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肝活血法防治偏头痛反复发作临床体会

2016-04-04胡穗发王威罗艳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柔肝川芎白芍

胡穗发 王威 罗艳霞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 330008)

柔肝活血法防治偏头痛反复发作临床体会

胡穗发 王威 罗艳霞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 330008)

偏头痛;柔肝和血法;临床体会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反复的发作性偏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属于中医“头风、头痛”范畴。患者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严重损害个体学习、工作及生活质量[1]。临床上中医、西医对偏头痛防治分别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有效防治头痛复发方面不尽如意,而反复发作的头痛正是患者苦恼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对中医古籍头痛相关文献的研习,认为偏头痛的根源在于患者肝郁血虚的病理基础,采用柔肝和血法防治偏头痛于临床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2岁,自由职业者,头痛头胀14年,加重2 d。于2013年10月23日就诊。患者于高三下学期初发头痛,其后每月头痛发作1~3次不等,头痛发作时呈全头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强光、噪音使头痛加重,休息及服用布洛芬可缓解。曾间断不规则服用氟桂利嗪,无明显效果。2 d前与人争吵并前往体育馆游泳后头痛发作,头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头痛伴随症状同前并呕吐2次,服用布洛芬头痛改善不明显。睡眠、饮食及二便尚可,月经量少有血块伴痛经。面色淡,舌淡苔薄白,脉弦。诊断:偏头痛、肝郁血虚证;治法:柔肝和血;投自拟柔肝愈偏饮加法半夏降逆和胃止呕、延胡索活血止痛。处方:法半夏12 g、延胡索15 g、川芎24 g、白芍20 g、当归12 g、黄芪15 g、酸枣仁15 g、柴胡4 g、郁金12 g、白芷10 g、香附4 g、甘草3 g,3剂,开水冲服。嘱患者调整情绪、规律起居,3 d后复诊。10月26日再诊,头痛明显好转,感头昏沉不适,神疲乏力。面色淡,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沉取无力。上方去法半夏、延胡索再进7剂。三诊患者无头痛、头昏,神疲乏力明显好转,嘱患者坚持规律服再诊方药满4周停药,随访3个月中头痛发作2次,头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较前减轻。2014年3月27日约患者复诊,面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处方:川芎24 g、白芍20 g、当归12 g、黄芪15 g、酸枣仁15 g、柴胡4 g、郁金12 g、白芷10 g、香附4 g、甘草3 g,每服5剂,停药2 d,连续服用2个疗程停药,随访1年半无头痛发作。

2 讨论

2.1 柔肝和血治法理论基础西医认为偏头痛是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脉络失和、气血逆乱是偏头痛发病时的基本病机。《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皆可导致头痛,但在所论及头痛的条文中,以肝、肾及脾胃为多。在所有论及头痛的共22篇章中,根据原文描述头痛及兼症表现来看,我们认为符合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的论述以与肝相关者居多,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气逆则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呕苦咳哕烦心,病在膈中,头痛,甚则入肝”。上述条文所描述头痛临床表现与偏头痛发作时部分患者情绪不稳、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相类似。同时《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并指出所有疾病的产生,不外乎气血失和。肝主疏泄,为全身气血运行之枢纽,而气血逆乱导致偏头痛发作的核心也就是肝失柔和而逆乱。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情绪急躁或抑郁,疏泄失司,又致肝血不足,成为头痛再次发作的病理基础,这或许是偏头痛缠绵难愈的原因之一。资料[1~2]显示本病女性患者数倍于男性,如肝阴血不足确为本病的病理基础,《灵枢·五音五味》的相关论述或有助于理解为何女性发病数倍于男性,而15~50岁年龄组尤其明显:“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综上所述,可认为本病常存在肝阴血不足的病理基础,而疏泄失常是其病理表现,肝郁血虚是所有慢性头痛反复发作的核心基础。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属肝、络胆,上行连接目系,出额,向上与督脉交汇于巅顶,胆隶属于肝,与之经脉相连,胆经分布于头两侧,头之两侧与额角为肝胆二经分布所在。《医学心悟·卷三》有:“眉棱骨痛,或眼眶痛,俱属肝经”的论断。偏头痛病位在脑之经络,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尤其是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石室秘录·单治法》曾提出“诸痛治肝”的命题。因此,慢性头疼无论涉及何脏,或兼寒或兼热或兼瘀,皆宜柔肝[3],如《素灵微蕴·卷三》所谓:“木气无郁,故上下冲和,痛胀不生。”

