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及其现实优化路径分析

2016-03-29冲,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虚拟优化路径

石 冲,周 宏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及其现实优化路径分析

石冲,周宏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摘要:高校德育舆论环境的优劣是影响高校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具有整体格局上的相对独立性及实践主体的同质性、发挥作用浅层及采取措施机械化的特征,它无法承受由互联网技术所创设的虚拟舆论环境带来的巨大冲击。本文从虚拟舆论环境宏观层面的统摄性、中观层面的包容性和微观层面的主动性来回应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并分析了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应具备平等的参与性与立体的交互性、传播的开放性与途径的多样性等特征,最后从主体能动、客体塑造及环境优化三个层面对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现实优化路径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现实整合;优化路径

一、高校德育舆论环境的总体特征

高校德育舆论环境是由校内师生对校内外各种德育相关现象发表的见解、主张和评论所构成的言论氛围及其系统,是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精神层面的渗透来深度影响高校德育的进程和效果。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整体格局的相对独立性与实践主体的同质性

高校德育舆论场是社会舆论场的重要发源地与集散地,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实际上是由社会舆论与校园舆论场综合组成的系统。[1]在与社会舆论密切联系的同时,高校德育舆论环境自身也有其独特性,即整体格局的相对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它是社会舆论环境的“缩影”,拥有构成舆论环境的必备要素和基本内容。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受到社会舆论环境的深度影响,是社会舆论传播的发声器之一,但同时它也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到社会舆论的掣肘,而是积极、主动地影响和形塑着社会舆论,发挥着高校德育舆论的独特作用。

高校德育舆论主体主要包括舆论引导管理者和舆论一般参与人员,即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环境中参与舆论实践活动的广大高校师生员工群体。在受教育水平方面,高校德育舆论主体基本相近或相同,对于德育舆论往往拥有同样或类似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点。根据传播学理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既要有“传”,也要有“受”,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在高校德育舆论的传播中,传播者与接受者往往具备相似的认知体系与评价系统,因此,在德育效果上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造成同质化现象。

(二)发挥作用浅层和采取措施机械化

“舆论左右人的看法,环境控制人的行为。”[2]高校德育舆论环境与德育内容、方法、效果与反馈机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相互促进与制约的矛盾交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浅层的,其方式是附着于德育内容表面,仅仅充当德育实践的发声器和传播媒介,其本身缺乏贯穿德育实践过程的能力与影响。因而在整个德育环境系统中,高校德育的舆论环境始终是一个“配角式”的存在。

此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应对高校德育舆论时缺乏积极的态度与必备的能力,造成在运用德育舆论促进德育效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显得相当僵硬与机械。一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仍然深受旧有舆论范式的影响,无力改变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对德育效果微乎其微的影响,甚至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与影响舆论环境方面不够自信。而当负面舆论呈现蔓延态势时,他们往往习惯于采取简单而又低效的“围堵剿灭”的方式来控制不良舆论的影响范围。

二、虚拟舆论环境的形成及对高校德育的冲击

(一)高校德育实践的语境转换

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活动内容和活动场所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德育方法缺乏创新性并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逐渐显得僵硬。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高校德育必须及时注入新鲜元素以改变其实践机制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环节,使其适应实践语境的转换。

“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给高校德育创造了一个富有生机而又纷繁复杂的实践情境,即由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创生的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由于互联网去中心化和多维度的特征,德育客体能够通过虚拟时空中的数字技术直观、线性地将高校德育的接受度和认同度体现出来,也使得德育主体在与客体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德育效果的反馈。这种环境呈现出实践主体、客体时空分离的表象,完成了特殊时空条件下主体键盘输入与高校德育信息的及时回馈,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舆论环境的实践情境,虚拟舆论环境应运而生。

(二)虚拟舆论环境对高校德育的冲击

由数字意义符号营造的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在给高校德育主客体带来新鲜感和活力性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首先,虚拟舆论环境传播具有不稳定性与难控性。高校德育的目标是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订的,其内容与方法也是经过权威专家认证后,按照要求确立的。在高校德育中,德育效果基本上能够在预期的时间段内被把握和反馈,即使偶尔出现时效滞后的情况也基本上能够通过汇聚各方资源加以调控后达到预期目标。也就是说,高校德育舆论环境与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总体上可以得到有效掌控。而在虚拟舆论环境中,高校德育舆论以数字化信息传播为媒介,德育舆论的传播主体在陌生的语境下进行德育信息的交流,使高校德育形成一个与现实舆论环境的实施规则完全不同或者难以控制的能量“场”,容易造成与良好期望相悖的“非意图结果”。[4]

