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2016-03-19

高教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对策

陈 勇

(苏州科技学院 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研究与探索·

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陈勇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2007年以来,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在国内高校较为普遍地开展起来。在实际的辅导工作中,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的心理障碍也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在相关的辅导活动中,态度不够端正,行动较为消极,意志较为薄弱,进而阻碍了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自身学业的进步。这些心理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包括不良的认知、被动性人格、注意力的耗散以及其他客观因素。为了化解这些障碍,引导调剂生对职业生涯的积极探索,需要改进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日常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调剂生;职业探索;心理障碍;对策

职业探索是大学生进行学业设计、职业规划与决策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他们学习的方向、方法和动力,并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效果的达成。在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今天,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同学,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被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录取而服从调剂到其他专业。在校园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职业探索中,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常常与专业内在要求不相合拍,这既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容易消极影响所在集体的班风和学风。因此,探究这种现象并给以有效的回应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职业探索(career exploration)。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西方。在国内学界,广义的职业探索是指那些旨在增加对自我和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以促进个体职业发展的活动,包括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1]。狭义的职业探索则是指对具体职业的特点、制度、前景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本文取其广义。

2.心理障碍。这是指心理基本健康的个体,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烦恼、心理矛盾和冲突[2],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从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上来说,这些心理障碍并非心理疾病,可以通过教育和咨询来解决。

二、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心理障碍的表现

专业调剂生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所形成的消极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方式,阻碍了他们对自我和职业环境的深入探索。这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态度上的漠然。在参加职业生涯辅导时,相较于非调剂生的热情投入,许多调剂生常常表现出的是满不在乎的态度。他们对于自我的分析(如气质、性格、价值观等)缺乏兴趣,对于探究工作世界的特点、要求、行情、机会、趋势等信息也不以为然。实际上,这种漠然又与他们潜在的就业焦虑矛盾地并存着,使他们耿耿于已经错过的专业,却又不愿迈开脚步探索当前的专业与相关职业。

2.行动上的消极。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的日常实践来看,调剂生在自我探索、环境探索乃至目标确定、方案实施等行动中表现较为消极。首先,调剂生在职业相关课堂上的身心投入不够,对于诸如“十三项工作价值观”测试、阶段性行动方案制定、生涯案例分析等动手、动脑的工作行动滞缓。其次,他们在课外的阅读和媒体资料的视听中,与职业发展、行业研究等相关的信息比重较小。其三,他们对于行业调查研究、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生涯人物访谈、实习与服务等职业探索的实践活动缺乏热情,响应度和完成度低于其他同学。

3.意志上的薄弱。从理论上来说,调剂生可以通过自我探索和相关咨询确定专注于当前专业的学习,或者转向自己心仪的专业(如校内转专业、跨专业考研、退学重考等途径),或者同时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从而进一步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遗憾的是,有不少调剂生在进入大学后怯于做出明确的选择,最终导致了“想学的没去学,在学的又没心思”,昏昏度日,荒废学业。有的同学则是在确定了目标和行动方案后,缺乏意志力,不能持久和灵活地坚持下去,最后目标与方案也不了了之。

4.学业方向的模糊。因为执拗于“调剂”等缘故,许多调剂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较低,加之缺乏与时俱进的职业探索与行动,他们未能合理地把握好学业的方向与节奏。有调查显示,“某些专业调剂生既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又不知道将来该干什么,他们惟一能确定的是自己不喜欢什么。这种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导致他们虽然进了大学校门,但在大学生活面前茫然不知所措。”[3]这种“不知所措”既是前一阶段欠于探索等原因的结果,又是后一阶段探索的阻碍。

三、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专业调剂生在职业探索中的心理障碍有其复杂的形成机制,概要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不良的认知。通过调查与个体访谈,可以明显觉察到许多碍于职业探索的调剂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认知。首先,他们对高考时填报而未被录取的专业迷执,认为“只有那几个志愿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殊不知当时的选择只是基于此前对自己、对各学科专业的有限的了解。也因为这种封闭僵化的认知,他们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开始新的、更广阔的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以至于身心两处。其次,受实用主义观点的片面影响,专业调剂生们常以为学会某种操作技能或是某些热门的专业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对于包括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标制定、方案修正等在内的职业探索较为轻视,认为这些知识在大学阶段没有用,却不知身边许多同学正是因为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奋斗路径才端正了大学生活的态度并取得了积极的进步。