2.2 柔肝和血法指导下的组方意义《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所胜,以甘缓之,以酸泻之”。所谓辛补与甘缓,辛补肝用、而甘补肝体。《岳美中医话集·用药须动静结合》说:“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组方遵《内经》之旨,参岳美中之意,方中川芎重用为君,取其辛散,顺肝木升散之性,亦为方中动药之首,引领诸药。此药味薄气雄,善入肝胆二经,通络散郁,上至巅顶,下行血海,旁达四肢,行气活血,走而不守,为头痛之要药。《本草求真·卷三·散剂》称:“其辛最能散邪,血因风郁,得芎入而血自活。头痛必用以除其郁”。白芍酸收、其性阴柔,为方中静药之首。方中以白芍为臣,其用有三。一为养肝之阴血,《景岳全书·卷四十八大集·芳草部》:“白者味甘,补性多。其性沉阴,故入血分,补血热之虚,泻肝火之实”。白芍配伍川芎,阴柔之品得阳刚之气,有补而不壅、滋而不腻的作用。《辨证录·头痛门》:“夫川芎止头痛者也,然而川芎不单止头痛,同白芍用之,尤能平肝之气,以生肝之血”。二为防木郁克土,偏头痛患者病程日久多肝郁,肝郁乘脾,多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以此形成肝郁-脾虚-血虚-肝郁的病理循环中而使病机复杂化、病证缠绵不愈。《本草经解·考证》:“芍药,白者止痛散气血,能于土中泻木”。三为反制,防川芎剂量较大,过于升散耗伤肝气以致气虚气滞。《医学纲目·肝胆部》:“凡治头痛,皆用芎、芷、羌、防、辛等温气药升散者,由风木虚,不能升散,用此助肝木,散其壅塞也。若风盛,疏散太过,则宜用酸涩收而降之,乃愈。”当归与黄芪甘缓、合白芍为臣,养肝之体。本方使用黄芪,不独补中气,且治肝气虚弱。《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期四卷》:“肝属木而应春令,其气温则性喜条达,黄芪性温而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偏头痛日久者,常致肝气虚弱,故以本品补益肝气,兼顾肺脾。辛甘并用、动静结合则阴阳互为守使,体用互为根基,有柔肝之效。偏头痛患者,常因睡眠不足而发作,或因头痛发作而影响睡眠。方中用酸枣仁,正是取其安神之效,并助芍药、当归之养血。方中用郁金,一为取其行气化瘀,清心解郁之用,再为反佐,因全方温药居多,恐助风木化火之虞。白芷散邪,《辨证录·头痛门》:“盖川芎最止头痛,非用白芷则不能尽解其邪气,而遍达于经络也”。小剂量柴胡与香附条畅气机,助药力上行,五药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以柔肝为根本,以养血扶正为辅,兼以活血通络、安神解郁,临证表明对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向慧,潘英,李现亮,等.广州医科大学本科生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的调查[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1):19-22

[2]郭述苏,薛广波,王桂清,等.中国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2):65-69

[3]胡穗发,方圆,袁勇.女性偏头痛治宜柔肝和血[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3):94

R277.7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2.030

2016-10-31)

猜你喜欢

柔肝川芎白芍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柔肝通络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红外线热成像对柔肝化痰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