其次,虚拟舆论环境容易导致高校德育主体对其畏惧和忽视,同时也易引发德育客体的非理性行为。近几年高校德育主体承受了虚拟环境所带来的较有影响舆论事件的冲击,但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办法,因而容易在虚拟舆论环境的调控方面缺乏信心。在面对较大影响的德育舆论事件时,传统的“围堵”方式往往显得低效甚至失灵,这更使德育主体在陌生实践语境下产生畏惧心理。面对新媒介的出现,高校德育客体一开始觉得比较新鲜,因而很容易也很乐于去接受,但随后发现舆论信息发布与传播缺乏有效监管之后,一部分德育客体由于对高校德育的传统内容方式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无法排解,则会通过虚拟舆论环境进行非理性宣泄和拒斥。

最后,虚拟舆论环境容易导致德育实践中虚拟认同与真实认同的背离。在虚拟舆论环境中,以科学技术构造的虚拟世界把现实中的个体划分为相对孤立与分散的数字意义的符号。在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下,舆论传播主体充分利用物质技术表达自身观点,但这种传播却往往会与现实语境的话语传播效果相背离。囿于经济与技术的双重限制,高校的德育专家学者在虚拟语境中对舆论传播的解析与论证并不成熟。由此,德育实践主体在缺乏成熟理论支持下容易产生言行失据甚至失效的自由放任现象。总之,缺乏对虚拟语境下舆论传播规律的掌握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实践的软肋。

三、虚拟舆论环境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宏观层面的统摄性要求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都深深地刻着互联网的印痕。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5]由此可以推知,大学生群体受虚拟环境影响的人数众多,国家在高校德育的舆论影响中居于统领地位既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同时,高校德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环境,更需要营造安全健康的虚拟舆论传播环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即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是以“急风暴雨”式的强制方式灌输给民众,而是以一种获得广泛民众内心“同意”为基础的对文化领导权的文化认同。[6]“文化领导权”给予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启示是在宏观层面,可以通过虚拟时空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以确立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文化要求,获得德育客体对德育内容的“同意”和“自觉服从”。

(二)中观层面的包容性要求

如果说国家是德育目标的确立者,那么,学校则是德育效果的实现者。由于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都置身于由科学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中,德育主体与客体脱离了现实环境,极易造成学校对德育舆论影响控制力的弱化。在实际的高校虚拟德育舆论传播中,高校德育内容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以碎片化的形式加以传输,德育客体在接收德育信息方面往往呈现出随意性和娱乐性的特征。从方法上来说,传统德育方法虽然仍发挥着主要作用,但虚拟环境中的干扰因素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德育方法的使用。由于高校本身还未形成对德育虚拟舆论的系统化认识,在建立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长效发展机制时仍以旧有的方式方法来应对与观望,具体表现为德育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作为和单纯依赖传统方法应对已经变化发展了的德育环境,这些都要求中观层面以包容的姿态回应虚拟舆论传播环境。

(三)微观层面的主动性要求

在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下,处于微观层面的德育客体应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对德育客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方式、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德育参与自由度高、德育方式娱乐性强、对舆论传播途径具有新鲜感等。此外,由于在网络虚拟时空中,道德舆论信息发布与传播有效监管的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作用的淡化,外加“网络推手”的操纵,容易形成传播中“群体极化”以及德育客体的现实状态与虚拟面孔出现“两张皮”倾向。简言之,虚拟认同与真实认同的悖离,极易造成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中“悖论”的形成。

高校德育客体在虚拟舆论环境下,借助新媒介体现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高校德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德育客体在微观层面的活跃性能够增强德育过程中的参与性,摆脱传统德育中“你说我听”的局面;另一方面,良莠不齐且缺乏监管力度的德育内容被各种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容易导致德育客体受不当内容影响而削弱高校德育的效果。

四、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不仅是信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德育应对新形势新变化亟须解决的难题。在虚拟舆论环境对高校德育实践提出新要求的前提下,良好的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一)平等的参与性与立体的交互性

以往的高校德育舆论环境在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既为德育活动营造融洽的实践场景,也为德育效果的适时获取充当“宣传机器”的稳固角色。但就其参与性而言,高校德育过程往往习惯于“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等缺乏活力、刻板的德育范式,德育主体倾向于在舆论环境中直接“下达”宏观层面的目标与要求,通过单向的方式传输给德育客体。德育客体则缺乏参与意识,消极地适应所设定的舆论环境。在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下,高校德育的主客体则能够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中找到自己与现实语境不同的存在:德育内容不再是单调死板的书本和文件,而是更加直观的互动与感受,并且在借助新的传播媒介的方式下,及时与虚拟世界中的德育主客体进行交流、沟通与反馈评价。

