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变革”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6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

徐 昕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微变革”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徐昕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

摘要:近年来,以微博、微信、友秘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日益普及,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主体大众化、传播瞬时化、信息微型化为基本特征的微时代。随着媒体技术不断革新,微时代正经历着互动方式、关注焦点、公开程度、社交融合等多方面的变革,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应对“微变革”,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打造微课程、把握微特征、整合微媒体和营造微环境4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应变力、粘附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微时代;微媒体;微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无微不至”的客观环境中,每天更新着微博,使用着微信,创造着微话题,发起着微公益。随着媒体技术不断革新,人们信息传播、资源分享、文化交流、人际互动、情感宣泄等途径随之改变,然而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更是思维意识的变革。

从2009年至2014年,短短数年间就涌现出了一批以微博、微信、友秘为代表的微媒体,凭借各自的特色,或流行,或专注,都在微时代中占据一席之地,掀起了一轮轮的微变革。

针对风云变幻的微变革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以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多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仅仅将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没有深入研究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互动关系,没有真正体现网络技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价值[1]。本文试图化繁为简,尝试以微变革为突破口,探讨技术、文化与学生3者之间的互为关系,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能跟上微变革节奏的原则和措施。

一、微变革下高校学生文化生活的新变化新特点

本文所说的微变革,顾名思义,指的是微媒体技术革新带来的人们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的变化。称其为变革是因为从微博、微信到友秘,微媒体经历了3次重大技术革新,带给学生互动方式、关注焦点、公开程度、社交需求4个维度的变化。

1)互动方式从敞开、半敞开到封闭,学生网络习惯更自主。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其互动方式是敞开式的,学生可以关注所有发表微博的对象,而受关注方无权设定限制。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其互动方式是半敞开式的,学生只能关注部分人,只能关注朋友,而非陌生人,且受关注方有权设定限制关注。而以友秘为代表的微媒体,其互动方式是封闭式的,学生可关注不具名的秘密,而非秘密所涉及的人。

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的各种网络习惯如看视频、查资讯、聊天等,是公开可查的,而在封闭的平台上,学生的网络习惯少了学校、教师的约束,更自主更个性。

2)关注焦点从公众人物、朋友圈到匿名帖,学生网络思潮更前卫。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关注焦点主要是公众人物和网络大咖,粉丝众多,往往一呼百应。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关注焦点是朋友圈,流行的是圈子文化,不入圈不知圈内人与事。而以友秘为代表的微媒体,关注焦点是匿名帖,相对前二者而言,关注焦点是不具名的事件,而非人物。

在微博上,只要关注学生,即可轻松了解学生关心的人与事;在微信上,需要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获准加入其朋友圈;而在友秘,各种秘密帖子,根本难以分辨哪些是学生发的,哪些是学生热烈讨论的,更谈不上答疑、解惑、跟踪、引导。

3)公开程度依次递减,学生网上言论更自由。

以微博、微信和友秘为代表的三代微媒体,其公开程度是依次递减的,微博是向所有用户公开,学生可以看到博主的所有动态,可以看到其他学生的动态。微信是面向朋友圈公开、而友秘则是面向所有用户匿名。

在公开或有条件公开的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的各种网络言论如评论、转发与点赞,是较为透明的,需要面对舆论、社会公德的约束,而在匿名的平台上,学生的网络言论是不得而知,好比树洞,最初的发声源与接二连三的回声难以区分,因而学生的网上言论更为自由。

4)社交需求激发跨媒体运用,学生网络触角更宽泛。

虽然微媒体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涌现了各种新的微媒体平台,但近年来,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在某一个单一的平台安营扎寨,他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交需求,这些需求又受制于时间和金钱等客观条件难以在线下生活中充分满足,因此他们同时出现在各类微媒体平台上,即便只在一个平台常驻,也进行着丰富和多样的社交活动,诸如聊天、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查资讯等,社交活动难以预测而且接触的用户身份繁多,有报社、网站等媒体机构,有律师、编辑等专业人员,更有未经实名认证的无具名人员[2]。借助媒体平台,就算是现实社会中互不认识的分散个体,也会通过对同一话题或人物的关注、分享和参与而建立起一种关系,学生的网络触角更宽泛而难以掌控。

