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鲶鱼效应”原理的运用

2016-03-29江苏省仪征人民医院江苏仪征2114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鲶鱼效应鲶鱼手术室

张 艳(江苏省仪征人民医院,江苏 仪征 211400)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鲶鱼效应”原理的运用

张 艳
(江苏省仪征人民医院,江苏 仪征 21140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鲶鱼效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的手术室护士1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12月进行常规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选取两名骨干护士进行重点培养,带动全科护士学习效仿,激发“鲶鱼效应”作为观察组。观察护理人员在不同管理模式干预后手术台次、护士的综合能力以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台次、护士的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以及医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鲶鱼效应”原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中可有效带动整体团队氛围,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临床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鲶鱼效应;手术室;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作为为患者提供手术以及抢救的场所,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手术的治疗以及抢救效果影响重大[1]。其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提前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工作,缩短手术时间,还需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配合默契,反应敏捷,做好护理本职工作,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完善护理流程,从而提升护理质量[2]。如何通过改善护理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积极性,挖掘护理人员潜能,促进手术是护理质量的提高是专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观察“鲶鱼效应”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手术室护士1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12月进行常规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运用“鲶鱼效应”原理进行管理作为观察组。其中手术室护士男1名,女9名,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9.31±3.78)岁,其中本科7名,大专2名,中专1名;护师4名,护士6名,工作年限2~10年,平均年限(5.15±1.44)年。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研究并积极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模式:根据护理人员资历以及自身能力对其进行调配,平时定期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调查。观察组护理管理中应用“鲶鱼效应”原理:考察手术室护士整体情况,从中选取沟通能力较强、具有临床带教经验、热爱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2名,对其进行专业培养。培养内容主要为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最新研究以及进展,加强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专科知识之间联系,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将培训好的护理人员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负责参与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护理方案并推广实施,改正手术室不良风气,传授与患者沟通技巧,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并予以指证。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励护理人员争相效仿,自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持续干预一年。观察2015年6月~12月与2016年1月~6月护理人员的整体相关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不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

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观察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模式干预后手术室的手术台次、护士的综合能力以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护士综合能力、患者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情况通过定期问卷调查进行统计,护士综合能力考核问卷共100分,分数越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越好;患者以及医生满意度情况问卷要求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填写,问卷共10个项目100分,分数越好满意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台次、护士的综合能力、患者以及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情况()

表1 不同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情况()

组别 手术台次 综合能力 患者满意度 医生满意度观察组 3526.23±116.59 89.22±7.58 96.67±8.55 92.15±6.32对照组 2614.36±120.33 76.11±7.12 82.12±7.76 85.33±7.01 t/x2 17.210 3.986 3.985 2.285 P 0.000 0.001 0.001 0.03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台次、综合能力、患者以及医生满意度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现出“鲶鱼效应”原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显著的优越性。其主要通过选取两位骨干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再投入到临床护理中,带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给予适当鼓励,将科内管理化被动为主动,护理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机制[3]。此种方法可刺激护理人员努力发挥自身潜能,自觉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医护以及护患和谐,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发挥,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规范护理管理流程,减少护理失误,同时通过变革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按资历升职的管理模式,择优而从之,并定期进行考核,培养有效竞争、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从而提升手术室业绩[4]。

综上所述,“鲶鱼效应”应用于手术管理中可有效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综合能力,促进护患以及医护和谐,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不同医院管理模式存在差异,此种管理方法还需结合实际医院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1] 徐小群,吴 蒸.鲶鱼效应在手术室高年资护士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6,10:41-43.

[2] 尤兴翠,周尉玺.鲶鱼效应在培养手术室护士核心胜任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2:7-9.

[3] 王 莉."鲶鱼效应"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2:2085-2086.

[4] 王 莉,喻姣花."鲶鱼效应"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3,24:2654-265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6.12.155.02

猜你喜欢

鲶鱼效应鲶鱼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鲶鱼效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