(二)传播的开放性与途径的多样性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具有传播的开放性与途径多样性的独特优势,并且能够成为增强高校德育效果的孵化地与助推器。高校德育主体如果能够充分结合互联网的全面开放的优势,主动地参与调控与适应高校德育的传播语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负面舆论扩张,又能够通过开放性的传播与互动来增强高校德育的效果。只有以此认识为基点,高校德育主体才能够群策群力,挖掘多种手段、尝试多种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同时,高校德育主体一方面能够通过新的手段提高德育客体对高校德育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拓展高校德育舆论的实践途径,增强高校德育时效。

(三)方法的灵活性与适时的反馈性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突破了活动内容与场所的统一。高校德育主体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与同行进行探讨,也能够及时接收德育客体的评价与反馈信息,从而适时调整宣传策略,跳出传统舆论环境的局限。例如,在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榜样示范法,就能在虚拟语境中得到灵活运用并能增强德育时效。具体到实施的层面,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宣传榜样时可以将典型案例主角做成二次元视频或者卡通漫画,也可以结合网络语言适当调整德育内容,甚至可以借鉴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介,通过“点赞”等高校德育客体易于接受并积极参与的方式进行。

五、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现实优化路径

从本质上讲,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是现实环境的构成部分,以下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现实整合与优化路径。

(一)主体能动层面

这里的主体既包括高校德育主体即高校德育工作者,也包括高校德育舆论主体即广大高校德育师生群体。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要提高德育舆论“把关人”的能力,即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正因为开放性网络空间下舆论监管力度的弱化,才使得高校德育的舆论环境容易充斥着消费主义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与高校德育主流价值观相偏离的负面氛围。高校德育“把关人”的主要职责是严格控制负面德育舆论的萌芽与传播。高校德育主体可以通过培育意见领袖、构建虚拟高校德育舆论危机预警机制来扩大德育舆论的传播范围,可以通过努力掌握高校德育舆论议程设置的主导权来保持媒介、网民与德育舆论的融合关系。

(二)客体塑造层面

优化虚拟舆论环境下的高校德育,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德育客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信息时的媒介素养与言行自律能力,必须努力使高校德育客体在虚拟舆论传播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与辨别力,使其在做到“不造谣”、“不传谣”的基础上积极面对和创造性地迎接高校德育舆论正面风向,准确辨别高校德育舆论内容,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为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研究做出反馈,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

在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中,高校德育舆论客体对校内外各种德育相关现象发表的见解、主张和评论所构成的言论氛围及其系统在向常规性转化的路径中,同样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完成虚拟语境向现实语境的转化。高校可以探索建立网络道德舆情的预警机制,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中期调研与总结反馈,利用网络设备中管理员身份,及时规范舆论风向并进行有效引导。

(三)环境优化层面

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是高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高校德育环境的能动性特征相吻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对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进行优化,方可提升高校德育效果。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主体能动和客体塑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德育虚拟舆论环境的影响。其次,重点抓好高校德育校园环境建设。优化高校德育的校园环境是正确认识和应对虚拟舆论环境的前提,而优化校园环境的基础是建立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从物质环境着手,逐步提升高校德育的环境水平。最后,围绕育人目标,开展各项德育工作。高校德育目标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向与理想,只有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不错位、不缺位,才可使德育活动在经过优化的虚拟舆论环境下取得成效。

综上,高校德育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及新媒体的使用所创设的虚拟舆论环境,在面对高校德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时能够掌握虚拟语境下高校德育舆论环境的特征及规律,探索德育实践从虚拟舆论环境向现实舆论环境平缓切入的综合性路径,在对高校德育舆论环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提高高校德育效果作出更多探索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L].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2015-10-28].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51-1012256641.htm.

[2]毕一鸣,骆正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2.

[3]理查德·A·斯皮内诺.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48.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2.

[5]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2015-10-28].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6]杨恩泽.手机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J].学术交流,2014(3):194-197.

[责任编辑石悦]

收稿日期:2015-12-31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虚拟时空下高校德育舆论环境调控研究”(11YJC71008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公共性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2011SK728)

作者简介:石冲(1991-),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周宏(1972-),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3-0119-04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虚拟优化路径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慧眼哲思对“虚拟”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