二、微变革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微变革不仅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变化,更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在微变革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教育模式、开展教育的难度、发挥教育的功能等都遭遇了极大挑战。

1)信息选择的自由化,容易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为借助网络形式开展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即在固定的时间段,召集固定群体的大学生登录同一个网络平台进行一定主题的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处在不断摸索发展的阶段,更多的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仅仅作为辅助工具和活动载体而运作,尚未凸显出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性。从性质上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强制的,有时间段的限制,有思政课教师参与监督管理。而在微媒体平台上,没有时空限制、没有人员监管,大学生的信息选择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充分结合个人安排而展开。从内容上比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相对沉重、枯燥老套,不如微媒体信息那么鲜活热辣、夺人眼球,大学生更趋向于从个人兴趣出发选择微媒体,对于带有思想政治教育色彩的平台即便注册登录,往往不愿意多驻足,长此以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同虚设,功能弱化。

2)群体行为的低智化,容易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微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通畅、快捷、有效的表达渠道和平台,而长期沉溺于此易导致学生兴奋冲动,失却理性判断。如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信息流传,乍听之下骇人听闻,却经不起仔细推敲,仍然口口相传恍若真相。就像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学名著《乌合之众》中所说“群体的效应”——伴随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个性消失,并且他们的情感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时,群体情绪更容易传染,更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当某个事件成为网络热点时,关注微媒体的人们容易形成众口一边倒的舆论,而无法冷静理智思考。涉世未深、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群情鼓动,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微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容易动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

传统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在各个网络媒体上建立账号,发出官方的声音,竭尽全力掌握网络话语权。然而在微媒体中,除了发出官方声音,表达主流意识形态场以外,还存在一个与其既有冲突又有交流,由大学生自发讨论构成的民间场。每当出现一个曝光度高的社会事件时,两者都期望引导舆论往各自认同的方向发展,这就形成了对话语权的争夺。在微媒体平台多样化的今天,高校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在所有微媒体平台上同时去争取话语权。“民间场”的讨论和参与模式是纯草根的,它有着自己的运作规律,相对而言更受大学生欢迎,也让他们容易对“官方场”的信息灌输方式产生反感,使校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难重重。

四、微变革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第17条要求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为此笔者认为,在面临微变革的今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盲目跟随微媒体的变化,疲于奔命,而应当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本,稳扎稳打,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具体措施如下:

1)立足思政理论课,打造微课程,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目前大学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对大学生自身全面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实现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思政课拥有精深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是当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可靠的基石与后盾。在微变革下,如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结合生活实际、贴近大学校园,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是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学创新的重中之重,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并制定了《国家开放大学章程》。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MOOC课程内容建设[3]。而美国Coursera课程、Udemy课程、iTunes U、网易公开课、百度传课等免费在线公开课的先后上线,已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铺设了一条可行之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媒体平台,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社会思潮的热点与焦点串联成网络课程包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将传统思政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凝练成短小精悍的网络课程供学生课后学习,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件报告整理成库,规范材料、夯实基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

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关心大学生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时最有可能遇到难题、何时放弃课程、何时不选择某些课程等,运用大数据分析适时完善或更新课程,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的效果。

2)认清思政根本,把握微特征,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变力。

在微变革时代,虽然匿名发布消息的机制使得造谣成本变低,也使得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还是通过说服人、教育人进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在难以定位具体对象的情况下,不妨改变思路,针对微媒体上流行的风潮,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微变革环境下,发言者和聆听者的身份模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渐地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不再是以往权威性的代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的以大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需求,让大学生当主角,肯定他们自身的价值。

面对学生舆论和校方舆论的冲突与对峙,首先应时刻关注学生舆论的动向,注意分辨意见领袖与意见跟随,区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但并不建议轻易地介入学生舆论之中,以防产生串联事件,甚至引发线上舆论与线下行为的互动。其次,应及时更新校园媒体,保证直面问题、解答到位、高效通畅与信息匹配,第一时间抵制恶意消息、适时化解误会矛盾。再次,在日常工作中,应从大学生自身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与热议的话题进行引导,搭建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而非“围追堵截”。

