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问题”名实之辨及其超越

2016-03-21郭文良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视域教育

● 郭文良

“教育问题”名实之辨及其超越

● 郭文良

“教育问题”存在名与实不符的问题。泛化或窄化“教育问题”的概念是其名实不符的表现。明确“教育问题”的概念对于实践层面的教育问题解决以及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发展意义深远。教育问题是实践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也是人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统一。它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复杂性、整体性、永恒性和层次性等特征。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问题。首先要承认教育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与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既要立足于教育问题实际,又要超越教育问题。要实现对教育问题的超越,需要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扩展教育问题的视域以及完善超越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

教育;教育问题;名与实;超越

“教育问题”作为日常用语被广为人知,对教育的批评之声就源于教育问题。然而,日常熟知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够准确理解与把握“教育问题”。作为学术术语,“教育问题”的概念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说,教育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什么问题都可以归为教育问题或由教育问题所致,将教育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混淆,这就是“教育问题”概念的泛化。同时,也有人将“教育问题”窄化,割裂了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联系。由此,“教育问题”之于教育学学科,其概念并不明晰。明确“教育问题”的概念无论是对于实践层面的教育问题解决还是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发展意义深远。正如陈桂生教授所言,现行《教育学》有没有研究“教育问题”呢?不能指其无,而它所缺的,正是“教育问题”研究。[1]

一、“教育问题”名实之辨

关于名实问题,我国古代公孙龙和荀子曾作出较为详细的论述。公孙龙在《公孙龙子·名实论》指出,“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他认为,名的使用得当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指谓它所指谓的对象。荀子也指出,“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他强调的是名与实的统一。所谓“名”是指用语言符号来指代事物,“实”则是指事物自身。理论上来讲,“教育问题”的名与实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其存在名与实不符的现象。泛化或窄化“教育问题”的概念就是其名实不符的表现。这就需要进一步澄清何为教育问题。

(一)教育问题澄清

教育问题是由“教育”和“问题”组合而成,合理界定教育问题的概念首先要从界定“问题”入手。“问题”一词,人人都很熟悉。如人们常说:“这事有问题”,“这人有问题”,“社会有问题”,“发展出了问题”等等。从认识论来讲,有学者指出:“‘问题’是介乎认识的此岸和彼岸之间,被我们接触到、意识到并试图回答、解释,或者采取相应行动的这样一类认知对象”。[2]换言之,问题属于未知领域,而这一未知领域是能够通过已知来接触、意识到的未知领域。从主客体关系来说,问题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阻隔和中断。[3]问题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究其特征而言,“问题”首先是一个矛盾范畴,体现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同时,问题也是一种事物存在发展的一种状态,它有自身的规则和逻辑;此外,问题是被人所发现的,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决定了问题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

教育问题是“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呈现。其内涵既可以从“问题”的含义之中得到借鉴,又区别于其他问题,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整体而言,教育问题是在教育领域中的矛盾、困难,是教育中的关键点,也是教育发展的起点。从认识论层面来说,教育问题属于教育的未知领域,正是人们对事物的未知才产生了教育问题,当然这种未知也是一种被人们能够接触、意识到的未知。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存在和发展的状态与水平,教育的存在状态和水平的变更意味着教育问题的层出不穷。

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指教育问题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社会问题的内在规定性,其中的“规定性”是指教育问题的特点和特性。教育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区别在于教育自身的特性上。换句话说,教育问题的本质要从教育的本质中寻找。关于教育本质,教育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争鸣,主要观点集中在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层属性说、实践活动说、特殊范畴说、多层属性说等。虽然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着不同的解说,但也存在一定的共识,即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基于此,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培养人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从前文对“问题”的界定可以看出,问题的本质是矛盾,教育问题的本质就是在培养人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人是社会中的人,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的基本矛盾就集中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之中。人类之所以在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之外还需要教育,就是因为教育是人与社会的“中介”。有学者提出,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矛盾。[4]教育实践活动指向的就是培养人。

把握教育问题的本质可以从教育问题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进行,即教育与人的矛盾、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根据以上对教育问题的本质的分析,教育问题的本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教育问题是实践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5]教育问题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本质也是实践的。二是教育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由教育本质所规定的。三是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问题除了教育问题之外,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这些问题本身也会导致或加剧教育问题的发生。四是教育问题是人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统一,这是由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决定的。离开了人的问题就谈不上教育问题,而离开社会问题谈教育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教育问题的特征

