘀散结、又可健脾和胃。纵观全方,祛邪不忘扶正,扶先天补后天,气血双补,注重阴阳,兼顾虚实,诸药共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助阳、益气养血之功。

健脾补肾方中单味中药均实验证明具有确切的抗癌活性,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分化,还可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邹品文等[3]采用S180肉瘤小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山茱萸多糖通过调节荷瘤小鼠异常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健脾补肾方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证明其疗效显著。张亚密[4]通过临床应用健脾补肾方,使患者受益。康超[5]观察33例健脾补肾汤联合GP方案治疗鳞状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健脾补肾汤可减轻鳞状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谢英瑛等[6]报道运用健脾补肾方治疗肺癌,临床获得良效。

健脾补肾方以健脾补肾为治则,具有健脾和胃、益肾助阳、益气养血之功,健脾与补肾并重,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本次临床试验结论表明:健脾补肾方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GP化疗方案治疗相比较,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等。

参考文献

[1]王德欣,郭新军.晚期肺癌264例生存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120-122.

[2]师瑞卿,刘瑞娟. 扶正化痰法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 陕西中医, 2015, 36(8): 988.

[3]邹品文,赵春景,李攀,等. 山茱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1): 20-22.

[4]张亚密. 王希胜主任医师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浅析[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5): 18-19.

[5]康超. 健脾补肾汤联合GP方案治疗鳞状细胞肺癌33例[J]. 现代中医药, 2013,33(6):13.

[6]谢英瑛,康超,校利绒. 王希胜治疗肺癌验案2则[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8):83-84.

(收稿2015-10-21;修回2015-12-0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14

猜你喜欢

健脾证候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