例如,2012年3月一条关于饮食安全的消息在华东某高校学生BBS和微博被广为传播:学校食堂可能用地沟油做菜!这条消息图文并茂,让不少学生信以为真而一再评论转发,眼看着一场网络危机即将爆发。消息一出来也惊动了校方,该校校长即刻通过个人认证微博严正辟谣,及时解释了微博照片上后勤人员的工作,说明了学校后勤的用油来源,建立了师生快速沟通渠道,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化网络危机于无形。这样“短、频、快”的应对方式在高校并不多见,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3)坚持融合制胜,整合微媒体,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粘附力。

面对微变革,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较多的做法是跟随战术,即每出现一个微媒体就再开一个相应的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发表文章、组织线上或线下活动。但随着学生需求多元化,微博、微信、友秘等某个单一的微媒体已远远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盲目跟随既难跟上层出不穷的微媒体脚步,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也未必尽如人意,甚至不少微媒体最终沦为“僵尸平台”,乏人问津,形同虚设。因此,想要在大学生中建立有影响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需要融合制胜[2],即依托现有平台,建立一种跨平台的无缝社交和信息流通、关系交织的社交网络整合传播体,满足学生在不同平台上的好友之间进行各种跨平台的信息传递。对于现有微媒体的运用应当有所取舍,在合适的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他平台可从不同侧面作为补充,或利用其转播信息,或需要监控其舆情变化等等。这样,既集中优势,又整合了多方资源,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例如,目前在大学生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应届毕业生网,从2005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领域最大的综合性网站,功能从单一的校园招聘信息发布已拓展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社区交流、求职指导等,平台从原先较为单一的网站拓展到手机触屏版。尽管内容不断充实、功能日渐多元、平台有所拓展,但网站建设始终围绕应届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始终专注于大学生求职招聘市场,专攻一项,而精于一项,因而在高校学生中拥有相当可观的用户群。而随着网站后续功能紧紧围绕就业拓展,并非简单累加,反而发挥出“1+1>2”的倍增效应,因而能吸引相对稳固的学生群体给予持续关注。微媒体的融合应用亦当如斯。

4)增强媒体素养,营造微环境,切实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当前的媒介环境中,“网络舆情”频发,而一个完整的“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需要经历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退潮期共4个阶段,平均总时长达24.8天[4],其中掺杂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常在极短的时间里引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如最近的“北京三里屯不雅视频”等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与言论,无论是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在屏幕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都难保不被诱导,更谈不上评判与思辨了,因此高校师生的媒体素养亟待提高,底线意识亟需强化。首先,需要掌握各类媒体的基础知识,学会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这是每一位公民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媒体素养,也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防止网络诈骗、以讹传讹等。其次,接触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既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又需要真实案例的磨练。不妨将真实的社会热点编撰成案例,在班级、系、年级会议的时间加以专题讨论,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从旁指导,师生共同磨练媒体素养。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行事有道、说话在理、做人有底线,更要教导学生眼中有法、心中有德。如在师生讨论案例的同时,可以引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入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唯有如此,高校师生才不至于被网络乱象所迷惑,人人得以自持自制,营造良好的微环境,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健康向上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微变革下,技术发展既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和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否妥善应对网络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新起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微变革环境中的个体社交特征,正确理解微变革背景下学生与校方各自的立场和交流特点,发挥特长吸引学生关注,规避弊端获得学生认可,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最广泛的学生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龚小平,黄洪雷.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112-113.

[2]刘华.社交媒体融合发展趋势[J].互联网天地,2012(10):23-24.

[3]腾讯科技频道.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赵勇.媒体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der the “Micro-change”

XU Xin

(CollegeofLifeandEnvironmentalSciences,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micro-medias such as microblog, wechat and Secret, modern society has entered a micro era 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ss-based, rapid spread and micro in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innovation of media technology, we are experiencing great changes in interactive ways, focal points, open extent and media convergence in the micro era. These great changes influence ideas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how to deal with “micro-change” is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immediately. In the writer’s opinion, we can compile micro courses, combine period features, converge media and create an ideal micro-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to strengthen the response, to increas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to improve vit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line.

Key words:micro era; micro media; micro chan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network;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16)01-0028-04

作者简介:徐昕,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09-30

猜你喜欢

微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