教育问题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问题具有时代性特征。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问题,包含着不同的教育主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必然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如网络技术带给教育的诸多问题等。这都是教育问题具有时代性的体现。二是教育问题具有发展性特征。教育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可以将教育的发展变化分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在教育的量变过程中,教育问题也相伴而出现量的变化,量变到一定程度,教育问题也就有了质的变化。可以说教育的变化是通过教育问题的出现表现出来。同时,正是由于教育的发展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问题,促使着教育问题向着更高层次迈进。如社会由曾经关注文盲问题已经发展到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这也反映出教育的进步。三是教育问题具有复杂性特征。影响教育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人的因素、社会因素、教育自身因素等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教育问题涉及范围甚广,许多教育问题是教育自身所不能解决的。此外,教育问题还往往带有主观性。教育问题是一类主观性的问题,是富有个性、社会历史性和文化特征的问题。[6]这使得教育问题往往也会带有个人的烙印,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将更为凸显。四是教育问题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性就体现在教育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上。教育问题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教育问题体系。如果割裂教育问题之间的联系,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也就无法认识到教育问题的整体。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教育活动的简单叠加,这也决定了教育问题的整体性特征。五是教育问题具有永恒性特征。问题的本质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通过矛盾不断向前发展。矛盾是永恒的存在。这也决定了教育问题的永恒性特征。解决了某个教育问题,还会有下一个教育问题,解决了这一层次的问题,还有下一个层次的问题,教育问题是永恒存在的,也正是教育问题的永恒存在促进了教育向着更理想的层次和高度发展。六是教育问题具有层次性特征。教育问题多种多样,必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就不同于课堂中的教与学的问题,而教育目的问题也同样和课堂纪律问题不是一个层次。

(三)教育问题分类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也为合理呈现教育问题、批判反思教育问题奠定基础,需要对教育问题的分类做出分析。分类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复杂事物、事件、事实进行整理划分的过程。它作为一种认知框架,能够有利于认知、记忆、提取、运用相关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或方式,它有利于分析、整理、归纳、整合相关知识。教育问题纷繁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分类,才能展现教育问题的全貌,进而把握教育问题。从认识层面来讲,对教育问题的科学分类有助于人们既能从整体上、系统上把握教育问题,又能从各自类别中进行深入探究。从实践层面来说,对教育问题的科学分类能够让教育实践工作者找到教育问题的核心及在教育问题系统中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处理教育问题,同时也为教育评价、督导提供参考指标。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教育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型。从主客体关系出发,可以将教育问题分为教育事实问题、教育价值问题和教育操作问题。[7]教育事实问题所关注的是“事实”,事实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而不带有价值判断。所以在事实判断中需要保持价值中立。教育价值问题所关注的是“价值”,价值体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上,这种有用性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应该是、应该怎样的诉求,而教育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往往就产生了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操作问题关注教育的“操作”,操作问题更多地体现为教育的方法、策略、手段、实施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问题与教育实践联系的紧密性,还可以将教育问题分为经验型的教育问题和概念型的教育问题。经验型的教育问题与教育实践紧密相连,它是对教育实践的期许和总结。概念型的教育问题是与教育理论联系度高的教育问题。教育内部概念之间、外部概念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概念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概念教育问题的发生。

对教育问题进行分类可以从教育的基本矛盾出发来入手,这也和前文对教育问题概念的界定、本质与特征的分析是相契合的。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问题根据这一基本矛盾可以分为与人有关的教育问题和与社会有关的教育问题这两大类。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是在这紧密的联系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以及教育与人的各种素质发展问题等。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无疑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发展对教育也提出诸多要求。在此过程中,与社会有关的教育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类教育问题有的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引发的教育新问题,也有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教育的交互影响与作用所产生的问题。尽管教育问题呈现多种现实样态,但都围绕着与人有关的教育问题和与社会有关的教育问题这两大类问题展开。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不断获得进步的前提。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这决定了教育问题的两大类型也是辨证统一的。

