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语中的新增汉语外来语

2016-03-28张烨王春雨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式英语外来语汉语

张烨 王春雨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需求,汉语外来语热现象出现。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语出现了“做俚语用的汉语外来语”和“做正式语用的汉语外来语”两种形式。在学术界,很少有人对1994年以后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进行研究,相关资料较少。本文通过对英语中的新增汉语外来语进行收集及分析,探求英语所接受的汉语外来语的词汇特点及中式英语的结构特点,以发现汉语外来语在社会上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国际英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外来语;中式英语

一、收录汉语外来语的必要性与权威性

外来语指某语言直接或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新词语。英语被公认为是国际性语言,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曾宣称,自1994年以来,新增的英语词语中,汉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了任何其他来源。

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新词的原则是单词使用时间一般是10年的单词。所以被收录到词典中的词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是权威的。

二、新增汉语外来语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语范围涵盖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网络热词、科技等方面。本文列举了1994年以来几个被收录到知名辞典中的新增汉语外来语。

1.做正式语的汉语外来语

(1)Taikonaut(宇航员)

这个词在1998年就已经被使用过,之后被熟知是因为许多英语新媒体组织用它来报道中国的宇航员。现如今,这个词已经被收录于朗文词典和牛津词典。

2003年,中国将宇航员杨利伟和其搭乘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向外太空后,新华社使用这个单词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进行了报道,之后“Taikonaut”这个词就开始广为流传。此词在5年后才真正热起来,究其原因是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之快深受国内外瞩目。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备受关注是必然的,当然这也鼓励着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冲向另一个高峰。

(2)Laogai(劳改)

1994年《简明牛津英语辞典》收入了“Laogai”一词。2003年版的《牛津英语短语和寓言词典》对“Laogai”词条作了进一步解释:“中国的劳教所系统。”《麦克米伦英语词典》也收录了“Laogai”这一词条:“英语中已知首用于1983年,指中国由劳教所网络组成的惩戒体制。”

(3)Guanxi(关系)

作为被收入牛津词典最出名的中文音译词,《牛津英语词典》对“Guanxi”的释义是:“源于中国普通话,字面上理解和‘联系是一个意思,特指在中国有助于商业活动和其他交易的社交网络系统、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

说起这个词,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文化里特殊的人情理念。中国人特别重视“关系”,重情重义。然而这种感情在某些人群中逐渐变得畸形,“关系”帮助许多人得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东西,而“关系”中总会牵扯着太多社会的阴暗面。

2.做俚语的汉语外来语

(1)no zuo no die:Means if you don't do stupid things, they won't come back and bite you in the ass.

(2)you can you up:If you can do it then you should go up and do it. It's used against people who criticize others' work, especially when the criticizer it not that much better.

(均摘自美国俚语词典)

一般被用作俚语的汉语外来语都是中式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从释义来看,这些句子的意义完全借自于中文意义,且带有明显汉语拼音特点。从结构来看,这些汉语外来语的词汇特点是有中文发音和英文后缀以确定本词的词性。从此趋势来看,中式英语将不再仅仅是翻译成英文去适应外国人,而是让外国人学习并了解中国词汇。

目前,中国备受关注。因此不管是做俚语的汉语外来语,还是做正式语的汉语外来语,当它们被收录到词典中的时候,也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的时候。

三、汉语外来语带来的影响

调查中我们发现,本文所列举的汉语外来语几乎全部是为人所熟知的,而且还有被调查者可以列举出许多未提供的汉语外来语。超过60%的人认为,汉语外来语被收录到英文辞典里,体现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在不断提升,这也是将中国文化发扬出去的方法。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中国文化中有些精华没有传播出去,个别难登大雅之堂的词汇倒是传播很快,对此深感惋惜。

英语自始至终都是一门开放性语言,它吸收各个国家有历史基础、热度高的词。无论是转移借词还是混合借词,这都体现了英语体系在发展,并不断关注汉语。

语言彰显国力。语言的不断输出是中国国力强盛的表现。中国正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影响世界。

(指导教师:方元)

参考文献:

[1]Hebdige,Dick.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M].London:Routledge,197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李娟,龚蕴华.于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4]王晔.现代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语”现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一点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对英语中的新增汉语外来语的研究”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中式英语外来语汉语
原来它们是“外来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从中韩外来语发展看全球化时代外来语对文化的影响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浅析英语外来语的规范使用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