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6-03-16王学彬张美君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建学分院校

王学彬,张美君

(1.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2.武夷学院教学质量建设与管理处,福建武夷山354300;3.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王学彬1,2,张美君3

(1.武夷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2.武夷学院教学质量建设与管理处,福建武夷山354300;3.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以慕课引领的新教育信息化技术革命将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介绍了慕课的产生、发展与现状;分析了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条件、技术力量、资金支持、运行机制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搭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慕课平台,建设“应用技术型慕课”,加快学校教育改革等应对策略,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思路。

“慕课”;本科院校;高等教育

“慕课”发起于美国,是英文MOOCs(massive open on 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音译,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慕课”始于2011年秋天,仅一年多的时间,全球有81所高校或机构加盟“慕课”三大支柱之一的Coursera,共享课程386门,超过400万学生注册。2012年被媒体称为“慕课元年”[1-2]。

如今,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派生出许多新的在线教学模式,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诸如:SPOC(私播课);Meta-MOOC(超级公播课);DLMOOC(深度学习公播课);MobiMOOC(移动公播课);DOCC(分布式开放协作课);PMOOC(个性化公播课);MOOL(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等等。哈佛大学在线实验学术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略教授认为,最初的慕课代表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随着慕课的发展,我们实际上已处在“后MOOC”时期[3]。

近年来,国内的慕课也发展的很迅速。全球首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www.xuetangx.com)由清华大学打造并于2013年10月正式推出;上海交大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www.cnmooc.org )于2014年4月正式上线发布,该平台有31所合作院校。另外,东西部73所高校加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http://www.wemooc.edu.cn);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有合作院校56所;还有多所交通大学联合推出的两岸院校共建网络教育平台“育网开放教育平台”(http://www.ewant.org ),现有两岸合作高校33所。

1 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内众多慕课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打造慕课课程的实践中,倒逼我国高校的现行运行机制的革新,大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在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弱势地位,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条件,推出慕课困难较大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普遍比较紧张,对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养缺乏传帮带的过程,大部分新进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讲台,教学能力急需加强,而有些老教师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升本前的专科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慕课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加上优势课程资源较少,教学团队建设力度较弱(一门课通常由一位教师负责),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学校的品牌也还未建立,所以相对国内知名高校而言,推出讲究“名校”、“名师”、“名课”的慕课似乎困难重重。

1.2 技术力量和资金的不足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推出慕课的一大障碍

本质上来说,慕课创建的是依靠信息技术支持的智能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表面上看是一个名师在上课,实则不然。慕课的推出需要一个合作团队在后面支撑,需要学术专家、讲师、助教、技术人员等等。线上的课程活动由这些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的:有负责视频教学的,有负责学习者的互动,有负责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的,更需要强大的技术人员负责网站的开发、网络资源的公开、网络系统的维护,所有这些内外因素有了充分的协调和沟通,才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完善。

毋庸置疑,慕课的推行和长远发展还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4]。就资金方面来说,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取教育资源。其处于我国本科高校生态群落的最边缘,受到众多圈层的挤压,明显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而且大部分此类高校外部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少且不畅[5]。比如教育经费问题,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文件(财教[2010]567号),其中明确规定:原则上,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 000元。由于各地政府财力不一样,所有地方本科高校要达都到这一标准恐怕尚需时日。所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要从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中专门安排一笔资金来推进慕课的建设,难免捉襟见肘。

就所需的技术力量来说,慕课与传统的网络课程不同,它不是简单地把一些网络资源放在网络共享即可。慕课的特点是规模大(Massive)、开放(Open)、Online(在线)没有了门槛,也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学习,所以人数众多,而且强调在线互动,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评价。这不仅仅对平台的硬件提出要求,对技术力量的要求也拔高很多。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原先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建设就已经滞后,要建设更高水准的慕课平台,从技术上来看,显然是“准备不足”。

1.3 新建本科院校的运行机制不适应“慕课时代”的到来

伴随着“慕课”大量进入高校课堂,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者和教学计划执行者亟需转变观念来适应其发展,需要转变的观念有:办学主体(由单一办学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转变)、学习模式(由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转变)、课堂模式(由单一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叠加教学转变)、教学管理方式(由人工向智能化转变)等等[6]。

就教学管理方式而言,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缺乏本科管理经验,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希望学习老本科的管理方式,但常常在模仿中迷失自己,实际上还停留在专科的管理水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期末试卷批改的规范问题,有些学校教务部门一直纠结于对每题判分时用加分还是减分,从减到加,再由加到减,来回两次,最后教师不会评卷了,每次期末考都在问本学期是加还是减,还有期末试卷分析,要准备好多材料,同样的数据要复制粘贴到好几个地方,有上好几门课的老师,所有期末材料做完之后,感觉精疲力竭。试想,如果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如此管理,老师的精力都纠结于这些地方,哪有时间思考课程建设,甚至推出慕课。在没有合适的教学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的情况下,要迎接“慕课时代”的到来恐怕是会“手忙脚乱”的。

2001年,“中国工业设计周”发起并创办;2002年,为探索建立培育设计产业化园区体系、并搭建发展的支撑平台,为设计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全国第一个设计企业孵化器 “北京时代创新设计企业孵化器”诞生,并取名“设计大厦”,以此建立起以中国设计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园区建设模式;2003年,利用崇文区图书馆的空间,全国首家“设计图书馆”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实践中心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交流中心成立,助力设计学术交流和国际交往。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认为,在线课程虽不至于取代传统课堂,但如果我们的大学不加快教育改革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将很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2]。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慕课的到来撬动的不仅仅是传统到线上的教育形式的改变,而是撼动现行的教学运行机制,至少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必须去接受新鲜事物,加快教育改革,并改革和开放自己的课堂。

