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散结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2016-04-05高仲英赵亚峰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金樱子姜黄肌酐

高仲英 赵亚峰

陕西省韩城市中医院(韩城715400)



益肾散结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高仲英赵亚峰△

陕西省韩城市中医院(韩城715400)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散结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肾散结方,治疗8周后观察中医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和积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益肾散结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肾功能。

主题词 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益肾散结方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多种代谢产物及毒素蓄积,水电解质紊乱等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症状表现为乏力、胃肠道不适、水肿、小便减少、贫血等。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西医在其早期可对症处理,到后期,即便找到原发病,也无更好及有效的方法,只能依靠肾脏替代治疗及肾移植等,但这些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而中医药在此方面有明显优势,它品质廉价、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将2014年~2015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在30例治疗组中, 18例为男性, 12例为女性;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65.7±10.3岁;治疗前血肌酐平均水平367.0±135.65μmol/L。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 76岁,平均年龄64.6±11.2岁;治疗前血肌酐平均水平301.4±156.42μmol/L。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观察所有病例,依据王海燕第三版《肾脏病学》[1],慢性肾脏病Ⅱ~Ⅳ期,年龄18~80岁之间,血肌酐(Scr)133~707μmol/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GFR)15~60mL/(min·1.73m2),符合以上标准者。

排除标准妊娠期间的患者;正在哺乳期的患者;合并感染者;合并心衰、呼衰等急性病症者;有多种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正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治疗者;水电解质紊乱者;无法合作者(如精神患者);急性肾衰竭及需要透析等。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包括:低蛋白饮食摄入,血压的调控,纠正酸中毒、贫血及电解质等,并要预防感染,慎用肾毒性药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肾散结方(金樱子、仙灵脾各25g,山萸肉、菟丝子、鳖甲、王不留行、赤芍各15g,姜黄20g);乏力加黄芪、党参,恶心加苏叶、黄连,大便干加大黄、当归,水肿加茯苓皮、猪苓,腹胀加陈皮、半夏等。两组治疗8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如:倦怠乏力、头晕、腰膝酸软、恶心、食少纳呆等变化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积分统计(依据症状的轻重、有无,将症状积分分为4个等级,按0~3分进行统计)[2];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的结果来做评估。

以下①项为必备,具有②或③其中1项,则可判定[2]。①症状明显改善且积分减少≥60%,②Scr降低≥20%,③GFR增加≥20%,则为显效;①症状改善且积分减少≥30%,②Scr降低≥10%,③ GFR增加≥10%,则为有效;①症状改善,积分减少<30%,②Scr无增加,或降低<10%,③ GFR无降低,或增加<10%,则为稳定;若①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②Scr增加,③GFR明显下降,则为无效。

治疗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结果的疗效判定,其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而治疗组治疗症状积分及尿素氮、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见表2。

讨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疾病后期以肾脏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为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也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其中在肾脏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许多促进纤维化因子参与了调控。西医对肾脏间质纤维化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多数存在不良反应、禁忌症及局限性。近年来大量的单味药、复方制剂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肾脏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诸多方面对肾脏的病理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肾脏病治疗方法具着一定优势。因此探讨中医药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长足及深远的意义。

祖国医学没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名,依据临床症状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水肿、关格、肾劳、癃闭、溺毒、肾风、虚劳”等病范畴,本病常病程较长,表现为虚实夹杂。《伤寒论·平脉法》“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圣济总录》“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诸病源候论》“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妄行,盈溢皮肤而全身肿满”,由此古人认为“肾病多虚证”;《重订广温热论》“溺毒入血,血毒攻心,血毒上脑,头痛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呼吸带有溺毒”,《医林改错》“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临证指南医案》“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正所谓“水病及络”,“血不利则为水”,“水瘀互结”致使病情久久不愈。因此本病多为肾气虚弱,瘀血阻滞。

益肾散结方中金樱子、山萸肉、菟丝子、仙灵脾,补益肾气;鳖甲、王不留行、姜黄、赤芍,活血散结。其中金樱子以总黄酮为主要成份,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抗肿瘤、抑菌、抗炎;使用金樱子水醇萃取液作用于IgA肾炎大鼠后,可抑制肾脏肾小球系膜增生,使转换生长因子β(TGF-β)、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延缓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发生[3]。仙灵脾“淫羊藿,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本草纲目》);“其气温而无毒,辛以润肾,甘温益阳气以助其化,故利小便也”(《本草经疏》),故能温阳化气,使气化归于正常,夜尿减少,并能行血散结,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保护肝细胞、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淫羊藿苷能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下调TGF-β1及Smad2的表达,从而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抑制肾脏间质纤维化的发展[4]。赤芍具有散癥瘕积聚之功效,药理研究具有下调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赤芍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来减少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减少肾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及增值,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从而起到对肾脏保护作用[5]。姜黄中姜黄素具有抗肝、肺、肾等器官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表明姜黄素可减少输尿管梗阻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肾间质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改善UUO大鼠所致肾脏损伤,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脏间质纤维化的进程[6]。而方中山萸肉及菟丝子,补肾涩精固脱,加强补肾固本之功;王不留行及鳖甲,行血散瘀,加强活血散结之效。因此诸药配伍,标本兼顾,具有益肾活血散结之功效。临床以益肾散结方为基础,依据不同症状随证加减化裁,通过病例观察,明显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等,延缓肾脏病进展,由此更适合在基层运用。因观察病例数有限,其远期疗效及副作用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63-168.

[3]韦玉兰,黄艳明,王坤,等.金樱子对IgA肾病大鼠肾脏组织TGF-β基因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11):1566-1568.

[4]李叶丽,王颖婉,李意奇,等.淫羊藿苷通过降低醛固酮水平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 (4):519-522.

[5] 郑亚萍,康红钰.赤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NF-α、MCP-1、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6):637-639.

[6]冯爱桥,谢赛,包佩玲,等.姜黄素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内科急危重杂志,2015,21(1):64-66.

(收稿2015-10-09;修回2015-12-01)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11

△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西安710003)

猜你喜欢

金樱子姜黄肌酐
金樱子酒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复合酶提取金樱子根多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金樱子的叶子落了一地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姜黄提取物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表征
姜黄素对人胃癌AGS细胞自噬流的作用
采金樱子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