二、教育问题的超越及其可能

在教育实践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人们总是提出各种方法、策略来解决教育问题。一个教育问题的解决又有着新的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问题解决相伴的并不是教育问题的减少,教育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且,教育问题易于和社会问题、管理问题、政治问题相混淆,也造成了更多的问题。[8]此外,由于教育问题十分复杂,且涉及因素甚广,有些教育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对于短时间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人们更多地会选择适应教育问题。基于教育问题的困境,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问题。首先要承认教育问题的存在是必然的与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既要立足于教育问题实际,又要超越教育问题。当然,对教育问题的超越不是置教育问题于不顾,也不是轻视对现有教育问题的解决。事实上,恰恰相反,人们只有超越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认清教育问题,才能获得思想的解放,提升教育问题的解决水平。要实现对教育问题的超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们面对世界的方法。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对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方式。约翰·查菲就曾指出,思维的展开方式是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9]人们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多种形式,有传统型的,也有现代型的,有保守的,也有开放的。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其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以及由此来处理与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要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首先要树立提出教育问题比解决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思维观念。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都重视问题的提出,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会有问题的解决,也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当然,教育问题的提出并不容易,它需要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体验。对于教育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而提出教育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体验是很难做到的。教育问题的提出其价值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切教育科学研究都以教育问题的提出为前提,它是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标志着教育科学的真正进步。要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还要树立教育问题解决的过程比结果重要的观念。在提出教育问题后面临着如何解决教育问题,教育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加工与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即使教育问题解决未能达成所预期的结果,也不能否定教育问题解决过程的价值。没有不断的尝试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就不会有教育问题解决结果的实现。可以说,教育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是辨证统一的。总之,要超越教育问题,就需要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所谓行动变革,思维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二)扩展教育问题的视域

每个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其视域也大有不同。视域是一个人所理解或领会世界的构架或视野。一个人视域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境界水平,进而影响着人的言谈举止。教育问题视域是人们进行理解或领会教育问题的构架或视野。扩展教育问题视域,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头脑中的反映时,从本质上讲是从它们的联系、联结、运行、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必须要“彻底把握事物的全部复杂性”,反对“狭隘性和片面性”。[10]教育问题极其复杂又千差万别,狭隘的或片面的教育问题视域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问题理解的偏差,更谈不上有效解决。通过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教育专家之间的联系,让教育问题视域变得更为宽广,对教育问题理解领会更为透彻,才能站在高处超越教育问题本身,实现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要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扩展教育问题视域。教育问题视域的扩展总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没有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人的视域就无法真正扩展开来。此外,注重自我反思、批判与顿悟,提升自我各方面的教育水平与素养,也有助于实现教育问题视域的扩展。

(三)完善超越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

要超越教育问题不仅仅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和扩展教育问题的视域,还需要完善超越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教育问题本就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形式,也是其他社会领域的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很多教育问题都是由社会问题所引起的,而要解决教育问题,没有社会支持也就无从解决,更谈不上超越教育问题了。从支持主体来看,社会支持包括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主体。从支持的内容来看,社会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财政投入支持、体制支持、社会投入支持、专家支持、家长支持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超越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既需要支持主体间的协商合作,又需要内容方面的全面支持。正如吴康宁所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的是完整的社会支持,是谐和的社会支持,是适度的社会支持,是大致均衡的社会支持。[11]可以说,超越教育问题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社会的理解,更需要社会的认可,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不能一味追求教育问题的解决结果,应该有更高的境界追求,即对教育问题的超越,而这种认识本身就需要社会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解和宽容。超越教育问题需要社会的配合,社会各主体对超越教育问题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超越教育问题需要社会的援助,包括物质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援助等。最后,超越教育问题还需要社会的监督。在超越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只有通过社会监督机制,才能让超越本身更为完善合理。

总之,超越教育问题是可能的,要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就需要改变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扩展教育问题的视域,完善超越教育问题的社会支持。而这几方面的核心就是要提升教育的境界。超越与境界本就有着内在的关联。人对于境界的追求既出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总是在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来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来完善自我的现实世界,社会也就在人不断地追求理想境界中获得发展。教育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也直接影响了人们认识教育问题的深度,进而影响了人们面对教育问题的思维与行动。就教育研究者而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境界,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的学术定位,分辨出教育问题的真伪,基于教育问题的实际超越教育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同样需要提升教育境界,从更高层次提出教育问题,不断尝试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超越现实的教育问题,真正推动教育的进步。总之,提升教育境界,不局限于教育问题本身,走向教育问题的超越与升华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2]劳凯声.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J].教育研究,2014,(8).

[3]周作宇.论教育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1).

[4]张海波,杨兆山.“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11,(1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6]石中英.略论教育问题的主观性[J].教育研究,1996,(11).

[7]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7.

[8]项贤明.教育改革中的问题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9][美]约翰·查菲.批判性思维[M].姜丽蓉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38.

[10]徐继存.主观主义教学及其批判[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11]吴康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6).

(责任编辑:刘丙元)

郭文良/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视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题解教育『三问』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