2 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的机遇及发展思路

慕课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虽然面临较多的挑战,但依据其自身特点,实际上也存在一些有别于知名高校的优势,如果抓住机遇,利用好这些优势,同样可以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1 积蓄学校优势资源,建设“应用技术型慕课”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近年来,教育部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序推进这项改革[7]。2014年4月,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一起探讨“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和“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并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8]。这都充分表明了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已是政府、行业企业、地方高校以及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新建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做好转型发展,积蓄学校优势资源,建设“应用技术型慕课”。

俗话说“合脚的鞋子才是好鞋子”,名校的名师所授之“名课”未必是最适合的课程。不同层次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可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设置、内容、目标、要求评价方式都与名校不同。虽然慕课发展的相当快,在名校搭建的慕课平台里,适合该类院校学生的课程一定不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专业设置逻辑是职业需求-专业-学科支撑,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形成产业链-专业集群,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大学能够更快地作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变化的决策[7]。而这些决策最终都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具化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所以当务之急是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推出有自身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慕课”,借以创建依靠信息技术支持的智能化课程教学服务体系,从而避免被同质化、边缘化。

2.2 搭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慕课平台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是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高等学校发起成立的民间的、学术性机构和协作组织。联盟的高校各有特色,都有自己优势的课程,将它们精心打造出品的“慕课”课程中的精品,通过联盟专设的资格认定机构鉴定、筛选,获得认可的上传到联盟慕课平台,实现优势资源共享。通过搭建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定位的慕课平台,推出最适合应用技术型学校定位的课程,可以与国内一流大学的慕课平台遥相呼应,而不是作为这些一流大学的附属机构。

更重要的是搭建联盟慕课平台,可以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省资金,节约办学成本,原本孤立的高校互相合作,作为整体出现,从而弥补个体在整个高度教育体系中的弱势。随着平台建设的深入,还有利于促进联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推进各自学校的课程建设乃至专业建设。当联盟慕课平台运作良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时,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在平台上推出慕课,还可实现宣传自己学校的优势课程、教学团队和“名师”,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从而塑造学校的品牌。

2.3 加快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3.1 建立与慕课相适应的学分制度,评价制度

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已经在探索选修本校慕课的学分认定及跨学校之间慕课学分的换算与认定办法。比如,2014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三学生杨平凡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成了清华首批通过在线课程获得学分的学生[9]。2014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上,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借助此平台学生可跨校选修课程[10]。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搭建完联盟慕课平台之后,也应尽快出台学分互认的尝试,也就是学生只要选了平台的“慕课”课程并顺利通过考核,就可以拿到所在大学承认学分,这样平台才会有活力。正如李锋亮的观点:只有学习者获得的“慕课”学分能够被积累、被转换、被认可,最终能够帮助学习者拿到学位,“慕课”供给方能从中获益,才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如果供需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正向激励,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就能够通过“慕课”形式源源不断地共享”[11]。

2.3.2 应建立与慕课相适应的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

2014年10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发布“2030年的学校”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今后传统实体学校成为一种社交环境,学生在这里接受引导,与同学互动,获得各种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传统“教室”将变身为未来“会议室”。政策分析员亚萨尔·杰拉尔教授认为:未来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与互动来自于在线的全球学习网络,而传统的实体学校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及负责标准监管以保证学习质量。人们运用技术,合作建立地方与全球性社会‘学习网络’的教育体系,可以将学习者、教师与辅导员、知识来源甚至员工联系在一起[12]”。

从表面上看,慕课以“学”字为根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是在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它强调师生的互动,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的部分话语权。实际上,它的深层次含义是转变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2]。可以看到,随着慕课的发展,未来教育体系的进步,学生、教师、辅导员、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学校相比截然不同。原本就滞后的运行机制,就更需要加快改革,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1]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 2013-7-19.

[2]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3]祝智庭.“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N].中国教育报, 2014-5-21.

[4]韩宏,屈昌雷.慕课:大学自修学分制的“新窗口”:基于慕课与大学自修学分制的结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57-64.

[5]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3-60.

[6]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7]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8]刘博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纵论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4-28.

[9]刘蔚如,邓晖.清华首批学生获在线课程学分:慕课这次真的来了[N].光明日报,2014-7-17.

[10]董少校,卢思语.上海“好大学在线”平台上线,19所高校互认慕课学分[N].中国教育报,2014-4-16.

[11]李锋亮.上“慕课”获学分应加快步伐[N].中国教育报, 2014-11-7.

[12]郝孟佳.2030年的学校“教室”变身“会议室”[EB/OL]. (2014-10-20)[2016-02-28.]http://m.people.cn/n/2014/1020/ c655-1034447.html.

(责任编辑:叶丽娜)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ewly-built Univers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OCs

WANG Xuebin1,2,ZHANG Meijun3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2.Office of Teach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3.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he new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led by MOOCs will hav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ly-built university.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tatus ofMOOCs,then it also analyzes its facing challenges of teacher staff,technology,financial suppor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OOCs.In the en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such as:to set up MOOCs Platform of the league of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to construct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to speed up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As a result,this study can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the newly-built university.

MOOC;the Newly-built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

G648.4

A

1674-2109(2016)12-0088-04

2016-04-26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AS15134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01682),武夷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数值分析重点课程建设”(Jgzk201019),武夷学院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xq201022)。

王学彬(1976-),男,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分数阶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新建学分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学分美食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