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区2006-2015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

2016-03-27李翠友陈日暖赵伟良徐文燕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新会区碘缺乏病份数

□李翠友 陈日暖 赵伟良 徐文燕 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会区2006-2015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

□李翠友 陈日暖 赵伟良 徐文燕 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调查和分析2006-2015年新会区居民碘盐食用情况,了解和掌握该区域内居民碘盐的食用情况以及合格率,为消除碘缺乏病症提供数据支撑。依照卫生部《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06-2011年在新会区辖区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监测居民碘盐样本2 874份,其中非碘盐为54份,碘盐2 820份,平均碘盐使用率达到98%以上。新会区居民食用碘盐已经达到我国相关标准。

碘是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元素,当人体对碘摄入量不足时,人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患,包括甲状腺肿大、地方性克汀病、先天畸形和胎儿流产等。而目前医学上对碘缺乏所出现的症状归纳为由于自然环境导致的碘缺乏而造成的人类机体表现出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在我国,碘盐是消除碘缺乏、补充人体碘元素的一个最为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办法,其整体投入小,却能够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防止一系列碘缺乏病症的出现。因此,遵循和落实国家碘盐规定办法,有助于防止和消除碘缺乏情况的发生。为了了解新会区居民碘盐食用的标准和具体情况,本文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对新会区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的办法进行碘盐食用情况监测,现将2006-2015年新会区碘盐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监测对象

本次碘盐监测对象为新会区2006-2015年辖区内全体居民。

抽样方法

依照卫生部《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06-2011年在新会区辖区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按东、西、南、北和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9个镇(街道),其中东、西、南、北各随机抽取2个镇(街道),中部随机抽取1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8户居民盐样,共抽取盐样288份。2012-2015年在新会区辖区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15户居民盐样,共抽取盐样300份。每份盐样15 g以上。

检验方法

根据《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碘离子的测定》(GB/T 13025.7-1999)中的直接滴定法定量滴定,滴定前均完成盲样及考核样的质量控制。

判定标准

2006-2011年,依据《食用盐国家标准》(GB 5461-2000),合格碘盐为(35±15)mg/kg,<5 mg/kg为非碘盐。食用盐中碘含量为5~20 mg/kg(不含20 mg/kg)或>50 mg/kg即判定为不合格碘盐。2012年3月15日执行新的标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 16006-2008),在一定时期内新旧标准碘盐并存,广东省确定合格碘盐为(25±30)mg/kg。2012-2015年合格碘盐判定标准为18~50 mg/kg,非碘盐判定标准不变。食用盐中碘含量为5~18 mg/kg(不含18 mg/kg)或>50 mg/kg即判定为不合格碘盐。

监测指标

碘盐合格率=(碘含量20~50 mg/kg样本份数)/(碘含量≥5 mg/kg样本份数)×100%

非碘盐率=(碘含量<5 mg/kg样本份数)/检测样本总数×100%

碘盐覆盖率=(碘含量≥5 mg/kg样本份数)/检测样本总数×100%

合格碘盐使用率=(碘含量20~50 mg/kg样本份数)/检测样本总数×100%

结果

本文抽取新会区2006-2015年碘盐监测数据见表1,根据不同的乡镇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分别对非碘盐份数、碘盐份数、不合格碘盐份数、合格碘盐份数等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分别计算出非碘盐率、碘盐合格率、碘盐覆盖率、碘盐食用率等数据,为本文监测结果提供数据支撑。

监测结果

2006年-2015年共抽样检测居民户盐样2 928份,共检出碘盐2 874份,非碘盐54份,其中合格碘盐2 779份,不合格碘盐95份。居民每年碘盐覆盖率除2007年(92.71%)较低外,其他年份均在95.00%以上;每年的碘盐合格率为94.04%~100.00%;整体合格水平较高(见表2)。

居民不合格碘盐

2006-2015年共检出不合格碘盐95份,占3.24%。其中2006-2011年在1 678份含碘盐中,碘含量过低(5~20 mg/kg)49份,含量过高(>50 mg/ kg)9份,分别占2.92%和0.54%;2012-2015年在1 196份含碘盐中,碘含量过低(5~18 mg/kg)33份,含量过高(>50 mg/kg)4份,分别占2.55%和0.33%(见表3)。

非碘盐检出情况

2006-2015年中,共检出非碘盐54份,占监测总数的1.84%。各年年度的非碘盐检出率为0.00%~7.29%。

讨论

使用碘盐是我国消除碘元素缺乏病症的方法中最为便捷、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措施之一,也是逐步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保障手段。通过对新会区2006-2015年,新会区一共监测居民碘盐样本2 874份,其中非碘盐为54份,碘盐2 820份,平均碘盐使用率达到98%以上,为居民碘缺乏病的预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中,合格碘盐2 779份,整体碘盐合格率达到98.5%。碘盐覆盖率除了2007年的92.71%相对较低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95.00%以上,因此整体来说,新会区的碘盐食用率和覆盖率水平较高。

在对碘缺乏病的预防中,碘元素的摄入是关键。需要长期坚持的方法进行预防,如果居民不能长期坚持食用碘盐,就很有可能造成碘缺乏病症的再次爆发,通过分析和调查发现,虽然新会区碘盐食用率和覆盖率均较高,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地区未使用碘盐和碘盐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其中非碘盐占调查总数的1.88%,不合格碘盐占1.5%,这样的数据依旧不容乐观,在碘缺乏病症的预防工作中还存在较大的缺口。

对于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的防治工作还是要从市场流通渠道去管理和稽查。居民对于碘盐的食用主要依托于市场碘盐的流通,因此管理部门应该完善盐业市场,加强对食盐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假冒碘盐、不达标碘盐生产企业以及食盐非法生产窝点的打击力度,严格管控零售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从生产加工和市场流通的领域确保碘盐质量的合格。卫生部门应根据居民使用碘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大对居民碘盐食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碘盐食用的认识和对非碘盐以及假冒碘盐的辨别能力。

虽然近年来不合格碘盐的使用率的逐渐降低,仍需高度重视碘盐的使用问题,继续加强碘盐监测监督工作,提供有效、准确的监测数据,对碘盐的使用以及碘缺乏病的防治进行科学的预测,密切与相关部门联系,保障碘盐的有效供给,严格监督和控制非法碘盐流入市场,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居民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保障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

李翠友(1985-),女,广东江门人,本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地方病防治。

猜你喜欢

新会区碘缺乏病份数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五和小学作品集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五和小学作品集1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