2.被动性人格。有研究显示,“高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在职业探索中通常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与态度,更倾向于提前搜集职业各方面的信息,审视自身的能力与特点,以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相反,主动性人格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则往往采取退缩、被动和消极的态度,较少采取有效的探索行为,导致其探索结果不佳。”[4]在相关课程与指导实践中,调剂生与其他同学的表现差异也是很容易发现的。例如,在完成一次地区内特定行业的用人单位调查的任务中,有不少调剂生只是原封不动地从网上摘抄一两家单位的介绍,而其他同学则会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搜罗了多家单位的信息,并且进行了分类整理表述。这种被动性的人格和行为方式使他们在职业探索的诸多活动中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3.注意力的耗散。从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可以看到许多调剂生在非学业上的事项中用时更多。例如,职业规划课中,调剂生更容易使用手机,并浏览与课程无关的信息。在日常走访中还可以发现,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中,调剂生的比例高于其他同学。实际上,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中的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症等身心障碍正反映了他们对多样信息的持续消费和依赖。这虽然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但也不可避免地耗散了他们原本可以更多地投入于学业的时间与注意力。对于调剂生而言,这种耗散更加明显。

4.其他因素。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会影响学生(尤其是调剂生)对职业探索的认识和进一步的行动。从实际经验来看,单纯地介绍规划知识或照搬国外的理论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听课热情;教学案例的选择如果忽略了与学生的关联也会拉开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其次,一些专业课程的异化也增加了调剂生对所学专业的困惑。

例如,教学只围绕“如何应对考试”转,只强调记忆哪些可能的考点,而不联系实际生活。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为何而学”产生动摇,进而阻碍了对自我、学业、环境的探索。

四、化解调剂生职业探索心理障碍的对策

为了化解这些障碍,引导调剂生对职业生涯的积极探索,需要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1.优化调剂生关于专业和职业探索的认知。心理学认为,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针对调剂生对所学专业的偏见,在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中可以用数据、案例向他们讲清楚自我、专业、职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打破他们对兴趣与专业“一对一”、专业与职业“一对一”等错误观念,使他们明了专业的冷热具有阶段性和辩证性,专业与职业之间具有普遍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5],工作单位内部的岗位结构具有多样性,从而引导他们把心绪从“被调剂”的消极状态中解放出来,以理性务实、乐观开放的心态面对和认识所学的专业。同时,用成功的职业探索案例去感染,用曲折的案例去警示,指导他们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进行自我分析、环境探索、目标设定和自我监控,使他们在逐步的实践中认可和自觉进行职业探索。这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因为调剂生的不良认知有时会出现反复甚至表现较为顽固。

2.将职业规划理论与当前职场实际相结合。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开设。但是浏览许多教材可以发现,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诸多指导理论,例如人职匹配、职业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以及性格、气质、价值观等自我认知与测试,多以介绍西方的观点、体系、方法论等为主,没有将国内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职场的生动案例作为教材的补充,不利于大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敢于突破教材的篇幅限制,及时增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本土案例,尤其是补充和分析与大学生、调剂生存在关联的人物、个案、数据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效。

3.适时开展调剂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和增强生涯指导效果,教育管理者还可以根据主客观需要适时开展调剂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精心设计的辅导环节,缓解调剂生对就业的焦虑,促进他们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并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2]185研究也启发人们,通过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与评价能够改善他们在职业决策中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主动性人格,并带动起职业探索行为的发展[4]。教育者可以将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给予调剂生持续的帮助和鼓励,逐步扭转被动性人格所造成的探索障碍。

4.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首先,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突破应试思维的限制,更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于公式、理论、体系、案例等书本知识的探讨,也要多谈一些“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使包括调剂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能比较透彻地理解所学、所用,以利于激发他们自觉的探索热情。其次,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生涯指导者要设法有效地引导调剂生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控制其注意力在学业无关事项中的过度耗散。例如,将时间管理理论与典型案例结合起来,启发调剂生对自身时间与精力分配方式的反思。同时,鼓励那些在职业探索中表现积极、效果明显的同学与他们结伴参加相关课程、辅导和活动,以具体的影响带动他们对自身行为的优化。

(责任编辑:邓远美)

参考文献:

[1]李文道,赵霞.职业探索理论及其对当代青年职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72.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6.

[3]付蕾.论专业调剂生学业规划的有效实施[J].文教资料,2014(20):113.

[4]曲可佳,鞠瑞华,张清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4):448-449.

[5]余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规划人生 成就梦想[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5-19.

The Major Transfers’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in Career Explor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CHEN Yo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Chemistry Biology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Suzhou 215009,China)

Abstract:Since 2007,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has been generally carrying out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In the actual instruction,the major transfers’psychological obstacles in career exploration had been shown gradually.In some instructing activities,they show improper attitude,negative activity and weak will,which hinder their exploration of career and progressive of studies.Thes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re form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including the incorrect cognition,passive personality,attention dispersion and other objective factor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obstacles and to guide them to explore the career actively,we need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 and daily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transfer;career exploration;psychological obstacle;countermeasure

收稿日期:2015-11-13修稿日期:2015-11-30

作者简介:陈勇(1983—),男,安徽巢湖人,社会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1-0127-03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对策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