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2016-03-29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江苏徐州2210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甲乙角型乙组

王 静(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外科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王 静
(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8例。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心理特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甲组患者出现急躁冲动、紧张恐惧、忧虑担心、孤独寂寞以及悲观抑郁的概率均少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的风险,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变化特征;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发病率较高,致盲率也比较高。因该病的发病比较急,病状比较重,患者的视力出现急剧的下降,导致患者出现急躁、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1]。所以,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为了探讨和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此次研究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为研究主体,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8例。甲组男8例,女30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2.38±3.18)。乙组男6例,女32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62.01±3.0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变化特征(1)急躁冲动:患者的情绪比较容易激动,同他人争吵,易钻牛角尖。青光眼患者在发脾气之后会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情绪变得更加激动,再加上患者术后视力并未提升而心烦意乱。(2)紧张恐惧:因发病突然,头痛和眼痛症状明显,出现虹视、雾视以及视物不清,甚至是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因害怕失明,在加上疼痛难忍而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3)忧虑担心: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担心视力是否能够恢复,再加上女性患者较多,其内心和性格相对比较脆弱,对以后生活产生忧虑。(4)孤独寂寞:患者易产生孤独、寂寞等不良心理,环境陌生,再加上感知视觉的改变,孤独无助感加重。(5)悲观抑郁:因青光眼是终身性的一种疾病,要终身治疗,患者治效果果不理想时,患者就会对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

1.2.2 护理: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环境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甲组患者加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倾听患者的倾诉,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的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确保护患关系良好的建立;可给予患者收音机,使用听觉来弥补视觉障碍,增加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缓解其不良心理,在一些地方配置呼叫器,确保患者可随时得到帮助;注意使用温柔、真诚的语言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加治疗的信心;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适宜的睡眠习惯;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1.3 观察指标和效果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患者躁冲动、紧张恐惧、忧虑担心、孤独寂寞以及悲观抑郁等发生的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比较满意率[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心理特征情况的对比

甲组患者出现急躁冲动、紧张恐惧、忧虑担心、孤独寂寞以及悲观抑郁的概率均少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甲乙两组患者心理特征情况的对比 [n(%)]

2.2 甲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甲乙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n(%)]

3 讨 论

目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尚未明确。有研究报道指出,当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其眼压会急剧上升,所以,心理因素在青光眼患者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也就意味着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特征,并使不良心理得到缓解或者消除就十分有意义[3]。临床中因患者情绪波动异常导致疾病发生的案例较多,在发病后,患者因情绪不稳定,会直接影响用药后药物的吸收,降眼压效果较差,收缩瞳孔效果差,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容易复发[4-5]。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当患者有过度悲伤或者兴奋、情绪激动等症状时,会直接导致眼压急剧上升,病情会由此加重。基于此,就应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及时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接受治疗时能够更加积极配合,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本组研究中,经护理后,甲组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明显低于乙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明显降低了患者不良心理发生的风险,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1] 王晓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饮食保健,2015,02(12):140-141.

[2] 华芳芳.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饮食保健,2016,03(8):92-93.

[3] 陶 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247.

[4] 赵丽萍.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8(3):108-109.

[5] 孙忠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34(2):76.

[6] 刘立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86-287.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6.12.56.02

猜你喜欢

甲乙角型乙组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