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把握的作用

2016-03-21郭义平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音乐教育

郭义平

(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论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把握的作用

郭义平

(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做到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还要了解到其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从而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音乐修养。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生心理;准确把握

学校音乐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学校教育所实施的以音乐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

一、教学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对课堂的影响

教育过程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的过程。教育者要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的共性,尤其是了解和掌握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教育的预见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要了解学生们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一)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社会、主观和心理内在等。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和内心发展的因素极为重要。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生活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教育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同时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谈举止、交际往来、处世态度、文化职业、生活习惯等,都是儿童最初的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内容;在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学校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工作态度、作风、行为方式、教风教态以及穿衣打扮等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学校风气,班级风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熏陶作用。在社会环境中,诸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都对个体发生着不同的影响。在当代科技发展的社会中,大众媒体如电视、电影、网络、报纸等都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极其明显的影响。

(二)学习和研究学生心理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和研究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不断理解和挖掘,以及教师本身的不断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掌握教学规律,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法,才能得心应手的做好教育工作,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研究学生心理,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这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音乐教学过中的学生心理学。

我们研究学生的心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最快,最轻松愉快的方式接受所学音乐,和创造音乐。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把音乐带入游戏之中,让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产生敏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然后通过音乐知识的修养改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音乐修养。

二、中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特征

音乐是一种声音、情感、表演的艺术,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里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达生活感受的艺术。对于音乐的审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学者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归纳出了各个年龄段音乐的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格[1]所示:

(一)小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特点。

通过国内外调查研究与音乐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随着其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每年都在迅速提升。小学低年级正处于视觉、听觉最佳的敏感时期,对节奏和节拍的感受能力也日益增强。这个学段的学生用耳朵聆听音乐去感觉音乐,凭自身感觉去把握音乐,经常喜欢用身体动作去对音乐旋律和节奏做出相应反应。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音乐感知力的绝佳时期。这一学段学生身、心飞速发展,听觉、运动觉明显增强,旋律和节奏的表现能力更加丰富。他们观察分析能力与视觉的发展使其识谱能力明显增强;他们精细动作控制能力的发展加快了其学习乐器的进程;他们理解力的增强更有助于其乐理知识的掌握。小学高年级学生听觉、表现力、智力、运动觉、理解力的继续增强都会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仅对丰富的和声和表演变化、音色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音乐音色变化都感兴趣,还能感受到乐曲的整体结构和旋律的变化、反复、对照,逐渐表现出对丰富表现力一类的乐曲的爱好。

由于音乐审美想象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相关知识的积累,所以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其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他们对音乐的想象,需要更多的借助于歌曲的歌词、乐曲的标题和乐曲的故事情节。到了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想象力才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开始增强,音乐的旋律亦可以在其心中唤起鲜明的形象。只有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的想象力才有了质的飞跃和发展,这个时期的儿童更喜欢想象。对于音乐作品,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唱,都可以不依赖歌词、标题所指,而是从音乐要素的综合感知和情感体验上去想象。

(二)中学生音乐审美心理。

中学生的音乐感知觉由于其身心各方面的成熟而发展完善,在听觉方面已具有相当准确的辨别调式的能力,其听觉的灵敏程度甚至超过成人。中学生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更为发达,他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不仅可以综合分析作曲的各音乐要素、曲式结构,还能够结合自己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多角度的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作品。他们的情感世界极其丰富,逻辑分析能力日渐增强,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他们能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容给予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如果能够把重心放在学生音乐审美修养的提高上面,将会获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79-01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音乐教育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针对儿童内心需要进行巧妙激励的研究
浅论高一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