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模式选择分析

2016-03-30姚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问卷调查师生互动

姚蕾

摘要:目前,大学课堂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大学生在课堂上患上“课堂沉默症”。许多时候大学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们没有任何的互动和回应。这种互动严重匮乏也促使教师关注互动,采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例如将平常的师问生答改进为生生问答,还有对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给予考试分值的奖励,等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讨选择师生的有效互动模式。

关键词:大学课堂;师生互动;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05-02

一、问题提出

目前,大学课堂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大学生在课堂上患上“课堂沉默症”。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许多时候大学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们没有任何的互动和回应[1]。一堂课自始至终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基本都是你望着我、我看着你。这种互动严重匮乏促使教师开始关注互动,采用各种方式与学生交流,例如将平常的师问生答改进为生生问答,还有对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给予考试分值的奖励,等等,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所以,师生互动的有效模式和途径的探寻应该受到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摆脱“大学课堂沉默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找到适合学生特点,适合不同年级特点的有效师生互动模式,改善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是如今大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设计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校学生进行调研,问卷设计如下所示。

1.下述互动行为中,选择出上课过程中经常被老师采用的两种行为(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2.对于上题中所选择的两种互动行为,同学们的态度如何,最终效果如何?

(1)第一种行为( )(填写上题中的标号,即最经常发生的互动行为)。

同学们的态度( )

A.积极参与;B.被动参与;C.简单应付;D.不参与

互动效果( )

A.非常好;B.一般;C.不好;D.非常差

(2)第二种行为( )(填写上题中的标号,即第二位经常发生的互动行为)。

同学们的态度( )

A.积极参与;B.被动参与;C.简单应付;D.不参与

互动效果( )

A.非常好;B.一般;C.不好;D.非常差

3.下述互动行为模式中,你喜欢哪个或哪些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4.对于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对于专业基础课,如经济学、材料学等课程,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3,4]?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对于专业实务课,如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你喜欢哪种互动行为模式?可多选( ),如果选项中没有,请在“其他”项中列出。

A.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B.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C.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D.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E.老师讲授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回答;F.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G.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了解各种角色的内涵;H.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I.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J.针对某一话题或论点,让同学们自己找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K.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L.其他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师生有效互动模式选择调查问卷中,我们获得95份有效样本,具体结论如下。

1.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两种课堂行为,一是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二是老师提前布置内容,学生课下完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讲,老师作点评。对于第一种课堂行为,81%的学生对于这种课堂行为都是表现出“被动参与”的态度,82%的学生认为互动的效果一般,12%的学生认为互动效果不好,只有4%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好。对于第二种课堂行为,67%的学生的态度是“被动参与”,分别各有17%的学生是“积极参与”和“简单应付”,有80%的学生同样认为互动效果一般,17%的学生则认为效果非常好。两种课堂行为相比较而言,第二种课堂行为的教学效果相对理想,互动有一定的成效。

2.现有的师生互动模式,学生们的态度都是“被动参与”,较少的去主动参与。调查表明,61%的学生所喜欢的互动模式主要集中在4种模式,首先是“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22%),其次是“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17%),第三是“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11.3%),第四是“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10.9%)。

3.教师对于互动方式的选择也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来确定。调查表明,对于类似于英语、数学、政治等这样的基础课,约半数的学生倾向于3种方式的互动,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点名回答”。对于专业基础课,50%的学生倾向于3种方式,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对于专业实务课,50%的学生集中倾向于3种方式,分别为“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综合分析表明,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务课则基本一致。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两种,效果一般,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够,属于被动参与。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互动方式是另外4种方式,即“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老师通过放映一段声像或讲述一个故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老师作最后点评”和“老师提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其中,“老师每一堂课都与大家交流最近发生的与课程有关的报道或所见所闻”,和“老师邀请专业人士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然后进行讨论”这两种模式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而且无论在什么类型的课程上,都受到学生们的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互动的恐惧和互动本身的匮乏都是阻碍他们积极参与互动的原因,所以除了要找到合适的互动模式进行实施以外,还需要教师对于互动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对学生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适时的补充,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孙伟.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2]英雄.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的发展模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2).

[3]张机.高校“思修”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知识经济,2012,(20).

[4]樊继华.师生互动的有效模式:课堂发言[J].中国校外教育,2012,(35).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问卷调查师生互动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